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吴万紫 《小读者》2012,(11):38-38
有人问孔子怎么孝顺父母,孔子反问:"你是怎么孝顺的呢?"来人回答:"我把我赚的钱分一半给父母。"孔子问:"你把你赚的钱分一半给父母,是不是保证父母一日三餐有吃的呢?"来人说:"是。"孔子再问:"你回顾一下,你周围的邻居他们有没有喂马、喂狗、喂牛?"来  相似文献   

2.
青春悄悄地走进了我的世界,我还没有准备好,接下来发生的事又让我难以置信。有的时候,我会跟镜子里的那个"我"说话。"你认为你的父母真的爱你胜过爱他们自己吗?你认为你的父母什么都相信你吗?你认为你的同学、朋友他们背后没有说你吗?你……"镜子里的"我"说。我说:"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给我闭嘴……"我用拳头把镜子中的自己打碎,我慌了。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上,一个小女孩玩手机被我发现了.当我没收她的手机时,她反应并不强烈.但是,告知女孩让其父母到学校要回手机时,她的反应却特别强烈:"我玩手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你要是告诉我父母,我就不上了." 小女孩的反应把我吓了一跳,我看着小女孩,冷静地问:"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一提到你父母, 你的反应就这么强烈呢?"  相似文献   

4.
月考刚刚结束,学校里将要召开家长会。听到这个消息,考不好的学生都心情沉重。这天的英语课上,阅读文本中正好提到了"无条件的爱"这个话题。于是,我就对学生说:"无条件的爱,是说,你英语考试考了130分,父母是爱你的。你考了30分,父母还是爱你的。这个爱与成绩无关。"这时,全班一阵骚动,半数以上的学生对父母的爱没有信心。有学生说:"我父母的爱就是有条件的。我考30分,他们肯定跟我断绝亲子关系,用棍棒轰我出门。"  相似文献   

5.
正问:当初父母为了阻止你早恋,都用过什么丧尽天良的办法?答:给了我一张脸。盖茨:"我上了三年大学,参加的课程足够毕业了。所以,我不是辍学生,我只是没拿到学位而已。"网友:从小到大我就靠你的心灵鸡汤活着!一跟父母辩论读书有用没用  相似文献   

6.
李开复 《高中生》2011,(28):50-51
自信中要不失谦虚4岁的时候,我跟父母说:"幼儿园太无聊了,我不想上了,我要读小学。"妈妈看我很自信,拍板说:"只要考得上,你就去。"很幸运,我考上了,因为年纪太小,父母还主动帮我联系私立学校。一天,邻居阿姨看到小小的我,就跟我开玩笑:"你读得来吗?"  相似文献   

7.
感恩     
我相信,你的同学斯塔尔迪从不抱怨他的老师。你用不满的语气说:"老师情绪不高,不耐烦。"你想一想,你多少次发脾气,对谁?是对你的父母,对你父母发脾气是犯罪。  相似文献   

8.
父母就像一本书,我们用一生去读,却不见得能读透,于是我们选择仰望他们。面对父母,我们总是羞于向他们表达"我爱你"。如果你实在说不出口,那么一定不能忘记跟他们说:"你的前半辈子我没法参与,你的后半辈子我奉陪到底!"或许我们更容易接受这样一种阐释吧。  相似文献   

9.
一、自信中要不失谦虚四岁的时候,我跟父母说:"幼儿园太无聊了,我不想上了,我要读小学。"妈妈看我很自信,拍板说":只要考得上,你就去。"很幸运,我考上了,因为年纪太小,父母还主动帮我联系私立学校。一天,邻居阿姨看到小小的我,就跟我开玩笑":你读得来吗?""我还没看到过99分呢。"言下之意每次都考100分。一周后,我拿着90分的考卷回家,被妈妈结结实实打了一顿。妈妈很生气":我记得那天你对阿姨夸下的话,打你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太自大。"  相似文献   

10.
赵凯  刘霄 《班主任》2012,(12):46-47
临近中考,小美的表现与以往明显不同,变得沉默不语,胡乱花钱,颇为颓废。我找她询问情况:"怎么这么消沉啊,学习只要尽力就行,不要有思想负担。"她苦笑。我继续开解:"是不是父母不同意你去职业学校?你要坚信,父母永远都是为孩子好,都是疼爱你的。"没想到,我说到这里,小美竟哭了,还恶狠狠地说:"他不配当父亲,我不想活了。"我惊诧万分,忙问:"怎么这样说话!出什么事了?"她悻悻地说:"我故意偷拿家里1000元钱,他知道后一定会打  相似文献   

11.
老师:"汤姆,你没把你的考卷给你的父母看,是吗?"汤姆:"不,老师,我给了。"老师:"可是我在上面根本没找着你父亲的亲笔签名啊。"汤姆:"在这里,老师。"(汤姆向老师露出手臂上的鞭伤)  相似文献   

12.
鱼与海     
鱼儿对大海说:"你不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在水里。"大海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在哭泣,因为你在我心里。"妈妈,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间。我对不起你们,但是我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我实在难以达到你们的希望……"这是一个初三女生留给她父母的一封遗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十五岁少女不应有的无助和悲哀。当她父母发觉的时候,一出悲剧已经上演,香销玉陨,再多的泪水也无力回天。  相似文献   

13.
我是"左手"     
三岁时,女儿常常搂着父亲的脖子撒娇:"爸爸,我还要听,你再给我讲两个故事". 四岁时,女儿常常拖着母亲的手耍赖:"妈妈,我还想玩,你再陪我玩一次游戏."五岁时,女儿常常缠在父母腿边哭闹:"我,我还想看一会儿动画片."六岁时,父亲对女儿说:"爸爸为你请了一个辅导老师,你要学会弹钢琴."七岁时,妈妈对女儿说:"绘画最能陶冶人的气质,妈妈明天带你去少儿美术班报名."八岁时,父母对女儿说:"学习千万不能落后,周末浪费了可惜,明天你去上补习班".  相似文献   

14.
吴苑 《小学生导读》2008,(12):34-35
有一天,电视剧中的一位阿姨说:"孩子是上帝赐给每位父母的礼物。"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大叫:"上帝啊,你对我太不公平了,你赐给我的是一件粗糙的礼物!"爸爸大笑,而我却莫名其  相似文献   

15.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相似文献   

16.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会怒火万丈,数落父母;想要的东西给你买了,你就高兴不已,只顾自己去玩了。也许你会说:"这是我应得的,谁叫你们是我爸爸妈妈呢?"是的,父母确实应该养育我们,可是,你有没有真  相似文献   

17.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冯旭晖 《小学生》2009,(4):31-31
我曾经问过一个同学,你认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他回答我:"整天都可以玩,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父母的唠叨……"或许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吧。但"没有父母的唠叨"这句话太刺痛天下父母的心了!  相似文献   

19.
胡羽 《老年教育》2014,(10):29-29
<正>网上流行一则小短文——最让父母伤心的话,如:"有事吗?没事儿我挂电话了!""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你那一套早过时了!""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面对父母循循善诱的"爱的唠叨",做子女的不仅不领情,反而很不耐烦甚至公然顶撞。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相似文献   

20.
张杰 《初中生必读》2016,(Z1):19-20
小萱姐姐:我发现父母和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不一样,以至于我都不想跟父母沟通了——一说话就免不了争吵,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代沟"?我不想要代沟,我想跟父母搞好关系啊!(长丰沙凯)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个问卷吧。试着找一找不同年龄段的人问个问题:你对春节的印象是什么?相信不同年龄段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孩子们或许会说"放假""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