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斌  苏斌 《中小学德育》2012,(11):81-82
在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发生心理障碍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而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精神失调等等。因此,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当前,常见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2.
所谓心理障碍,即指人在自身行为动机遭受阻碍后,因无法实现自我预定的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经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障碍若不及时消除则极易导致消极思维的产生,严重者甚至可能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理及调整策略,有利于充分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增强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危机干预指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危机会造成心理失衡的状态,学校有必要承担起心理危机干预的责任,尽量减轻危机给师生带来的身心问题,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水平。学校不仅要在危机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处理,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重视危机前的预防以及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应着重考虑成员组成和职能分工两个方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以保证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灾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康复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曾说过,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估计,“5.12”地震后死亡群众的家属和受伤的灾民以及其他需要心理援助的灾民应该不下50万,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学生。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其他生活突发事件,对儿童的影响往往大于成人。心理康复教育是指通过师生日常的接触及各种教育练习活动,减少或消除儿童的心理障碍,调整与他人的关系,恢复和形成儿童正常的心态和人格。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学生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因学校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发生在学校领域的心理危机往往更具有传染性,因此,学校领域的危机事件和心理危机值得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几种常见的学生心理障碍1.因学习方法不适应产生的心理障碍。学生进入初中后,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不少学生焦虑、急躁、紧张抑郁、自卑,有逆反心理,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成绩也因此而下降。2.因心理承受能力弱产生的心理障碍。一些过去经常受表扬和受器重的学生,上初中后怕批评、好逞能、虚荣嫉妒、狭隘抑郁、好压低别人抬高自己。有的学生在不如意后就“想不通”、“受不了”,情绪不好,灰心丧气甚至离家出走。现在的孩子从小在家长的特别保护下,容易产生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品质差、畏惧困难、对挫折的心理承受…  相似文献   

7.
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发生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危机的范畴.本文首先对心理危机进行简要概述,并阐述了通过中小学生在生理、情绪和认知以及行为上的异常表现来判断学生是否出现心理危机的方法,重点探讨中小学校预防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主要针对高校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群体,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体系,主要包括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组织领导、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四级网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方案的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提升体系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心理障碍是指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 ,是心理活动中的轻度创伤。例如 :遇到挫折后或愤怒攻击 ,或消沉自悲 ;考试前的过分紧张焦虑等等。心理障碍往往只是暂时的 ,在一定情景下偶然发生的 ,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每一个正常人在特定情景下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往往不需经过治疗 ,只要不良生活事件消除 ,适当应用心理防御措施就会自然消失。但是严重而持久的心理障碍不仅会对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也会诱发一些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由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心理或行为障碍。它主要包括神经症…  相似文献   

10.
马加爵索让本人吃惊之余,也在反思.处于转型时期的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攻击性心理障碍.本文从攻击性行为的内涵、攻击性行为的心理成因,对大学生暴发出攻击性行为背后所潜伏的心理危机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教育界重视,以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困难学生往往存在家庭经济困难但学业无优势、渴望成长但内心敏感、情商较低且自卑心理严重等弱点。他们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差,从而易诱发心理危机。为帮助心理危机困难学生走出困境,构建高职院校困难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可有效帮助这一群体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子路 《家长》2008,(7):11-11
据统计,经历或目睹灾难之后,约有60%的人会留下永久记忆,约20%的人会留下严重的创伤。因此,灾后人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至关重要。灾后人们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心理危机干预来实现。心理危机干预分为两方面:一是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二是自我干预与自我调适。实际上,心理危机干预主要还是自我干预与自我调适。自我干预与自我调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场地、器械、项目特点、练习环境等种种因素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我感应无法克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焦虑、抑郁、烦躁的心理状态,这些负面情绪进而会影响正常的体育运动。高校体育老师应采取一些有策略性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运动时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如采取预见性心理疏导和心理暗示相结合的策略、期待和激励的策略、辅助教学的策略等教学方法。这就需要通过一些  相似文献   

14.
一、客观认识就业心理危机客观认识就业心理危机是消除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曾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而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  相似文献   

15.
下岗职工再就业在择业心理方面,常常会产生一些障碍,如果不及时克服和消除,就会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过程和结果。下面就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心理障碍、成因与健康心理的重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恐慌心理。恐慌心理的特征是既关心下岗后的就业,又害怕自主择业,对“铁饭碗”又恨又爱,若即若离。一方面希望自己尽快走上社会,谋求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另一方面又像一个总是长不大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调解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除其心理障碍,是当前教育普遍关注的话题,认清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并及时进行干预、调解。可以有效地开展高校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使大学生迅速从危机情境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本阐释心理危机干预的含义和理论,主要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5·12大地震后对于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灾难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否认阶段、愤怒阶段、抑郁阶段、逐渐平复或产生障碍等四个阶段,同时伴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等不良心理反应.灾难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完善灾区小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体干预;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中小学生进行专业治疗和长期的追踪研究.以期能够帮助灾区中小学生正确应对心理危机,重新振作起来,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8.
宋歌 《教育探索》2012,(2):146-148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时有报导,此外,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者也不在少数.及早识别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有效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朱焕 《教书育人》2012,(21):26-27
大学生安全危机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因突发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疾病、心理障碍、校园刑事(治安)案件以及户外活动等引起的受伤、死亡、人身侵害、自杀等突发事件。高校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是指校方及学生管理者在危机事件的紧急情况被控制后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师生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一高校危机事件的诱因分析高校危机事件是在社会危机事件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以大学生为主体或涉及大学生利益,主要发生在高校校园内,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或者潜伏尚未发作的,对学  相似文献   

20.
灾后失去亲人的中学生承受着创伤性心理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心理援助,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给他们一生带来消极影响,他们急需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