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美国1993~2003年择校状况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基础学校选择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选择性学校改革,8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期,此时的择校制度已经为社会所认可,可供选择的其他形式公立学校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家长的选择范围。学生家长可以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选择,公立学校系统中有跨学区的和学区内的选择计划(开放入学),有特许学校、磁石学校,还可以凭教育券进入私立学校(宗教的或非宗教的)就读,也可以选择家庭学校。为了把握学生及其家庭参与择校的趋势,美国全国家庭教育调查项目从1993~2003年相继开展了四项调查,每一项调查都采取对45000—60000个家庭样本(其子女在1~12年级)电话访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区,家长拥有了更大范围的择校权。当然,择校也有一些限制,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美国家长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有三类:一是公立学校,二是私立学校,三是家庭学校。其中,家庭学校(即在家中上学)是一大新生事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可供人们选择。但是由于这些学校自身特点的局限,不足以满足多元文化、多样价值观、多种不同层次需求的家长和学生需要,于是人们希望有更大的选择自由。目前在美国主要有三种自由择校的形式:特许学校、教育凭证制度和家庭学校。  相似文献   

4.
一、择校问题是个争论已久而又常新的话题 择校现象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实,自从近代公共教育制度确立以后,围绕择校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择校有着不同的内涵。直到不久以前,择校通常被理解为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其争论的核心是在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私立学校应否存在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选择权应否得到尊重的问题。此问题的争论在美国曾诉诸法律予以确认。1922年,俄勒冈州的立法机构通过一项法律,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父母将其子女送入公立学校就读,并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瑞典是一个福利国家.其择校制度直观地体现了国家福利的普及。自1992年起.瑞典政府为家长们提供的择校券就等价于75%的地方公立学校中每个学生所需的教育费用.这些钱足够提供学生就读任何私立学校.无论是非营利性的还是营利性的抑或是宗教性质的学校.只要学校获得瑞典国家教育署的批准就能进入被选择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最近十多年来,在美国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择校运动可谓是最迅猛的激流之一。教育界内外的很多人希望建立起学校间的竞争机制,给学生家长更多的教育选择权。与中国的“择校现象”不同的是,学生家长不仅不用向学校掏高额的择校费,相反还可以从政府或慈善机构那里得到择校“补贴”。教育券和特许学校长期以来,美国公共教育实行就近入学原则,全国中小学生除了十分之一就读私立学校外,绝大多数学生就读社区内的公立学校。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及白人的少数民族学生就读公立学校的比例更高。据美国教育数据中心公布的“全国教育进步评估(NAEP)”2003…  相似文献   

7.
刘燕 《江西教育》2004,(17):39-40
美国的教育正处在变动之中,传统的公立学校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由于公立学校本身的不足.加之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领域,特许学校、私立学校和家庭学校正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这些新的教育形式繁荣兴旺的同时.也刺激了公立学校的改革创新。下面将从历史、现状和前景等角度分别介绍各类学校。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择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择校”,不管其形式上是采用特许学校、学券制还是采用磁石学校、学费补贴的方式,都质疑了传统公立学校的价值及其运作方式,而制定“择校”政策的核心,便是在特定的、限制性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相互作用,达成共识的理性过程。政策优先顺序的更换和替代,实际上反映了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对政策的裁量。整体上,美国各州关于“择校”的立法过程遇到了三个方面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美国现代教育由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组成。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校教育改革运动的事实证明,美国私立学校的办学质量要优于公立学校。90年代伊始,美国开始实施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教育凭证计划。许多学校教育凭证运动支持者认为,私立学校系统与公立学校系统相比较,具有两个方面突出的优越性:一方面,学术成就上学生表现卓越;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更为有效。因此,一些人建议,学校凭证应用于提高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所有学校的学术成就,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应引入竞争机制。但是,人们对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经常进行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国外义务教育的择校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飞 《教育与职业》2003,(24):37-37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应当允许学生择校,是不少国家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美国:择校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的法律规定儿童6~16岁必须入学。美国的公立学校由政府税收支持,学生免费入学;私立学校多由教会支持,收费昂贵。美国历来实行公立学校就近入学的原则,但是由于公众对逐年下降的公立中小学质量不满,择校呼声越来越高。