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是数千年来中华文化发展形成的共识。中国古代文献记述中的炎黄时代的各种事物与事件,大都属人文肇始至中国国家形成时期。依据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并结合文献记载,神农氏与炎帝分属两个历史时期。炎帝时期(狭义的炎帝时代)相当于考古学揭示的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阶段;黄帝时代(五帝时代)相当于考古学揭示的公元前3500~公元前2000年时期,可以分为黄帝时期、颛顼帝喾时期、唐尧虞舜时期早中晚三个阶段,是中国文明形成时期中的三个阶段。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先是小区域内没有"王权"的"古国文明",而后是产生初具"王权"而缺乏有序管理机构、仍然是小区域特色的"古王国文明",最终形成以中原为核心兼具四方文化特色的具有王权与王室文化特征,以及具有初步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即国家管理体系的"王国文明"。"红山文明""良渚文明""陶寺文明"分别是中国文明形成三个过程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4000年,原始人聚落而居,开始产生图腾崇拜.龙便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古往今来,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那么,"龙"这种或许并未存在过的神奇动物,为什么能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中呢?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相似文献   

3.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与龙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的形成有着悠久而漫长的演变过程。龙是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而是汇集各种图腾崇拜特征的想象动物。它与我国原始社会氏族的出现密切相关。各个氏族和部落都崇拜不同的图腾,随着氏族联盟的扩大,逐渐形成以龙为主要图腾的族徽。黄帝战败炎帝及蚩尤后,各族融合为华夏族,神龙便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共同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论点摘编     
<正>龙文化的八种文化内涵王永宽撰文《中国龙文化的宏观考察》指出,可以将龙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八个大的方面,或者称为八类文化:一是图腾文化。龙本来是人类社会早期图腾文化的产物,龙图腾的出现及各部族对它的认同,反映了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是祖根文化。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大都被认为是龙的化身,因此龙文化就和中华民族的祖根文化紧密相连。龙是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也是后世中华民族崇祀的始  相似文献   

5.
以“统一场论”(把古代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起来,作综合考察排比,以求得较正确的答案)的研究方法,由《左传》记郯子关于少氏“以鸟名官”的谈话,探讨龙凤形象的文化内涵及东夷文化的流变.太氏所在的东方(东夷)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龙的形象的产生,是东方人对人类起源的解释.龙的形象是古人对雷电现象所作的观察,但闪电(长条形张牙舞爪状)不是生物,作为一种图腾,鳄鱼则是其具体生动的代表,故龙的形象是用互渗律虚构的产物。后来龙成了帝王和封建皇权的象征。凤鸟,或曰凤凰,也是现实中没有的,凤凰的原型是野鸡.凤鸟作为一种吉祥物,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固定下来.龙与凤二者连在一起,由帝王渐进民间,却成为美好婚姻的象征.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夷文化是中国当时最发达的文化,它影响和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东夷文化在商代是自愿融入文明洪流的,在周代却是被迫的.当申原文化在吸收了东夷文化的营养而崛起之后,东夷文化的领先地位也就丧失了。  相似文献   

6.
炎黄学是探究炎黄文化的寻根之学,是弘扬炎黄精神的铸魂之学。先秦文献是炎黄文献的基础,是炎黄学的立论依据。先秦文献充分证明炎黄实有其人,确有其事。记载炎黄的秦汉典籍既有正史、地方史,又有儒家典籍、黄老道书籍,还有神仙书、谶纬书及假托炎黄之名的医药书,趋于系统化和多元化,其中《史记》对黄帝的记载成为后世叙述黄帝及其时代的蓝本。魏晋以降记述炎黄的文献数量和种类愈来愈多,包括史书、方志、地理书、姓氏书、蒙学书、儒家典籍和道教典籍,说明炎黄的始祖形象已经完全固化。尽管文献里的炎黄人神杂糅,多元复杂,但其原型是人不是神,是人文初祖、华夏始祖、远古圣王。  相似文献   

