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人亦已歌”注辨浙江椒江市一中周兆道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引用了陶渊明《挽歌诗》中的四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课本对这四句诗的注释是这样的:“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引用了陶潜《挽歌》的末四句,对其中的“死去何所道”,吴海发同志作了新的校勘和释义。他根据《初学记》引《挽歌》,认为末二句应是“死去何所适,托体同山阿”,意思是“人死了,去的地方在何处?让身体埋在山野(托体),跟山陵作伴儿(同山阿)”。他觉得这样校释才连贯通顺,而部编教材第一册注解似是而非,应按《初学记》校勘。(见《关于“死去何所道”的释意与校勘》,载《天津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六期)。笔者对他的新的校勘  相似文献   

3.
1987年10月版和1990年10版(现行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都对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引用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作了注解。前者云:“这是陶潜所作的《挽歌》中的四句,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悲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又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了几旬:“鲁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这显然意在弥补前者未掘挖深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引用了陶渊明《挽歌辞》的四句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中学语文教材对这四句诗——做了注释,但我们发现其释文有的地方未必正确,将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那么这首诗的原意是什么,鲁迅赋予它的新意又是什么呢?本文拟就此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5.
现行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对课文疑难词语的词义均作了注释,这些注释为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和把握文章内容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注释存在的问题不少,现从初中语文课本现代文注释中撷取数例稍作分析,以就正于方家.[仙逝]表示对死了的人的婉转言辞.(享·特罗亚《最好的顾客》)这条注释确实令人费解,“死了的人”是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中心词是“人”.注释使人误认为是表示对人的婉转言辞,这实在不是“仙逝”一词的本义.请看《辞源》对该词的解释:仙逝:谓死也.对于死者不斥言其死,谓其登仙而去也.《现代汉语词典》对该词  相似文献   

6.
“长烟一空”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对这句话的注释,历来颇有分歧。中学语文课本的注释是“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沈啸寰对此说持有导议,他认为是“万缕炊烟,长长地布满了天空。”(见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学》1957年2月号:《对中学语文课本注释的一些意见》)。于在春在《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中,则认为应是“那一派烟雾完全消散了。”以上三种说法,熟是熟非?  相似文献   

7.
“自疏”     
《屈原列传》中“死而不容自疏”一句,高中课本五册注释为“虽死而不肯苟且疏忽”,把“自疏”解为“苟且疏忽”,似近望文生义。我认为“自疏”一词原出于《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这里作“自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引用了陶潜的四句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现在,就所涉及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不成熟看法。一“亲戚或余悲”四句,见于陶潜的五言诗《挽歌诗》。陶潜的《挽歌诗》一共写了三首,《记念刘和珍君》引的四句在第三首里。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引用了陶潜的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对这四句诗有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亲戚们有的余悲未尽,别人却已唱起歌来了。死去的人还有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里引有陶渊明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民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课本把“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巳歌”释译为“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此注不全,不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用意,问题出在“亦”字。《古书虚字集释》注“亦”犹“或”也。“或”古读若“域”,与“亦”为双声。《列子·力命篇》:“故贵之或不生,践之或不死,爱之亦不厚,轻之或不薄”,“亦”与“或”为互文。左思《招隐》:“纤鳞亦浮沉”五臣本  相似文献   

11.
我无意间拜读了汪国真《年轻的潮》,没想到竟沉醉在这潮中,任凭这潮一会儿把我涌向《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一会儿又把我推进《年轻的梦想》、《年轻的潇洒》。当我好不容易从汹涌澎湃的汪国真诗的热潮中游出时,竟也有几分潇洒。 潇洒是什么?说到底就是一种飘逸、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潇洒自古有之。陶渊明在《挽歌诗》里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认为人死没什么好惋惜的,人死埋在大地,身体能和大地,山阿结合,不值得感伤,多么超脱,这是潇洒;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  相似文献   

12.
选进中学语文课本和大学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墨子·公输》,其中“必为窃疾矣”和“夫子何焉命为”这两句话,编注家对它们的理解与注释多有失当之处。作为大、中学的教材,要求尽可能的准确无误,否则就会贻误后学,所以觉得有提出来加以商榷的必要。一、谁说“‘窃疾’上应加‘有’字”?这里,先谈“必为窃疾矣”句。据我所知,编注家对“必为”句的理解与解释大致相同。比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省编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注释是确切的,对于教师备课、学生予习都有邦助。然而,也有些注释值得研究,个别的甚至有明显的错误。现在把我们在备课中发现的几条注释中的问题提出来就正于同志们。一、第七册语文课本第125页《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注“②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名何,赵武陵王的儿子。”《史记·赵世家》中只有“武灵王”。这人自号主父。死后根据谥法:“乱而不损曰灵”,谥为“武灵王”。“灵”在这里含  相似文献   

14.
高一语文(试验修订本)《教师教学用书》所引的1996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许振兴君《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一文中,对鲁迅引用的陶渊明《拟挽歌辞》(之三)四句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  相似文献   

15.
读诗札记     
《国殇》 《国殇》是屈原《九歌》里的一篇,诗的开头两句:“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彀兮短兵接。”对这两句诗中“吴戈”一词的注释流行最广的当是朱东润先生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注了。朱先生的注曰:“吴戈,吴国所产的戈,以锋利著名。戈,武器名。”中学语文课本一直沿用这个注释。笔者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每次讲这个词时总是心存疑惑:下文写的是“短兵接”,而戈又是一种长兵器,甲骨文中的戈是个象形字,写作“(?)”,上部为锋利的刃,下部为  相似文献   

16.
在文言文里,语气词“其”的判定并不难,但要找个恰当的口语词来对译,却颇费周折。试看教材上的几个例子。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的:①其何能胜?(《冯婉贞》)〖课本注释:那怎么能取胜?〗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③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用来表示推测的:④其必曰……(《岳阳楼记》)〖课本注释:那一定要说……〗⑤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⑥先生其此类乎?(《中山狼传》) 以上①、④两句中的“其”,课本均译为“那”。  相似文献   

17.
汪隽 《学语文》2007,(3):32-32
人教社2005年第1版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句中“御史”一词,课本注为:“战国时对史官的称呼”。这个注释的意思自然让人有两种理解:一是战国时称史官为“御史”,二是战国时的“御史”就是史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并非全然如此。课本注释不当。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编中学语文课本第九册《鸿门宴》一课对“臣为韩王送沛公”,一句的注释为:“张良的先人,五世都做韩国的大宫,所以他托辞说‘为韩王送沛公’。”这就把《史记》中“五世相韩”一句的意思弄错了。其实,这个“五世相韩”并非“张员的先人,五世都做韩国的大官”,而应该是张良的先人两代做了韩国五个国君的相。《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有关文字是这样的: 留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年二十岁。秦灭韩且年少,未宦事韩,韩破,且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相似文献   

19.
释“展”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促织》一文中,有“展玩不可晓”一句,课本未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将此句译为“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黄汉丞同志所著  相似文献   

20.
张艳梅 《考试周刊》2014,(14):12-12
<正>一、"当室者"释为"嫡子"不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00年3月第2版)第14课《勾践灭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一句,课本注释"〔当室者〕指嫡子"。笔者认为,此注释有两个问题值得斟酌:其一,只指出谁是"当室者",并未释出什么是"当室者"。当室者,指主持家事的人,当家人。既然已加注,那么为了使阅读者更准确"理解词句的含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这一内涵的揭示似乎不宜省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