在美国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择校形式主要有:①开放招生制度:允许适龄儿童到居住地以外的公立学校就读。②磁石学校…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个世纪末美国出现了诸如磁石学校、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契约学校等针对公立中小学的改革举措,旨在增强公立学校的竞争力,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并缓解社会对教育的不满情绪。那么,美国公立学校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向来由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三分天下,私立学校既是美国教育的源头也是美国高质量教育的代表,美国的公立学校发展较晚但覆盖面广,承担着教育普及的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世界上私立学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共同支撑起了美国的学校教育事业,并且从总体上看,美国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好于公立学校。美国私立学校在实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私立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工商企业界在提供办学经费、确定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美国幼儿园至12年级的公立学校学生有4600万人.私立学校学生有600万人。本文从资金来源、择校、主要参与者(即学生和老师)的特征、组织与管理(包括学校和班级的规模)、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以及相关的服务等八个方面.对美国公立、私立学校的差异作一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择校作为美国政府当前关注的重要教育政策议题之,为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动力,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公立中小学的教育质量问题。让家长参与子女学校选择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对教育的资助应该直接给予学生而不是与其相关的一些机构。开放入学(OpenEnrollment)作为择校的一种形式,允许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公立学校,是目前美国实施最为普遍的一种择校形式。从1988年明尼苏达州制定全美第一个开放入学法令以来,各州相继推行开放入学政策,至2010年,除少数州外,开放入学政策已在伞美广泛宴旆。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微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美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是并存的两大教育体系。本文主要从微观层面对美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学校招生、班级规模、学生特点、学业成绩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美国教育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孙敏 《中国教师》2005,(12):50-51
一、美国择校制度简介在美国,中小学择校制度是指任何用于打破中小学生居住地与就读学校所在地之间的关联、旨在降低传统公立学校地理位置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具体来说,1980年至今美国的择校方式主要有:1.开放入学从家长所选择的学校区域范围来看,学生可以在学区内或州内跨学区择校。明尼苏达州于1980年初率先通过立法,规定只要对方学区和学校有容纳的空间而且有相关的反歧视法律,就应允许家长跨学区择校。目前,越来越多的州制定了开放入学的政策和法规。2.建立特色学校为了给择校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化学校,近年来各种具有特色的学校应…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教育中不仅有庞大的公立学校系统,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私立学校。私立学校通常包括教会学校和独立学校。美国目前大约有将近1500所独立学校,这与庞大的公立学校或教会学校系统相比确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目,然而它们在美国民众的心目中却享有很高的声望。欲全面完整地了解美国教育,独立学校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先描述一下独立学校不同于公立学校和其他私立学校的基本特征,然后再介绍美国学者对于独立学校的文化及其未来前途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8.
美国基础教育政策改革的择校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择校思潮的推动下,美国基础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形成了特许学校和学券制等择校形式.公立基础教育的选择权得到了政策保障,在政府与公立学校的关系、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一、择校的历史及现状 择校,即选择学校,在国外指学生可以到政府指定学校之外的学校就读。在我国,它具体指家长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它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私立学校的创建,最早也是指学生对公立和私立学校的选择。而当前我们所讨论的择校多是家长或学生在教育质量不同的学校之间的选择,尤其是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之间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私立中小学在校生约占全美中小学生总数的107%。整体而言,在基本办学条件上,私立学校不如公立学校;然而私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优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学生道德修养、学术成绩等方面均高于公立学校。美国教育专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近些年来美国私立学校广泛开展了认可制。认可制是从企业移植过来的一种比较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所谓认可,就是由政府和社会公认的认可机构对达到一定教育标准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给予公开承认的制度。认可机构制定的教育参照标准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目标;学校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