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爽 《华章》2013,(24)
节奏是舞蹈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完成舞蹈动作最简单的形式。舞蹈动作必须在节奏的延伸发展中穿行,但节奏和拍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把不同长短的音符组织到拍子里,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节奏。在舞蹈练习中,选好音乐培养乐感,对于练习者进入“舞”的境界,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周黔玲 《教师》2008,(24):94-95
舞蹈中含有许多元素,“时间”“空间”“力度”三要素是舞蹈的生命体。舞蹈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舞蹈的血液;动作是舞蹈的肉体;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生命情调勃发的激烈运动,这种运动是“本于心”的激情冲动,冲动是节奏快慢、动作大小、力度刚柔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根据“情”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关于幼儿能否跳迪斯科,我们曾翻阅了不少资料,也参加了一些舞会,觉得迪斯科是一种奔放、自由的舞蹈,以健身为主,动作随乐曲自由发挥,近似一种集体独舞。我们对大班部分幼儿作了教迪斯科的尝试,先教些最基本的扭胯动作,然后配上音乐,让幼儿随节奏扭动,教师再提示一些手、肩、头的动作,让幼儿在此基础上自己创编动作,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但要求动作协调,合拍子。通过几次辅导,不少幼儿可以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各种不同的动作。他们  相似文献   

4.
舞蹈艺术的表现方式是人体动作,而在人的动作过程中,节奏恰恰是最有意义的。在舞蹈艺术中,节奏不仅能组织出动作组合.而且能成为舞蹈形象、人物性格的表现者.因此节奏是舞蹈创作的基础,是舞蹈艺术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彭海鸥 《教育导刊》2003,(11):18-20
闻一多先生指出:“舞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作为物质媒介,在有节奏的连续运动中塑造形象的艺术。幼儿舞蹈是一种以模仿动作为主,经过艺术加工、整理、组织而成的特殊动作。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生动的舞蹈内容,不仅能使儿童获得  相似文献   

6.
李鑫 《当代教育论坛》2005,(14):152-153
研究舞蹈的人都知道,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感情。动作性、节奏性、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三大主要特征,同时也是舞蹈艺术的“生命”与“灵魂”之所在。下面,笔者试从舞蹈的三个主要特征来谈谈舞蹈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明确训练目的,注意动作规格——动作性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动作是舞蹈最基本的元素,是舞蹈材料、舞蹈动作和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是构成舞蹈艺术最基本的占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动作性是舞…  相似文献   

7.
节奏在舞蹈音乐中的作用,体现在"舞蹈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动作的有节奏的程序,没有一个舞蹈是没有节奏的".节奏的目的是为了组织音乐,舞蹈又通过音乐、节奏组织起来.因此,必须处理好舞蹈动作同舞蹈音乐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要采用比喻。奇比妙喻,可以启愚开蒙,使人聪慧。音乐理论,较之唱歌弹琴,是属于“冷性”的知识。运用比喻,是对其进行“热处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现拾来二则,抛砖引玉。(一)节奏、节拍与动物在音乐中,节奏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拍(音符强弱拍子与周期再现的规律)就是强弱关系的具体体现。与自然界的动物相比,节奏好比是“骨架”,音高和词式等好比是“血”和“肉”,节拍则好比是“脉搏”。动物有不同的类型,节奏节拍也有多种组合方式。动物有禽牲之分,拍子也有单、复之异。两种同一类型的动物(如牛和马同属家  相似文献   

9.
所谓音乐中的节奏是指音乐中的声音所产生的长短、强弱、快慢的一种规律和现象。节奏在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中产生的最早,《尚书·舜典》中就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在节奏被发现和运用之后,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出现了旋律,可见它曾经在音乐的最初阶段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节奏也存在于其它动态艺术中,在舞蹈中节奏叫具备舞律,它与舞情和构图构成了舞蹈的三大要素。舞蹈的节奏不单指演员按一定音乐节拍所表演的动作,而且指根据舞情对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幅度大小等方面所做的处理。诗歌中的节奏是指…  相似文献   

