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谈古书不能不懂修辞,懂修辞尤应弄懂比喻。本文想就古汉语的“三喻”、借喻和借代、比喻和比拟等三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明喻、隐喻、借喻 一般说,比喻是由被比喻事物(本体),比喻事物(喻体)和喻词(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成分构成的。按照这三个成分在句子中的隐现情况,古汉语的比喻主要有明喻、隐喻、借喻三个基本形式。 明喻是一种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其一般格式(又叫详式)是“本体(甲)象喻体(  相似文献   

2.
谈谈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比喻是选用事物的相似点(喻体)形象生动说明、描述本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常见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明显地以喻体说明、描叙本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格。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它的表达形式是“甲像乙”。明喻中间常用...  相似文献   

3.
比喻中除了有明喻、暗喻、借喻,还有多种变化形式,本文通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精品《绿》作一些介绍。一、缩喻喻体与本体直接结合成定语 中心语的偏正短语(不用比喻词),叫“缩喻”。例如:“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  相似文献   

4.
比喻的基本格式是明喻、暗喻、借喻三种,但比喻还有其他变化形式,如博喻、连喻、接喻、扩喻、缩喻、引喻、互喻、较喻、倒喻、反喻、讽喻等。一、博喻用几个喻体反复说明一个本体,例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  相似文献   

5.
修辞格比喻,又叫“打比方”,指利用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借这一事物来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的语言现象。比喻有四个要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标明比喻的词)、相似点(本体与喻体共有的特点)。有时本体和相似点不明显,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根据这四要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特征,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及其若干种变式,后者常见的有博喻、连喻、引喻、缩喻、倒喻、逆喻、进喻、派生喻、类喻和较喻共十种。下面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介绍。 1.明喻:明显地打比方。明喻的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比喻词常用表相似关系的“像”、“好像”、“如”、“比如”、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明喻、暗喻、借喻这三种基本格式的比喻俯拾即是,易于辨认;而三种特殊格式的比喻却偶有所见,易于忽视。后面三种,兹作例释,告示读者,聊以共识。一、省喻调的比喻这种比喻,本体、喻体均出现,只是中间省喻词,或用“的”字来联系,使二者直接构成复指短语或定名结构的短语。这种格式,由于本体和喻体结合紧密,因而用语显得更精炼,更简洁。例如: ①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第一册14课《小小的船》)  相似文献   

7.
比喻,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的出现情况,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别。如果从喻体的语法功能来看,比喻又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别。(1)宾语喻体式。在这种句子中,宾语是喻体。如:“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药》)“铜丝”是喻体,作宾语。(2)状语喻体式。在该句中,状语是喻体。如:“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祝福》)“受炮烙似的”是喻体,作“缩手”的状语。(3)定语喻体式。在这种句子中,定语是喻体。如“在我们的母亲  相似文献   

8.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等类型,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修辞方式。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把它称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高尔基把它称为“语言之花”。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比喻尤其是暗喻这种手法。一方面,喻贵在“暗”,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打“犹如”等喻词,只有“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连接词,成为本体+连接词+喻体的模式。(2)从逻辑关系看,喻体对本体,表示肯定或否定某种属性,其连接词主要用判断词“是”,所以,这类暗喻称为判断性暗喻。(3)从语法意义看,在这种句子中,本体充当主语,连  相似文献   

9.
在古典诗词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博喻等多种形式,倒喻、较喻和博喻是其中特殊的三种。1.倒喻倒喻,也叫逆喻,是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有意改变一般比喻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格式,把本体和喻体颠倒过来。倒喻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现,而且意趣盎然,新奇精妙。如秦观《浣溪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通常比喻都是以具体可感的事物去形容抽象、难以捉摸的事物,可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却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令人耳目一新。再如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  相似文献   

10.
一、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为“如”“若”等。如:洞若观火、冷若冰霜、固若金汤、口若悬河、兵败如山倒、势如破竹、寥若晨星。二、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为“成”,或者暗含两个比喻,不出现比喻词。如:众志成城、风刀霜剑、心猿意马。三、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阪上走丸、空谷足音、高屋建  相似文献   

11.
短语构成的比喻,是指比喻的变式。一是指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构成的修饰喻,一是指由复指短语构成的同位喻。所谓修饰喻就是把一个比喻压缩在一个偏正式的名词短语之中,格式是“本体”的“喻体”,或者“喻体”“的”“本体”,是用修饰语和中心词构成的比喻,本体和喻体演化成了定语和中心词的关系。常见的是本体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喻体以中  相似文献   

12.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将会使文章增彩不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修辞方法既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又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 为了更好地掌握、区别、运用这些修辞方法,下面略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一、借喻和借代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一个比喻句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在明喻和晴喻中,一般三部分都出现,而借喻的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 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看下面例子:  相似文献   

13.
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形式。暗喻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一般用“是、成为、形成、化作”等。暗喻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可以不出现喻词,变成一种“附加式”,本体作修饰语,喻体作中心词,或者相反。二者组成修饰、被修饰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就是“以此喻彼”,用具体的、熟知的、浅显的事物打比方,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生疏的、深奥的事物,让读者或听众容易理解、容易想像。被比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的事物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如“像、是、成为”等叫做“喻词”(有时不用)。根据这三种成分在句中的不同情况,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5.
比喻的基本格式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但还有其他变化形式,如博喻、连喻、接喻、扩喻、缩喻、引喻、互喻、较喻、倒喻、反喻、讽喻等。一、博喻。用几个喻体反复说明一个本体。例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中描写女性美多用比喻手法: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等,所用喻体有动物、植物。正确理解比喻手法,可帮助我们准确解读古代诗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庄子》比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篇章层面,而从词句层面研究《庄子》比喻也甚为重要。为了比喻描写的系统性,根据比喻句中本体、喻体以及喻词的关系,《庄子》所有词句层面的比喻均可归入明喻、暗喻、借喻和潜喻这四种基本类型之中,而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又根据喻词的不同、喻体的特点及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分为若干下位类型。由此观之,《庄子》词句层面的比喻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体系,且比喻格式也大体定型,基本暗合了现代词句比喻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是我国现代词句比喻理论与实践的源头之一。《庄子》词句层面的比喻还形成了大量的成语,其比喻喻体也体现了较多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比喻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法。当本体和喻体之间产生类比联结时,自然产生丰富、鲜活的意象。本文结合丰富的诗词例子,着重分析比喻中的五种类型:明喻、暗喻、博喻、曲喻、借喻,探析比喻手法在诗词曲艺术特色方面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比喻种种     
一般人都知道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其实这三种仅是比喻的基本类型。除此之外,比喻还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形式,如博喻、连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人们最常用的修辞格之一。运用比喻可使语言变得形象化,使被描摹的事物更生动、具体,使被说明的道理更易理解。人们在长期的语言运用、积淀中,使比喻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多样活泼、千变万化。下面介绍几种不常见的比喻形式,与读者共飨。比喻常被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表现形式,也是人们最常用的三种形式。明喻一般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有“像、如、似、仿佛、如同、犹如、有如、好像、恰似”等喻词连系。“一样、似的、一般、般”等有时单独放在喻体后,有时与前面的“像、如”连用在一起。明喻的基本格式是“甲像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