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一、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衍生的新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档案的载体经历了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演变过程.电子档案逐渐成为了档案管理重要形式。与此同时.电子档案就纸质档案而言.在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复杂多变的社会活动现象更加依赖于电子媒体。因为社会信息化不断加快,已成为现代档案学管理化的主要途径。就档案工作而言,人们在保管、查阅、交流的档案信息也将队从纸质文件档案转向电子文件档案,就它们的真实性而言,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是同一事物存在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都具有同等的原始真实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白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都是建国后形成的,该馆从1996年开始试行提前接收市直机关纸质与电子档案双套制进馆,到2000年按照档案保管期限表,每年接收进馆的档案全部实现了纸质与电子档案的配套管理。白城市档案馆从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中找到了改变馆藏质量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北京档案》2006,(5):46-46
《湖北档案》上王阿陶的文章指出,在双套制背景下,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应异步销毁,即电子档案保管系统应两次自动提示同一份到期的电子档案,第一次提示的实质是提醒工作人员销毁本系统中的某一份期满电子档案所对应的纸质档案,而第二次提示的才是真正的到期电子档案的删除。当然两次提示的间隔或半年、或一年, 应根据具体的电子文件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杨冰 《兰台世界》2005,(9):37-37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因此有人认为,未来的数字化时代,档案发展的趋势,必将是电子档案的天下。电子档案是新事物,它必将替代旧事物——纸质档案的传统地位。果真如此吗?笔者想从分析电子档案局限性的基础上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护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档案在保护方面与传统纸质档案有着本质区别 ,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纸质档案的全新的保护管理模式。本文将从档案保护的实质、技术、时期、档案保护工作的范围、档案保管人员的社会关系以及档案保护的费用等六个方面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务实传统的档案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传统的纸质和声像档案的优势。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过热现象应适度降温。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的工作仍将占主导地位,与电子档案工作并存的时间将更长。目前不家盲目提倡实现双轨制,对绝大部分单位来说,要务实传统的档案工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归档少部分的电子文件;少数办自动化先进单位,主要是积累电子和管理的经验,但重要的电子文件仍应形成传统的纸质文件归档。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扫描技术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电子档案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电子档案热”给传统的纸质档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因此降低了对纸质档案的重视程度,在新的情况下,就纸质档案的变化与生存问题作一番理智的思考,对于档案工作是大有禅益的。  相似文献   

9.
孙冬香 《兰台世界》2007,(6S):31-31
电子件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从其产生之初,便于传统的纸质件有着许多不同特征,许多传统档案理论遭遇到新挑战。面对这种信息载体的变化,电子档案的整理势在必行。电子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磁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按档案种类分别整理组盘。  相似文献   

10.
王晓红 《兰台世界》2004,(11):24-24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认识和再认识的过程,办公自动化和随之产生的档案信息管理也同样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当前,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共存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纸质档案管理利用,但同时也要重视做好办公自动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工作。档案是党和国家重要的历史记录.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那么,作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也同样是重要的历史记载,只不过它与纸质档案的形式不同,保管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我们要把档案信息管理作为实现档案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大事来抓,作为档案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工作来抓。要认识到,只有实现了档案信息化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共性出发,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仍离不开原来纸质档案的管理传统,离不开原有的档案管理基础,不能完全抛弃档案管理的一般原则、规律,我们还是可以参照纸质档案的管理经验对电子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提供利用。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周文涛 《兰台世界》2006,(5X):51-52
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档案领域来说,电子档案这个新生事物,给我们传统的档案理论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就目前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要了解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管及利用方式上的异同,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档案,为社会服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保管,因其载体性质的差异,决定了其受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因而对其保管条件有着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3.
袁英  王梅 《陕西档案》2003,(6):21-2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信息存储、传输设备迅速进入各行各业,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越加依赖于电子媒体。就档案工作而言,我们保存、查阅、交流的档案信息,也势必将从纸质型转向电子型,传统的、直观的纸质档案将会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必将是电子档案。也有不少人认为电子档案的管理和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它的推广利用还存在着资金、技术、  相似文献   

14.
徐玕  曾华芳 《兰台世界》2005,(10):43-43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样,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直接形成和使用的;与纸质档案不一样的是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系列,当它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内容记录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人们要想利用它,就必须采用这种记录档案信息内容的技术和设备,因此电子档案保存的不仅是电子文件的信息内容,还有与之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5.
电子档案产生后,纸质档案将与之共同存在,起码在档案室的时间内是这样。 电子档案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由于电子档案具有前所来有的被检索、利用的功能,使改革具有可能性;二是电子档案的加盟使同一记录有了两个版本,纸质档案的……  相似文献   

16.
杨大玉 《兰台世界》2007,(5S):14-14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得长期以来作为信息主要承载形式的档案的存储介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以纸张为介质的传统纸质档案正逐步向以磁盘、光盘等形式为介磺的电了件过渡。但是由于当前技术力量、设备配置、法律保障等问题不能得到同步发展.因此,在从现在开始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档案工作将处于纸质档案与电子件并存的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蒙小霖 《海南档案》2005,(3):15-15,27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作为信息源的档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的载体也变得繁多起来,纸质档案,声像档案与以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等为内容的电子文件(磁盘)相并存,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辅相承,互为依赖,构成了今天档案的两大类型。如何更好地保管和利用好档案,合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艺术院校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为学校及社会提供服务,就成为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电子档案的优势是读取速度快,利用方便,这是纸质档案或缩微品档案无法比拟的。它可以与纸质档案或缩微品档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但绝不能取代纸质或缩微品档案。本浅析电子档案的生成管理与利用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科研档案治理的必要性,介绍了浙江省肿瘤医院对纸质科研档案及科研电子档案分而治之的实践经验,并创新性地提出原始数据、原始记录等科研诚信档案的管理方案。在互联网+背景下,科研档案的单轨制电子化管理将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并介绍了医院科研电子档案系统的分类方案以及建立“数字智慧档案馆”的可能性,并指出后续研究应着重从保证电子档案的“四性”、档案资源支持临床工作等方面下功夫,为后续科研档案的优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信息技术与网络不断发展进步的数字化时代,电子文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可以说与纸质档案并驾齐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由电子文件为载体的电子档案因其在诸多方面所展现出的优异的特性,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取代纸质档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纸质档案将就此消失,本文将阐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各自的优势特点,以期证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将在未来的档案工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纸质档案的特点(一)档案信息的不易篡改性。由于载体与信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