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不应仅仅从是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应把其放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里和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去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中国文学既吸收了外国文学的优秀成果,也对外国文学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不仅向世界开放了中国,世界也向中国敞开了大门。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英语文学研究者将其注意力转向了美国文学。这里以中国期刊网为基础,以国内外国文学核心期刊为依据,通过研究文章的被引频次,初步概括总结了中国大陆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十年的美国文学研究,提出了六大趋势,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些许线索。  相似文献   

3.
从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的大小、深浅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世界文学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俄罗斯文学;二是欧美文学:三是拉美文学。由于复杂的地缘、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俄罗斯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着种子和土壤一般的关系。而欧美文学对今天活跃在文坛上的一大批中青年作家来说,影响则更大。特别是那些20世纪的欧关作家,可以说引起了中国文学质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完全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动机或者助推器。尤其是卡夫卡。还有拉美文学中的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当代文学今天这个样子。然而.要想在世界文学格局中获得显著的地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真正从外国文学中汲取营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中国的现实与历史中打捞文学的精髓。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在今后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双脚踏在自己的土地上。与此同时打开视野,重新阗读和思考俄罗斯文学和拉美文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五四大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五四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翻译现象,还是一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五四文学翻译思考研究的重点应该体现在中国文学流变与外国文学的深层联系,即外国文学的哪些因素被中国作家所择取,如何择取、变异及中国化的过程;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特征是在怎样的情势下,以什么为参照与样板而形成的,即辨析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新传统之原型及其最初的积极意义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著名外国文学专家马家骏教授 ,中共党员 ,河北清苑人 ,192 9年生 ,194 9年入西北大学师范学院 (今陕西师范大学 )中文系学习 ,195 3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于 195 6年 2月至 195 8年 8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进修班随两位苏联专家学习二年半结业。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独著《美学史的新阶段》、《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等 5种 ,与女儿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 3种 ,主编《世界文学史》、《高尔基创作研究》、《当代苏联文学》等 8种 ,编著《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外国诗文选读》等 4种 ,参加编著《马列文论百题》、《屠格涅夫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 4 0余种。曾连续四届获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又获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称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已列名《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第 2 7版 )、美国《世界名人录》(华文版第 1卷 )等中外 4 0多  相似文献   

6.
东方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长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究其原因,是对东方文学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造成的。东方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完善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结构,促进外国文学学科建设,为新形势下比较视域中的外国文学教学设立新的参照物,而且还能加深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并有可能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五四大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五四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翻译现象,还是一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五四文学翻译思考研究的重点应该体现在中国文学流变与外国文学的深层联系,即外国文学的哪些因素被中国作家所择取,如何择取、变异及中国化的过程;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特征是在怎样的情势下,以什么为参照与样板而形成的,即辨析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新传统之原型及其最初的积极意义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第五册外国文学单元<变形记>等四篇课文,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在整个20世纪世界文学中,它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将中外文学交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简述了在各个阶段中国对待外国文学的不同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世纪世界各国文学将共同步入文化融合时代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民族文学都将是“世界文学”大家庭的兄弟姐妹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海外华文文学,以华人文学与华裔文学为主体,属于外国文学范畴,而不是中国文学范畴。只有对世界华文文学进行认真的研究,对各国华文文学及其所在国的历史与现实"语境"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才有可能逐步建立编写汉语文学史应有的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11.
史识 ,应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种品格。论文意在对 80年代以来关于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的研究作一次全面的省思与梳理 ,并在此过程中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作为一种文学观念 ,“2 0世纪中国文学”并不是一种近、现、当代文学时间形式上的简单整合 ,而是个文化与艺术审美意义上的完整体。这种“整体观”,同时亦应体现在对这百年文学发展的内在关联与脉络的探赜索隐上。由于受制于各自的历史观 ,80年代以来不少论者关于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的研究 ,都难免其缺漏与偏颇。科学的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 ,既应看到本民族几千年历史传统的潜在制约与 2 0世纪渐进西学的外来影响 ,同时 ,亦应看到 2 0世纪中国社会具体的历史情境 ,尤其是政权的交替与政体的转型对这百年中国文学的政治主导作用 ,看到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的文学内在规律在这百年中国文学中的衍化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 ,纵观 80年代以来的研究 ,理想的 2 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 ,或许应是对有关个体化的“整体观”的扬弃与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了全国的学科点,将"世界文学"学科点与"比较文学"学科点合并,组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的学科点,使之成为中国语言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点之一,并规定全国师范院校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课程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旧课程.  相似文献   

13.
俄苏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中国作家接受俄苏文学影响的历程的勾勒 ,揭示了俄苏文学的道德感、抒情风格在塑造中国文学现代品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 ,论证了中国作家在兼收并蓄世界文学丰富成就的过程中显示出的超越性 ,并指出了中国文学与俄苏文学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学与政治这一古老的命题出发,通过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家的比较,揭示20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与其时整个文化生态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按照译者的国籍来判定译本的国籍,未能摆脱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但承认翻译文学的国籍的双重性,虽摆脱了二元对立,却没有摆脱二元论。翻译文学具有的世界文学意义是它可以自成体系的理论依据;翻译文学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也为其自成体系提供了恰当支持。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三者并立,符合当今学术研究的多元态势。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一门正式的学科,是中国学者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板块之一。回顾和总结加拿大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并以其在内蒙古地区的成果和现状为实证,为中国加拿大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和研究前景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典是指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由文学巨豪创作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艺术智慧。外国文学经典作为其一部分,同样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髓,成为探索外国民族精神必不可少的路径。世界上除中国以外的外国文学经典中蕴含着其他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这是对人类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对美学、美德的认知。在当下外国文学经典的生存发展正受到来自新媒体文化的侵害,但其所蕴含的经典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新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段祥贵 《高教论坛》2012,(12):57-60
知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文学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在本质上指向一种以跨学科为精髓,以比较文学为方法,追求人的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文学人类学。从文学人类学视野出发,外国文学教学应坚持在文化大语境下把握外国文学,坚持比较文学观念,坚持人文精神等教学理念;应重视一些边缘性的文学、生态文学、东方文学以及与文学相关的国外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都存在着对传统文学的守范和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与创新。在中外文学教育中,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学精粹基础与变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阅读带来的信息刺激促成了一些新异灵感的萌发,阅读过程从名篇佳作信息的纳入、碰撞、吸收、改进、提高、发展、优化或升华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文学继承的最终目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全球化的形成、全球化时代文学的特征和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的选择,作了前瞻性的思考,对诸如电子文化的崛起、技术美学的发展、文学写作和文学接受的全球化、文学观念的泛化、文学批 的智能化和媒体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