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题与业绩     
马双有先生,笔与他素昧平生,但却在《语教学之友》《中学语》等刊物上常见其大名。今年第6期《语教学之友》刊发了他的《语,要不得短期效应》一,看后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2.
《语课程标准》(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语感教学的探索有了新的进展。值得语感培养研究充分关注,笔试图以本作为引玉之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徐楚知 《教育导刊》2001,(13):19-21
《小学语教学大纲》修订版反映了我国小学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它对小学语教学进行一系列重要调整,其中把“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就成为小学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现结合沙面小学所探索的协同教育实验,谈谈笔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协同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的颁行,新课程理念进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阶段,语课堂教学步入了一片新天地,上了一个新台阶,呈现出勃勃生机,充满了活力。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笔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程标准》)的出台给人们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一段时间里,也使人们特别兴奋。但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笔认为,基于新世纪信息化、全球化的特点,《语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问题似乎更加突出,存在着很多可供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笔自1995年第一篇投稿被采用后,十年来,坚持笔耕,小有收获,曾在《语天地》《语教学之友》等刊物上发表教研论70多篇。回首十年笔耕之路,苦中有乐,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听了一节六年级语《学会合作》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8.
在《语教学之友》2004年第1期中,沈士军老师撰写的《关于(语读本)使用方法的几点看法》一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早读或午读时间来“集体朗读”《语读本》的好方法,令读颇受启发。但是读后细想,笔还是觉得学生的早读或午读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他们需要熟读或背诵语课本中的篇目。再说,《语读本》中所有的篇目也并不都适宜“集体朗读”,  相似文献   

9.
王涛 《现代语文》2006,(1):24-25
《中学语教学通讯》2005年第四期刊发了杨方元老师的一篇章《是冤的愤怒控诉,还是弱的无奈哀鸣》,笔以为,其中有些看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学习,应该有着活生生的“课外”,有着无限伸展的广阔空间。“开放而有活力”,这是新课标背景下对语课堂教学最生动、最确切的诠释。笔手头有《冰花》的几个课堂教学片段(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于基本理念部分旗帜鲜明地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语教育界争论哗然。在此,笔也想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的颁行,新课程理念进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阶段,语课堂教学步入了一片新天地,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问题往往与成绩相伴而生,毋庸讳言,在目前的中小学语课堂上,毛病不少,不容忽视。笔略作归纳,认为存在着七种弊端,现分述如下,供同行和专家们讨论、指正。  相似文献   

13.
看着《中学语教学》2002年第5期上由雷士、王福全两同志合写的《不要语法知识和学常识是不行的》一的标题,笔百感交集,于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绪拜读全,读到章后半部分,说语法还要向小学“渗透”。如果不是出于对大度能容的《中学语教学》的尊重,真的要“拍案而起”了。  相似文献   

14.
笔有幸倾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王老师以他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对笔来说,更是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王老师说:“有了人,才有‘’;为了人,才有‘’。因此语是人的教育。”是的,王老师的课正是一堂让“人”字大写的语课。  相似文献   

15.
笔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八年级《语》上册有儿处语病,需待商榷,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语教学之友》2004年第10期毛兆荣先生的《高语第三册错误拾遗》一中指出,高中《语》第三册教材中存在四处错误。笔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发现,其错误还不止这些。现补充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化智慧”,“提高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怎样在语的古诗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中这一方面的要求,笔就此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语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是:结合语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学完《写启示》后,我班一学生上体育课时丢了衣服。笔就建议他写“寻物启示”。顿时,全班同学都围上来一起出谋划策,“寻物启示”贴出两天后,衣服终于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是当前语课改的重要任务。笔就《智取生辰纲》和《失街亭》两篇章谈谈自己所做的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一语综合性学习,它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一样,被纳入语课程体系的结构之中。这既是语课程认识的新突破,也是语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笔感到,开展语综合性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