7.
《文山学院学报》2014,(1):31-37
从历史文献、民族语言和民俗、考古证据切入,认真分析了一些解读布洛陀发音内涵的观点,认为都是反映了布洛陀文化的果,没有反映出布洛陀文化的因。布洛陀和姆六甲神的形象其实就是"人面鸟身神"。布洛陀的解释应为"从天而降的男性人面鸟身神";姆六甲的解释应为"胯下可夹物体的女性人面鸟身神"。人类社会早期对布洛陀和姆六甲神的崇拜,就是中华民族早期的人文始祖崇拜。所以,布洛陀和姆六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记载的内容与宗教有紧密的关系。图腾是原始宗教的一种形态。《山海经》中图腾崇拜材料,从日月图腾、动物图腾以至龙凤图腾,具有丰富的宗教学内涵。在现在重新弘扬龙文化,有助于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相似文献   

9.
辰龙踏春来     
<正>卯兔辞岁去,辰龙踏春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标志之一,龙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没有见过真的龙,那么龙真的存在吗?龙,是我国神话、民俗中传说的生物。古人为了方便纪年,根据动物的习性,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结合形成了十二生肖,我国的“十二生肖”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秦简,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这种结合也有规律和依据:动物们的习性与十二地支所对应的时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龙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至远,以至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炎黄子孙的骄傲。中国龙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反映,与我国原始社会氏族的出现密切相关。龙是不存在于生物界的,它是汇集各种图腾的特征想象出来的动物。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中,龙的形象和它承载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演变过程。“龙”的形象出自远古的图腾崇拜,来自远古的神话传说。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龙”的神话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在民间神话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存在于神话中的龙,经历了图腾崇拜、皇权象征、祥瑞载体几个阶段的角色演变,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衣食住行和文学艺术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人们对“龙”的认识已走出了神话,龙文化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了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和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11.
龙源考辨     
龙不是远古人类想像出来的神灵 ,而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水生动物。从龙的身体形态、行动方式、生活习性、人类对龙的驯化利用等方面来看 ,龙的原生形态是鳄不是蛇。现代东方龙的形象是中华故地上多民 (部 )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鳄的自身特点及其在图腾文化中的优势使它从原生形态走向东方神龙  相似文献   

12.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字面概念虽相同,但其来源、象征意义以及民族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龙”不管是翻译为dragon或the Chinese dragon都未能准确地表达中国龙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把Long或China Long作为“中国龙”的专有名词使用,以保持龙文化的理念和民族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古龙文化的考古研究,对龙与上古信仰的关系关注不够,尤其未能将龙文化与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从巫术的角度考察,龙的起源本质即根植于中国农业文明的意义较为明确地发掘出来,对于认识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图腾崇拜是最古老的宗教观念之一,这种观念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其实质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观念。我国最早的龙图腾产生于上古伏羲时代。伏羲氏在我国原始社会存在和发展了一两千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龙的形象逐渐变得丰满。龙图腾的形成过程和龙形象的最终定形,反映了我们中华文化包容、延续、和谐、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龙图腾符号多元一体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剖析,随后通过历时性的推演,讨论了不同文化空间和时间的中华民族对于龙图腾"默契"的崇拜和认同感。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导出我们应以龙图腾这一中华文化精髓为契机,打造多元一体语境的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6.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民族信仰崇拜的古老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炎黄子孙们创造的艺术形象。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5000多年来,始终是一颗璀璨明珠。其新的精神内涵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社会主义时代开辟了龙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新纪元。它始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民族文化、人民文化、大众文化;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向世界。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它都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图腾已经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龙图腾在民风民俗、建筑雕刻、民间工艺等方面都有其现代体现,龙图腾体现着包容精神、奋斗精神、和谐精神等新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龙文化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文化体现的兼容综合、造福众生、开拓进取、与天和谐的主体精神,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章介绍了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龙的文化意蕴,分析了龙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考察关于龙的物及字记载,我们看到,悠悠数千年,经过绵长的时间积累和多民族的融合发展,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龙图腾化。龙图腾的人演化为龙的学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龙不仅在甲骨、金、纹饰、习尚中,也在占候卜卦和流传久远的美丽神话中。依据龙图腾创造出的艺术,不仅在学领域屈出不穷,在百业之中也几乎无所 不在,实为天下之大观矣。  相似文献   

20.
考察关于龙的物及字记载,我们看到,悠悠数千年,经过绵长的时间积累和多民族的融合发展,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龙图腾化。龙图腾的人演化为龙的学展示了多方面的研究,龙不仅在甲骨、金、纹饰、习尚中,也在占候卜卦和流传久远的美丽神话中,依据龙图腾创造出的艺术,不仅在学领域层出不穷。在百业之中也几乎无所不在,实为天下水大观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