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认为语法研究有三个层面:句法平面、语义层面、语用平面。其价值在于:1、它既对汉语语法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2、它促进了很多具体领域的语法研究的长足发展,使其更深入细密;3、它解决了很多汉语语法研究中长期存在、争论不休的分歧问题。当然,在三个平面理论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理论阐述及实际运用上尚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范晓先生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是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第一部专著。作者运用"三个平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汉语语法作了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重视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区别和联系,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也是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代表作,它的出版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范晓教授新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此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下引该书只注页码)是第一部以“三个平面”为题并系统运用三个平面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该书能把建构和完善严谨系统的语法学体系,阐释和运用科学合理的语法研究方法、探讨和解释新老语法问题、挖掘和分析语法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是8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学中较为公认的理论热点。该理论由胡裕树、张斌两位先生在80年代初提出,而在建构、发展和完善中,范晓教授作出相当的贡献。收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中的《试论语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法和结构语法对单句的分析常常采用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这两种析句法都属于句法平面。句子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句法平面上,还应该进行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的分析。本文针对汉语语法教学的实际,介绍三个平面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三个平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实例分析来说明三个平面理论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为语法教学拓展新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5.
语法“三个平面”理论于十几年前由胡裕树、张斌率先提出后,即为许多人所关注,被誉为新时代新的语法思想。龚千炎说:“特别是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提出,使语法研究的角度和方面更加拓宽,对语言事实的挖掘也就更加详尽而深入了,同时语法  相似文献   

6.
范晓教授新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是第一部以“三个平面”为题,并系统运用三个平面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该书能把建构和完善严谨系统的语法学体系、阐释和运用科学合理的语法研究方法、探讨和解释新老语法问题、挖掘和分析语法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看外国留学生的误句赵清永一、用"三个平面"理论分析纠正误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丑.近些年来,在汉语语法学界新兴的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理论对推动汉语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谓的"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理论,即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与“小三角”理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虽然“三平面”和“小三角”理论的研究指向、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有所差异,但是“三平面”和“小三角”都会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发挥各自的特定作用,从而使汉语语法事实的描写和解释更加详尽、准确。  相似文献   

9.
胡裕树先生和张斌先生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学说,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且正不断吸引更多的人为之思索、探讨。汉语语法研究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和诱人的景观,这是令人感到振奋与鼓舞的。王希杰先生在关于这种学说的一次座谈会上指出:三个平面是金矿,我们都是淘金者。王先生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三个平面理论的意义和价值。下面,我们从三个平面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理论,是在对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配价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进行分析整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明显受到现代符号学的影响。这一理论改变了过去语言研究中偏重于静态描写的倾向,代之以静态描写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新局面。它是语法研究的一个总体方法论原则,而不是语法研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三个平面” (语法研究包括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或三个角度 )的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三个平面”的理论不仅拓宽了语法的内容,而且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目前在高校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反映。我以为,在中学的语法教学内容里,也可用这个理论来讲语法,即除了句法分析以外,还可适当补充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这样也许能使中学的语法教学有所改观。那么怎样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来讲语法呢 ?我想,中学语法教学中,老师可以从析句、造句和评改病句等方面给学生传授语法知识,在这几方面,都可进行句法…  相似文献   

12.
<正> 胡裕树、张斌先生首提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以来,语言学界誉辞蜂起,反响强烈。经过近年来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入研讨,有力地推动了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有的学者还进而预测为“很可能是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这种极富建设性的研究态势确实令人振奋,也发人深思。本文拟就在学习三个平面理论过程中认识到的一些有关问题作为一点补疑提出来,也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求教于  相似文献   

13.
教学语法离不开理论语法的支撑,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影响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几十年,近些年来一些开拓性的理论语法研究成果——三个平面理论、配价理论、认知理论、语法化理论等对语法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阐释空间。探讨理论语法、教学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关系,对建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及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理论语法认为组合规则的一致性、词类的多功能性是汉语语法的基本特征 ,语法、语义、语用三平面相结合是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法教学的若干现象同理论语法这两个问题的关系 ,并力图说明 ,应加大力度使最近二十年间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对中学语法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它们对中学语法教学、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会比以往更科学 ,更合于语言实际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三个平面”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着重说明课堂语法教学应强调“三个平面”的结合,明确其目的性,遵循一定分析程序,坚持系统观点。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起,汉语语法学界在进行语法研究时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语义问题,认识到语法研究必须将句法和语义相结合,做到既互相渗透,又相互验证。1985年,胡裕树、范晓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中提出在语法研究中把句法、语义、语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思想,这一思考后来发展成为“三个平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语法研究中,存在着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截然不同但又密切联系着的平面。其中句法平面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日趋完善.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汉语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语文教师的层次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日趋完善。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汉语教学。特剐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语文教师的层次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用三个平面理论透视"副+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平面理论包括语法分析、语用分析、语义分析。“副+名“现象,即以名词为着眼点,从语法、语用、语义三个平面角度,说明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更好地发挥简洁而又明确的交际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初,胡裕树(胡附)和张斌(文炼)两位先生率先倡导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有人指出,对语法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特别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结合研究,将是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就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学说的有关问题进行一番梳理,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