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鲁迅小说中固然有《白光》式的“独角戏”,有《示众》型的“群象体”,还有《风波》之类很难判定其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篇什,但就多数作品而言,其中的人物形象确有轻重主次之分。对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分析探讨代不乏人,高论迭出,而对鲁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综合考察似尚不多见。本文拟着重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检视一下鲁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艺术功能,借以窥探作者的艺术匠心,以供今日短篇小说创作之借鉴。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生活环境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因而,在一个高明的作家手里,一篇小说的次要人物不应该是游离的,更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它和作品的其它要素胶结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加深,发挥着多方面的艺术功能。我们在鲁迅的小说中看到的情形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小说中有着大量“次要人物”,他们绝不是情节安排中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有着鲜明个性的审美艺术形象,甚至与主角之间休戚相关。抽离这些“小人物”,小说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一、文本内部功能理解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价值,不但要从人物自身形象特征入手,更要看他们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联。即在文本语境中理解次要人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蒋夏萌 《教学随笔》2016,(3):157-158
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主要人物相辅相成,共同实现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小说分析中,把握好次要人物也十分必要。笔者将从直接描写的语句、社会环境、中心主旨、线索结构、主要人物等几个方面,以初中教材中的经典课文为例,阐述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主要人物相辅相成,共同实现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小说分析中,把握好次要人物也十分必要。笔者将从直接描写的语句、社会环境、中心主旨、线索结构、主要人物等几个方面,以初中教材中的经典课文为例,阐述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云 《语文知识》2002,(1):43-43
大多数人在读小说时往往注重小说中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的作用,而忽略了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实际上,所谓次要人物只是与主要人物相对而言的,他们在小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次要人物往往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更生动,从而使主要人物在读者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  相似文献   

6.
“人物”是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要素,传统的小说阅读对“人物”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作用等方面。2018~2020 年语文全国卷中的小说阅读对“人物”这一要素的考查呈现出了从重知识到重能力、从重“静态”到重“动态”的转变。这些转变和特点启示当下的小说阅读教学应注意指导学生培养“关键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知识背后深层次的动态路径;创设生动情境,关注文本细节,引导学生科学地树立“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阅读并理解小说的内容,不仅可丰富学生的认知,也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结合初中小说教学来看,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的分析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在概括情节时不能抓住核心要素,分析人物形象时不能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展开,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不到位,不会从多个角度解析小说的主题。为此,在初中小说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小说中,次要人物与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都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次要人物关联着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主题。但是在小说类文本教学中,因为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着墨不多,存在感不足,作者描写次要人物的文字零散而且不集中,导致在语文课堂上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解读"聚光灯"对准了浓墨重彩、性格丰满典型的主要人  相似文献   

9.
小说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人们往往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津津乐道,印象深刻,却忽略了小说中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其实,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陈美 《语文天地》2012,(16):66-67
初中低年级的小说教学,在本质上是记叙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初中高年级才把小说教学的目标定在理解小说意蕴的层次。初中小说教学中,运用"三读"法指导学生阅读,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通读:整体感知情节通读小说,即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和把握人物形象,这是小说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弄清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对节选的小说需要补充教材之外的有关情节和人物,然后梳理出比较完整的故事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及尾声。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预习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编写故  相似文献   

11.
读完一部小说,我们往往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印象深刻,而对次要人物印象模糊。其实,在一部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以中学语教材中选人的小说为例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欣赏小说时,应初步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和方法,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正确理解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能运用学习记叙文的方法,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小说的线索,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能区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指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及其作用。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往往能透露出人物的内  相似文献   

13.
人物形象是小说作品的中心要素,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人们往往着力于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而忽视次要人物的重要作用。其实,小说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在推动情节展、映衬主要人物、反映社会生活、深化小说主题等方面均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往往不像主要人物那样受到关注,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次要人物也起着侧面衬托、渲染气氛、衔接并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通过分析《还乡》中几个次要人物所作所为酿成的过错类型及成因,解读他们对本部悲剧作品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活,所以分析小说要以人物为中心。阅读小说,要结合自己的认知体验,发挥自己的想像和再创造能力,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本单元,要利用整体感知、分析评价、推论等方法,理解并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小说阅读的重点是理解主要内容,从而挖掘主题,进而分析人物、评价人物;难点是如何做到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通过作者的笔和我们自己的思考,得到人生的感悟。根据小说阅读的重点及难点,现在仅以第四单元中的鲁迅的作品《故乡》和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两篇小  相似文献   

16.
成国 《考试周刊》2013,(82):15-15
艺术技巧是文学创作的要素之一,它对于创造完美形式,正确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人物刻画方面分析《孔乙己》的艺术技巧,以便深入理解小说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光裕 《快乐阅读》2011,(25):133-134
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小说来源于生活,而它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占了很大比例。要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认识小说折射的社会人生图景;体会作者对小说中塑造的人物的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等。是初中小说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小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欧洲文学素有反讽传统,奥斯汀以她高度的艺术自觉,熔铸出更为成熟的反讽艺术。在她的小说中,反讽不仅表现为暗讽的语词,挖苦的文字,而且运用于人物塑造,情节处理,乃至整个作品的构思之中.反讽是奥斯汀理解、评价生活的惬意的载体,并成为她的小说的基调和风格标志.在她的作品《傲慢与仍见》中,这种艺术风格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首先,谈谈她在人物塑造中的反讽手法。在这部作品中,奥斯汀塑造了几个性格单一,受叙述者*讽的次要人物.这些人物是作者对社会中有某种气质或品格缺陷者的艺术概括.像头脑简单、庸俗的双纳特…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文本时,读者首先聚焦的是主要人物,这无可厚非。因为作者在设计人物时,一般会选取1-2名人物,进行浓墨重彩地刻画与描写,以揭示主旨、深化主题。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次要人物的存在。因为,有时,对次要人物的安排与设计也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体现,也是通向作者内在情感的秘密途径。例如《品质》中格斯拉的哥哥。作为小说,《品质》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当然是格斯拉本  相似文献   

20.
旧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是鲁迅先生小说中两种主要的人物形象,闰土和孔乙己又是这两类人物的代表,本文就以《故乡》和《孔乙己》为例,赏析鲁迅小说的艺术手法,重点分析了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中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以便于我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鲁迅先生的小说,并以此来指导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尝试使用对比手法,取得了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