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Fweek 《青海科技》2016,(4):50-52
正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是一个由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全球性组织。该组织采访了全球170余位专家,汇总了50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未来报告》,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一/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研判对2050年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的预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保守预测(低于15%)。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2030~2040年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的LDA主题模型算法,以微藻生物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以及潮汐能发电四领域常见可再生能源专利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态势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和高速发展期,现正处于下降阶段,其间太阳能及风能占据主导地位;四领域可再生能源专利均具备战略意义的技术主题且领先国家(地区)各不相同;四领域可再生能源均可实现向电能转化且多种能源联合发电越来越受重视;各国(地区)与能源基础建设、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相关主题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更易获得政府政策支持。基于研究结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美、英、德、日等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特色,对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列表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德国可再生能源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给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节节攀升,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常规矿物能源的一种补充、替代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期看,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采殆尽。《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已为世界共识。本文分析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国际社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和中国已具备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条件,并针对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可再生能源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华 《中国科技论坛》2008,(2):111-114,120
本文综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战略演变的定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AI与PERRON的结构断点检验对中国能源战略演变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单位GDP能耗的时间序列不存在结构断点,而单位GDP碳排放、可再生能源生产占能源总生产比重以及石油进口依存度三个时间序列为围绕着1至2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过程;中国能源战略在短期给予碳排放以负向冲击,但没有改变碳排放增长的长期趋势;能源战略在第2个结构断点附近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生产所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表明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长期未能奏效,须健全补贴政策、价格政策及研究开发等政策;中国能源战略给予石油进口依存度的冲击较大,提高了石油进口依存度增长速度,表明石油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加大了石油的供应风险。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我国20世纪80-90年代的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若干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是一个由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全球性组织。该组织采访了全球170余位专家,汇总了50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未来报告》,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一/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研判对2050年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的预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保守预测(低于15%)。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2030~2040年在15%以下。第二类是以国际能源署(IEA)为代表的温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的情况下,人们纷纷寻找可替代能源.除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大家较熟悉的可再生能源外,人们也在寻找其他各式各样可再生能源,虽然这些可再生能源不如上述可再生能源重要,但是由于其装备相当简单,加之往往能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方便,所以近年来,各种各样为人们平时想象不到的可再生能源逐步出现.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的情况下,人们纷纷寻找可替代能源。除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大家较熟悉的可再生能源外,人们也在寻找其他各式各样可再生能源,虽然这些可再生能源不如上述可再生能源重要,但是由于其装备相当简单,加之往往能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方便,所以近年来,各种各样为人们平时想象不到的可再生能源逐步出现。下面,笔者就列举几个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云帆 《百科知识》2002,(8):21-21,35
各种能源增长率大不一样从各种能源增长率的巨大差别,可以看到从化石燃料经济向太阳能/氢能经济的转变。上个世纪90年代,风力发电增长非常显著,年增长率为25%,从1990年的1930兆瓦增加到2000年的18449兆瓦。同时,太阳能电池的销售量年增长率为20%,地热能的年增长率为4%。水力,位列第四的可再生能源,年增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建筑能耗的快速增长,其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也在快速提高,建筑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其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对于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国家能源战略、满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历经从无到有、由点连线、由线到面3个阶段、近1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15%以上的目标,需要从发展路径、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等多方面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外部融资视角,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作用效果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发展以及明确政策着力点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2016年141家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季度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测算了环境不确定性通过外部融资水平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断点回归估计考察了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① 环境不确定性显著抑制可再生能源投资,样本区间内的作用系数为 -1.3042,且抑制作用在外部融资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强烈;② 不同的外部融资水平下,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要融资渠道并不相同,外部融资水平较低的企业主要依赖间接融资渠道,作用系数为0.8607,外部融资水平较高的企业主要依赖直接融资渠道,作用系数为2.8699;进一步地,间接融资水平的提高可以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抑制作用,直接融资水平的作用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③ 样本期间内相关可再生能源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投资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体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实施的有效性,但实践中应注意政策间的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15.
蔡立亚  郭剑锋  姬强 《资源科学》2013,35(2):250-260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各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对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潜在资源量予以定义和整理,以此为基础提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指数(REPPI),对八国集团和金砖四国从2000年-2008年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进行动态评价.之后,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与宏观经济条件、技术进步、电力消费和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REPPI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但REPPI的增长速度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丰富的国家,REPPI普遍低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匮乏的国家;技术进步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R&D投入比重在推动REPPI提高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最后,给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能源约束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格  薛惠锋 《资源科学》2008,30(2):199-205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约束矛盾的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是指经利用消耗后可以不断得到补充、“再生”的能源。这类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科学地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本文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指出化石能源面临枯竭,不足以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事实;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得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卖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分析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解决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破解能源供给与环境约束双重难题的关键所在,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广泛采用上网价格政策作为扶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政策。本文在对中国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与上网电价政策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产业发展与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杨 《资源科学》2019,41(7):1306-1316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与政府环境政策相比,市场力量是否能更有效地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本文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世界领先、政府环境政策实施较早以及能源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欧盟为研究对象,结合线性与非线性、静态与动态面板回归方法研究政府政策和市场竞争对欧盟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影响。研究发现:①政府环境政策和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向,即两者能有效诱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②政府环境政策和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政府环境政策强度加大,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逐渐递减,即环境政策对创新的诱发作用是有限的。随着能源市场竞争程度加深,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增加,即市场竞争对创新的诱发作用是有效且持续的。③通过将各成员国现状与门槛值进行比较,发现欧盟现阶段环境政策强度处于过高的门槛区间,市场竞争强度处于较为合适的门槛区间。④进一步研究更有针对性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发现不同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实现能源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国超  胡丽蓉 《大众科技》2009,(9):101-102,8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就成了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文章在研究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与前景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当前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若一 《华夏星火》2011,(12):78-80
近年来,能源短缺困扰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调整能源政策,寻找矿物质能源的替代产品,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替代石油、天然气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