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放飞他们的想象,指导他们写想象类习作,正是顺应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习作中,激发想象的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进行想象;善用激励,激发学生想象习作的成就感;丰富想象习作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授之以渔,让学生想象表达;勇于实践,让学生创新想象习作。让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绚丽多姿的生活、五彩斑斓的世界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使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用语言去描绘多彩的生活,从而,让学生快乐地习作.增强了习作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想象习作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感兴趣的作文形式。完成一篇想象习作不难,但是想要写好它,却有一定的难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想象习作的指导困难重重,学生们总有着各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幻想,但在内容设计、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上又经常驾驭不住,好多学生写的想象习作看不懂,或者干瘪无趣。看来,想象作文并不是光有“幻想”就可以的,不只要“架天线”,还要“接地气”,有方法,有策略,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3.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五、六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些诗大多都是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些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指导学生把这些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诗中人物依依惜别的场景,品味诗中浓浓情谊,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雪梅 《学苑教育》2019,(13):27-27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加强想象能力训练,引导学生进人想象的世界,凭借生活经验重新组合相关信息,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习作呢?  相似文献   

6.
习作教学强调让“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鼓励他们天马行空地放飞想象。然而,由于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许多学生习作中表现的想象往往非常随意,忽视了想象的主体合理性。为了让学生既能无拘无束地驰骋想象,又不至于使想象变成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我在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本次关于“未来”的习作,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展开想象的情境,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对未来事物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想象交流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把对未来的幻想记叙下来。  相似文献   

8.
不少教师认为实用性习作好教:学生有生活经历,有话可说;想象习作难教:写什么,怎么写?真不好“想象”.其实,教学生学写想象习作的前提是教给学会想象.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但和空想又有所区别.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强了,认识世界的角度广了,想象习作往往带有了“实用性”.在现实中想做而又做不了,希望实现而又无法实现的事,往往通过想象得到满足.可见,只要学生有足够的生活积累,作文并不难教.  相似文献   

9.
想象作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些“要求、为小学生习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下面综合各家观点,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谈侨 《小学语文》2023,(7):62-66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的想象类习作,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以增添想象作文的趣味性。首先,在叶圣陶先生“例子说”的指引下,“再用”学过的同类课文,在习作前指导中,激发“我要写”的内驱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其次,在习作中修改,唤醒“我要改”的动力,引导多样拟题、灵动人物和规范语用;最后,在习作后展评中结合口语交际教学,整合听说,激发“我要讲”的愿望,有助于表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统编教材较以往的教材,更加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特别编排了习作单元。教学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教师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习掌握想象的表达方法,然后通过学习单运用想象的策略,形成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产生表达的兴趣,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说说心里话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就告诉我们,小学作文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学生观察、认识、感受、想象、思维、表达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想象作文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一定比重,从想象叙事到虚构故事,体现出既要让想象奇妙新颖,又要落实想象的要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正处于从天马行空的想象故事到基于科学原理的虚构故事的过渡阶段,对学生想象提出了双重要求,同时增加了教学难度。习作主题教学应结合对教材的分析,从“想什么”以及“如何想”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完成习作。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写作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对习作的兴趣,并能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上一节作文指导课。请大家读一读本次的习作要求。(明确习作主题)二、新授(一)激发兴趣,展开想象。1.一说到“变”,你们最先想到的是谁呀?(学生观看动画片)2.想一想,神通广大…  相似文献   

15.
洪军 《湖北教育》2006,(9):39-40
通过与孩子们交谈,我了解到,学生们面对习作普遍感到两大难题: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有话写不出。如何化“难”为“易”,使习作成为孩子们心灵的乐园,并能通过习作激励他们展现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驰骋想象、憧憬未来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为促进小学生练习写想象性作文,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形式来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氛围式”想象作文 创没情境氛围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一种手段,一般是通过创谩具体、生动、独特的表达情境氛围,让学生恨据这种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习怍。  相似文献   

17.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写好想象习作的训练就有七次,可见教材对新课程目标中关于写作能力训练的重视.因为它是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走进未来生活,给学生一些“想象方法”的引导,比如通过阅读有创意的范文,领悟一些常用的写作规律,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学生就会找到丰富的想象资源,写出富有创意的想象习作来.  相似文献   

18.
梁月秀 《广西教育》2007,(10A):30-30,35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不过高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使学生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事物及认识。为此,笔者认为指导低年级学生与适应做到“五到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提高中段作文教学的方法,笔者采用了指导学生有效仿写,利用教材“空白”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激发他们表达欲望。通过强化训练,有意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读懂范文、有仿写的基础,想写敢写,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高了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荣珍 《成才之路》2023,(10):121-124
想象故事的写作对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是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简单的一二课时的习作教学很难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出好的想象故事。统编版语文教材设置了习作单元,科学、合理地将想象类文章进行统一呈现,可以为学生创编想象故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章以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教学为例,从用好教材例子、领悟编者意图、单元整体设计等视角对创编想象故事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创编出高质量的想象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