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望我的教学之路,有一个学生一直亭亭玉立在我的心灵世界里,她让我心里“畏惧”,久久难忘。 那是2001年10月26日,江苏常熟莫城中心校邀请我去讲学。我教的课文是《我的战友邱少云》,10年前我曾在常熟实验小学讲过这篇课文。今天再来上,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作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回望我的教学之路,有一个学生一直亭亭玉立在我的心灵世界里,她让我心里"畏惧",久久难忘。那是2001年10月26日,江苏常熟莫城中心校通过原《小学青年教师》杂志社李捷主任邀请我去讲学。我教的课文是《我的战友邱少云》,10年前我曾在常熟实小讲过这篇课文。今天再来上,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作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中学教材里的常客,从教材中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到《故乡》。每一篇课文里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仔细琢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第四次执教《故乡》这篇课文。每一次研读这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4.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二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之后,教材变了,但仍保留有不少传统的课文,如《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药》等。那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这些传统课文又该如何教?下面我就《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李燕玲 《辅导员》2010,(6):15-16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里保留着几篇传统的经典课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我已教过多遍,按理说驾轻就熟。可是由于每一批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尽管照搬以往的教学很方便,我还是放弃了,一律从头再来,加上如今教学理念已改变,面对的是新环境下的学生,我更加要求自己不能照搬以往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是“初识鲁迅”的单元,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后三篇是他人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编者的意图在单元导读中有充分的体现:为孩子自主走进鲁迅世界打开一扇窗——“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吧”……  相似文献   

8.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要上一节市级公开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本课真实、具体地记叙了1976年1月首都人民群众聚集在长安街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学生对课文所反映的特殊时代背景很陌生,对课文大悲大痛的情感基调没有生活体验。像这样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数量不少,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狼牙山五壮士》、《少年闰土》、《狱中联欢》等,  相似文献   

9.
品读语文     
4月21日晴每天,我都在品读语文。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我都能品尝到语文那美妙的滋味。课内,语文就像是一串串音符,欢快地跳动在一篇篇精美的文章里。从《荷塘月色》到《瓦尔登湖》,从《故都的秋》到《滕王阁序》,每一篇课文都让我感受到或低沉或激昂的旋律。课外,语文就像是一汪清泉,缓缓流进我的心田。从《西游记》到《水浒传》,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一部部经典著作,令我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外公离开我好几年了,每当读到胡适的《我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冲动。那就是:我也要写写我的外公。这也是对理解上面两篇课文的最佳诠释,尽管课文的内涵也许只有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才能被深深体会。  相似文献   

11.
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是义务教育小语大纲(新修订稿)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个具体问题。第五册第七组有《瀑布》、《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三篇讲读课文和《我和企鹅》一篇阅读课文,还有一个“基础训练7”。根据本组课文是写景状物,语言准确生动、优美形象的特点,教学时宜注重在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中感悟语言;在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习本组课文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在说、写中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2.
其一:《柳毅传》 语文教材的课文,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种。我以为,自读课文应该是检验教读课文教学效果的主要窗口。我曾在《柳毅传》的教学中,作了一次创造性自读教学的尝试,现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翻开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科普类课文不在少数。有的是向学生介绍浅显的科学知识的,如《我是什么》《地球爷爷的手》,有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如《火车的故事》《农业的变化真大》。这类课文的题材多为童话或有简单情节的记叙文,也有一些科学小品文,初入学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于这类课文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同时,由于受到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柜台与台阶     
在《台阶》的备课时,我研读课文,想起了《孔乙己》中的柜台,发现台阶和柜台在小说中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5.
当诸如《阿Q正传》、《我的空中楼阁》、《项链》等一些经典课文正远离课本之时,有网友发起了评选曾影响当代中国人生命成长的课文的活动。从活动发起之时,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热烈响应,经过投票表决,共评选出以下十篇课文,大家一致认为这些课文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且有很多人在几十年之后,仍然能记住这些课文中最经典的段落。  相似文献   

16.
日前.全州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在我校举行。所上的课文有高一第一册(人教版,下同)的《胡同文化》《我有一个梦想》《劝学》《烛之武退秦师》,高二第三册的《故都的秋》《灯下漫笔》《泪珠与珍珠》《我为什么而活着》《六国论》《游褒禅山记》。每位参赛教师大约有两星期的准备时间.准备得较充分。  相似文献   

17.
一、以情入境(师扮演小燕子边唱《小燕子》歌曲边做动作)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生:燕子姐姐好。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呢?生:因为春天来了。师:是啊.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从南方一路飞来,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到了常熟,看到了美丽的春姑娘把常熟打扮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可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喜爱山水和旅游的我,一讲《小石潭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这些课文就会特别投入。我对学生说,古人是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相似文献   

19.
杨森 《山东教育》2009,(5):53-53
窗外飘舞着雪花 我大声地朗读着课文 从《诗经》到《我用残损的手掌》 声音激昂洪亮  相似文献   

20.
为课文“挑刺”是我和学生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进入四年级以来,他们成功地为《爬山虎的脚》《生命生命》等课文“挑了刺”,劲头可足了。 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时,围绕看鱼的青年举止特别,我引导学生展开了讨论。一个学生认为“‘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