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国秀 《辅导员》2009,(17):61-61
正所谓“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得让孩子从小懂得,美好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近年来,“挫折教育”因为其具有的显著教育功能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以育人为己任的学校,也应该提倡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从挫折中学到更多经验,成为生活的强者。  相似文献   

2.
2021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教育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关于教育评价改革、教育公平、职业教育的话题讨论最为热烈。焦点一:教育评价改革“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一般条件都较优越,过分优越的环境不但没有把孩子培养好,反而使孩子养尊处优,其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很难面对困境。专家呼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成长。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孩子不吃饭,只要饿他一顿就能让他乖乖地去吃。但问题不是那样简单,现在的孩子摸透了家长的心思,自己不吃…  相似文献   

4.
<正>挫折教育,就是指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定关于挫折的情境,让孩子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砺,经历挫折及失败的体验,以此培养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在挫折中得到磨炼,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本质所在。一、挫折教育存在的误区(一)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我们提倡挫折教育并不是让家长人为地为孩子创造挫折,不要误解"吃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实,孩子在成长中挫折无处不在,关键是遇到挫折该如何处理。然而有些家长却忽视了现实情况,看到当今的孩子经不起挫折,把原因归结于孩子吃苦太少,于是,家  相似文献   

5.
一、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看,90%的家长对孩子照顾过于周到,以至越俎代庖。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吃好、穿好、学好,而忽略了孩子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由于缺乏挫折教育,有些中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动辄喝药自杀。因此让孩子受点挫折,并学会面对挫折,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二、进行挫折教育的方式、方法1.设置活动,有意培养孩子受挫能力。平时,家长可以带孩子一块去爬山、跑步,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在体验生活美好的同时,品尝一下运动的辛苦,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2.放开手脚,大胆培…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初中三年级孩子的父亲,我认为让孩子经历挫折,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爱孩子,但不溺爱。爱孩子,让孩子沐浴爱的春风,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沟通的基本条件,父母只有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才能对孩子实施良好的教育,其中包括挫折教育。学校离家不是很远,在外边下的雨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我是从来不给孩子送伞的。不是我不爱孩子,而是我觉得这是一件小事,孩子完全有能力应付它,不管是孩子与别人共伞回家,还是冒雨回家或借伞给路更远的同学,我都表扬  相似文献   

7.
吴剑波 《江苏教育》2010,(11):55-57
8月2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接受《日本新华侨报》记者专访,访谈引起较大反响。其中谈到“惩戒教育,,与“体罚教育”时,一直主张“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孙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惩戒教育不是打骂,不是侮辱,而是一种高水平的教育手段。它是要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让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实际上这种教育是培养一种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8.
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终身的教育方式。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从生活点滴入手,关注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意志力、心理素质等,对孩子正确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下,许多家长都认识到抗挫折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现实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家长为了让孩子经受挫折,刻意给孩子的成长制造一些障碍,或者人为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另一方面,在真实环境中,家长又不给孩子磨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父母必读》2014,(9):156-156
挫折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既不是在孩子受挫时袖手旁观,也不是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因为生活中每一天都有挫折教育的机会。其教育的核心恰恰是在孩子受挫时,父母及时给予他全方位的支持!6月28日下午,父母必读育儿智慧大讲堂特邀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陈忻带来主题讲座"解读真正的挫折教育"。100多位家长齐聚现场分享如何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幼儿挫折教育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挫折感容易发生在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软弱、独立性差、个性发展有偏差的人身上。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自去面对,去战胜,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12.
陈忻 《父母必读》2014,(6):94-95
正挫折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既不是在孩子受挫时袖手旁观,也不是故意给孩子挖坑,挫折教育的核心恰恰是在孩子受挫时,父母及时给予他全方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一、改善家庭教育 (一)接受挫折,磨练意志 许多家长说:“我们吃过的苦太多太多,不能再让孩子去受苦,要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但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应是让孩子成熟、成人、懂事。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挫折,又怎能成熟、成人?一个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你尽管费心费力地给了孩子那么多,可孩子未必能理解、能领情。由于没有苦的体验,就很难有甜的感受。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经受些困难和挫折,通过对苦与难、失败与挫折的切身体验,使他们得到一种悟性,并得到意志的磨炼,从而学会自立自强,学会自己成长。  相似文献   

14.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挫折感容易发生在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软弱、独立性差、个性发展有偏差的人身上。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自去面对,去战胜,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一)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成人常常替…  相似文献   

15.
打着伞的人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的教育: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自主教育,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包括吃饭前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自己买东西:十分重视孩子耐寒能力的锻炼,幼儿园的孩子冬天必须着短装,秋天孩子们穿单衣在外面玩水家长基本不过问;还十分重视儿童的抗挫折教育,孩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班主任说我的女儿学习好,性格活泼,独立生活能力强,要求我在家长会上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推辞不过,我就向大家介绍了下面几点家教体会。一、让孩子经受点挫折“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大多数父母的认识。如果说让孩子吃点苦,有些家长就不一定理解了,有的家长虽然理解但是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对孩子而言,家庭的温暖是必要的,但不是惟一的,他们还需要挫折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受到挫折教育,能提高耐挫折能力,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活。挫折教育的思想,我早已知道,但是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行为还是去年的事。去年…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家教指南》2009,(7):16-17
现代教育专家指出,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和成才,除了具备智商(IQ)、情商(EQ)之外,挫折商(AQ)同样不可缺少。什么是挫折商?简单地说就是面对逆境或挫折时的不同反应能力,也叫逆境商。大量的案例和事实告诉我们,从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挫折商,让他们学会勇敢面对现实,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  相似文献   

18.
挫折,是在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作为父母,我们都不希望孩子遇到挫折。但是,生命之旅无坦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不可避免。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永远生活在温室里。因此,就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让孩子在遭遇挫折时,能够从容镇定,直面困难,不屈不挠,战胜挫折。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的身上承载了父辈以及祖辈太多的宠爱和期望,对他们的家庭教育较普遍地存在着片面性和单一性,如重视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坚强意志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塑造;重视“成才”教育,忽视“做人”的教育。这就使这一代孩子的身上既具有时代赋予他们的优点,又有明显而普遍的弱点,那就是任性,脆弱,经受不起一点点挫折。挫折教育就是矫正教育的片面性、单一性,矫治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脆弱疾病的重要措施。它既是儿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儿童中广泛开展挫折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中一个极其迫切的现实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刊发吴华同志的文章《挫折教育:给孩子一双坚强的翅膀》,希望能引起广大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张蕾 《快乐阅读》2013,(18):15-16
如今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实行有效地挫折教育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幼儿期正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若有意识的让他们受点"苦",受点"累",经历适当的挫折教育,让孩子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只有不断地战胜和汲取有益的教训,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天使,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家长们对孩子是呵护备至,有求必应,然而过度的溺爱,会让孩子产生较强的依赖感,一旦受到挫折会很受打击,哭闹不止。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就是挫折教育,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幼儿乐观面对,多想办法解决,在不断锻炼中磨炼孩子的意志。本文首先简要概述学前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就学前幼儿挫折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