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20,(2):128-133
分析数据结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一平三端"数据结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实施数据结构教学改革,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基于网络资源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改革的方向。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上好每节课,使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是高校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反思的问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师基于“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移动端、教室端和教务端的各项功能,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借助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突破高职大学语文传统教学痼疾,以老舍《我的母亲》为例,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前端分析、整合课程资源,设计课堂活动,践行课前自学新知、课堂内化提升、课后拓展延伸等教学流程,从而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多元评价方式,提升师生交互力度。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加深知识理解和学会迁移。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使用该系统对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课前、课中、课后及考核评价4个方面阐述教学中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析了改革之后取得的成效,也可以作为其他课程教学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实验平台构建,是以智慧型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为目标,通过建立微信端实验室开放和实验考核管理模式,打造以便捷服务为入口、严格考核为出口的实验场所管理模式。同时完善智慧型实验教学模式及三维模拟综合训练系统,提供微信端在线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实战中的规范性程序和标准处置方法,为培养实用型公安人才创造智慧型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6.
李娟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2):168-171
为提高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满足“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依据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背景进行课程建设,构建先进的内容体系,提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规划。以此为基础,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基于“一平三端”教学系统的智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过程化评价机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实践及调查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教学班次,改革教学班次学生的期末考核平均分提高了13%,表明智慧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教学满意度提高了21%,获得了学生、督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程管理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师生互动不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课程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进行剖析,指出“互联网+”环境下在线教学环境构建的重要意义。以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为依托,以精品资源建设为核心,基于复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学位课程“互联网+在线教学”新模式。多门专业学位课程“互联网+在线教学”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程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一平三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利用泛雅网络平台和超星学习通移动客户端联合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把与该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上,供学生们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使用.线下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对于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的教学目标主要采用基于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二是对于分析、综合的高...  相似文献   

9.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配备和教育教学管理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学校明确分工,积极筹划,科学部署,扎实推进:围绕"减负增效"目标,遵循"贴地"和"飞行"原则,聚焦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教学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演化过程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机制,可以看出课程知识教学中知识与智慧的"联姻"状况,这也使得"转识成智"成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在当下课堂中存在着课程知识教学被遮蔽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离身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的"主体架空"与"情境无涉";"工具理性":课程知识教学的"事实中立"与"教化拜物";"意义迷失":课程知识教学的"对话屏蔽"与"智慧窄化"。课程知识教学的解蔽过程,即"破"遮蔽而"立"本原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具身体悟":课程知识教学的"主体在场"与"情境嵌入";"视域融合":课程知识教学的"价值负载"与"教育学化";"意义回归":课程知识教学的"对话敞开"与"智慧生成"。最终,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圆融"的智慧境界。  相似文献   

11.
罗晓峰  宋盼盼 《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66-167+170
智慧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应试化、创新性不强的弊端,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较大。本文通过论述当前智慧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升级发展特点,构建了基于教育信息化的“云-端-台”的教学体系,从课前预习、课中讲解以及课后分层作业三个角度对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路径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智慧数学是一种数学教育理念,一种教学主张.主要倡导"数学是智慧的,课堂是智慧的,教师的教是智慧的,学生的学是智慧的".本文着重从内涵诠释与建构基础、本质探求与基本原则、整体架构与教学探索三个方面来阐述智慧数学的课堂教学主张与实践建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日益趋向网络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也开始逐渐朝着依托"互联网+"的魅力,创建智慧物理课堂的方向发展。本文在依托作者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互联网+"的信息教学模式下开展"三阶段"初中物理智慧课堂,即通过重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在APP、微信等平台,构建先进性、智慧性的智慧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师课程智慧的生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与课程的分离者、初级课程智慧的终结者、能力"高原现象"的困惑者三方面分析了高职教师课程智慧缺失的角色特征:并从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化.由"教学实践者"向"课程领导者"转化.由"经验自足者"向"反思智慧者"转化三方面论证了高职教师课程智慧的生成与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邓容超 《广西教育》2022,(5):103-107
本文论述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研究与实践“政行企”对接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建构方法、教学实践和启示,针对如何落实“政行企”对接课程混合式教学工作,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平三端”平台的教学资源、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教学环节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挥学校"信息技术"优势,以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为支撑,创新实施"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价值引领下的"融合创新、数据赋能"智慧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一、成果的主要内容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三要素,在"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价值引领下,借助智慧校园平台、资源深度应用,学校构建了基于校本全量大数据的"析(学情系统分析)、教(教师精准施教)、学(学生泛在学习)、评(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智慧教学闭环系统。  相似文献   

17.
张启超 《教育》2013,(10):60-61
有效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部分,只有完成"知识——能力——智慧"三层次教学目标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只有形成学生"学习智慧"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简言之,就是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教学现状的反思我国目前的教育弊端是教学中知识的讲解所占的比重过大,而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启迪学生智慧所占的比重过小,由知识的理解转化成解题能力相对重视,但对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探究明显不足,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智慧,即使是解题智慧也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入结合,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走进高校课堂,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云+端”的智慧教学系统,凭其教学过程可视化、智慧形态多样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分析数据化等优势,受到了众多高校的青睐。文章基于本科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进程及发展需求,梳理了“云+端”为主要架构的智慧教学系统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同类院校智慧教学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借助"一平三端"对师范公共课程《中小学教育基础》进行SPOC课程的建设与使用研究,尝试解决本门课程以往实施中表现出的问题。文章对课程建设与使用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初步探索SPOC课程建设与使用的模式、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2~83页。设计理念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数学教育要"为智慧的生长而教",要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智慧的萌发与生长。秉承这样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从小石子数起、"十"在我们身边、从石子中走出去。在这三个板块中,学生从追溯古人的计数方法开始,感悟智慧的萌发与生长;接着回归现实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智慧的发展;最后引入图形与符号,在对比中实现智慧的超越。三个板块的设计,从时间上,由古至今;从内容上,由理论到实践;从认知上,由直观到抽象。每个板块都呈现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