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研究其内在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有效预测具有重大意义.以福建省2008-2012年道路交通事故次数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道路交通事故次数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灰色优化GOM模型,对事故原始数据经生成处理后预测分析,通过对比两者所得出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灰色优化GOM模型较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适合对未来道路交通事故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在交通事故统计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一阶单变量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即GM(1,1)模型。GM(1,1)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灰色模型,尤其适合于交通事故预测“小样本”的随机不确定问题。本文针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探讨了灰色模型GM(1,1)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应用,对宁连高速公路北段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预测,并对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相关影响因子数据,构建了基于关联分析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结合实例,用所提出的模型给与了预测。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充分发挥关联选优的优越性,比全输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有更好的预测精度,从而说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输入因子选择是有效可行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神经网络组合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充分发挥各单一模型的优点同时弱化了单一模型的缺点,比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更理想、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RBF神经网络在事故预测领域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道路事故预测模型.利用我国1990—2009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运用RBF神经网络建立了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2000—2010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交通事故进行预测,并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累加或累减形成数列减弱数据所带来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速公路具有通行能力强、运输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和方便、快捷、舒适等优势,现在已经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道路通车里程和交通运输量的增加,高速公路也出现了诸如交通事故增加等负面影响.因此,掌握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能够为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预测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交通量演变模式检索的原理和在交通预测中的作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的发生因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在分析交通事故与人口、车辆、道路、经济发展等因素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交通事故的多种因素,建立了BP神经网络。进而,选取总人口、机动车驾驶员人数、公路密度、民用车辆、人均GDP作为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以交通事故的四项指标作为输出向量,利用LM算法或GAL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交通事故进行预测。实验表明,GAL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与BP神经网络或L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能更好地适用于交通事故预测。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界定,但结合具体案例来看,该定义存在着对交通事故的定义过于宽泛,没有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导致在与《侵权责任法》及相关立法的衔接上存在矛盾,引起司法实践中的混乱等问题。给道路交通事故下定义,应当从车辆、道路、运行、主观、后果等构成要件进行考虑,完善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利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建立了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模型,并利用某市31个月的交通状况数据验证了模型有较好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
以案例为研究载体,以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为切入点,注重研究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范围。在研究过程中突出解决保险赔偿问题在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问题中的核心作用,并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从而更公平合理地处理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也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法律规定的优缺点,并对即将生效的《侵权责任法》中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规定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对视频中事故横断面道路实际通行能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直观的变化趋势图,并给出不同车道的影响差异的定量结果;运用交通波原理、分段函数法、Greenshields模型,建立事故路段车辆排队长度与横断面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上游车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编程,通过对模型的定量分析,客观地测算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分析误差后对模型进行改进。使结论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对道路交通事故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交通事故,应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文章还提出,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要注意适用好过失相抵规则,并呼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要在道路上设置作业区,遂使该段道路成为城市道路的瓶颈路段,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通过研究占道施工对路段交通带来的影响,可以评价施工区交通运行特性以及服务水平,针对施工区存在的问题及道路条件、交通环境的变化提出改进措施,以便进行相应的交通疏导。文章结合实际的交通现状,给出了道路施工对道路交通能力的影响模型,并提出了改善道路通行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的注意行为是产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从中应该可以发现道路事故多发点的原因和判定方法。从对道路上的驾驶人和行人的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人和司机注意力的道路事故多发点分析判定方法——注意力维数法,当交通当事人需要同时注意几个方面的道路情况时,他的注意力就是几维。任何一维注意出错,就会造成错误判断,很可能就导致了事故。情况越复杂注意力维数越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这样的路段就很可能是道路事故多发点。  相似文献   

16.
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车、道路环境的协调统一和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分别从行人、机动车辆及非机动车辆的动态情形、道路交通环境等方面重点描述道路交通中遇到的一般情况,全面分析问题的判断及处理,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