10.
“舞蹈意念”的训练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舞蹈意念”分为两大类,即动作意念和情感意念。这二者相辅相成,与舞蹈动作融会贯通,可使学生自然摆脱那种为学动作而苦练动作的盲目心理,从而能够独立思考,主动寻求心灵中的情感力量,且沉浸其中,产生兴趣,发现本质,最后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编舞法就是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的舞蹈编创技法。主题动作的鲜明性、形象性和典型性决定了其必须少而精确。必须根据音乐的风格来决定所要编创的舞蹈作品的风格,再根据舞蹈作品的风格来选择主题动作;根据音乐的形象来确定舞蹈的形象,再根据舞蹈的形象及主题来选择主题动作;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来确定舞蹈的节奏,再根据舞蹈的节奏来选择主题动作。在音乐编舞法中主题动作的选择关键在于必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李远红 《考试周刊》2011,(65):146-147
在舞蹈啦啦操教学中.音乐是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师生应正确认识音乐,理解音乐。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层次、不同舞种认识、研究和运用有关音乐的选配及应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音乐节奏、旋律和音乐赏析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敏锐的乐感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舞蹈动作节奏与韵律,加深对舞蹈动作的深刻理解,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完成啦啦操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舞蹈作为一种具有极强艺术性的文化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其艺术性主要通过舞蹈中的肢体语言和感情基调进行表达,舞蹈的情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依附在舞蹈动作和舞蹈节奏之中,不同的舞蹈动作、不一样的舞蹈节奏,抒发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把握舞蹈的感情基调,对于舞蹈整体的艺术性展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舞蹈表演过程中对于感情基调的把握为研究切入点,剖析感情基调的准确把握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在舞蹈表演中把握感情基调的方式方法,以此促进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能否创造出一种类似于音乐中的五线谱那样的舞蹈动作速记法,方便、准确、快速地记录与表达舞蹈动作,一直是舞蹈界所关注的一个课题。“舞蹈五线图谱”的灵感来源于摄影的快速暴光原理和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原理,它可以使我们对照节奏线、舞程线、运动线及脚位对舞蹈进行综合表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速记性。笔者已记录过几千张舞蹈记录,目前的速度可达8拍动作/10分钟。该“舞蹈五线图谱”已获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5.
"花儿"演唱方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西北高原农牧地区的“山歌”,“花儿”以高亢、嘹亮、粗犷的演唱风格使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多样的拍子、多变的速度、自由的节奏等特色,形成了符合“花儿”演唱特有的发声方法、润腔技巧与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要强化美的意识,精细的动作和动作的规范与美感是并重的,在训练舞蹈美感的同时动作的韵律、节奏的乐感也是相融合的。  相似文献   

17.
刘雅 《华章》2011,(31)
舞蹈动作作为舞蹈作品最基本的艺术手段,通过力量、幅度、节奏、表情等精炼集中地塑造典型化的舞蹈形象.舞蹈动作根据作品的主题需要,应体现出形象的“典型化”,合理地、有序地选择舞蹈动作素材,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从而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 1.感知“纳尔孜库姆舞”音乐的欢快节奏以及舞蹈表情、动作的幽默滑稽。 2.学习舞蹈基本动作:鸭子走、斗鸡、小河流水,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即兴创编其他更多的生活模仿舞蹈动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唐敏 《吉林教育》2008,(5):18-18
舞蹈是身体有节奏的动作,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舞蹈艺术中,舞蹈与音乐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舞蹈和  相似文献   

20.
谈儿童舞蹈音乐的选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童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节奏,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的协调一致。其次,旋律,旋律是舞蹈贯穿动作、组织情绪、表现性格的重要艺术手段,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和形象构成的基础。在儿童舞蹈课中音乐的选择一般采用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这是最主要的音乐来源。二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按照音乐编舞”,这是舞蹈编导的普遍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