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金凤 《科教文汇》2009,(8):210-210
美术与艺术本源于一体,美术教育即艺术教育。因此美术创造活动的开展方式关系着美术艺术的价值取向。本文将从美术教育谈起,分别从影响美术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谈起。简单的从美术思维的树立与美术思维的加强两个方面来谈学生的美术艺术思维培养。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13)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美术教育是一种个性的活动,需要孩子们进行想象并予以创造,它的魅力在于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想象,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应用在美术创作中,因此在小学生个性培养中美术教育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创新思维培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丰富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等方面对采用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式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绘本质量的措施加以深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造与艺术创造的融汇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造是指在科技领域里,科技人员通过创造性活动进行发明,发现和技术创新,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提供新颖的,独特的新产品,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艺术创造则是指在艺术领域中,作家,艺术家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进行创造性想象,构思,创造文学,美术,音乐等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人肺腑的精神陶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图像传播的高速发展和国民意识的日益提高,我国美术届的有志之士越来越意识到了高等美术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于是本文以本土化的涵义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培养学生绘画本土化的原因,重点探索了培养学生绘画本土化的方法,为培养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绘画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只有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强调个性表现,提倡独出心裁,才能培养和发展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创造力就是国力”的共识下,我们要高效、快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就必须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实施创造型美术教育,亦即通过创造型美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美术人才,下面拟对这一论题进行初浅的探讨。纵观中外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人类的美术教育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和发展层次,即:模仿型美术教育、智能型美术教育、创造型美术教育。模仿型美术教育是人类美术教育史上出现时间最早而持续时间最长的美术教育。从人类的美术教育诞生伊始,这种美术教育就一直延续并不断发展,直到今天它仍然对美术教育的发…  相似文献   

8.
正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以及提高审美能力的学科,学生在鉴赏作品时,能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创作意识,如何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作出了初步探索。美术新课标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  相似文献   

9.
陈玮 《科教文汇》2009,(35):219-219,231
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教育的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同。在一个越来越重视美的时代,审美教育的价值也越来越引人注意。它丰富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审美意识融入其中,为我们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加深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本文探讨了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对高校美术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探索,提出课程综合化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综合化是美术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邢寰宇  刘敏娟  乔惠敏 《科教文汇》2009,(28):206-206,208
美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作为一门加强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公共选修课,它不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艺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美术教育价值的认识偏差,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一直处于学校教育中的边缘地带。这都归因于人们对艺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缺乏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莉 《科学大众》2011,(10):116-116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如何培养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系列美术教学体系,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机,在生活中丰富儿童的经验,培养其独立构思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力贯穿...  相似文献   

12.
蓝明东 《科教文汇》2011,(4):124-124,136
关于美术教育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所起到的作用,随着美术教育的不断实施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学者已经总结出了一定的体系。美术教育的发展对社会起着推动作用,我们不应该把美术教育单单看成是培养社会中的一部分美术家,更应该注重它通过美术绘画语言提高大众的审美修养,通过美术活动中的观察记忆活动来启发大众的智力,通过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等来启迪我们的爱心与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学生的美术思维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同时学生的美术思维也会增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人文意识、观察力、抽象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是构成学生美术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学学生的特点在于人文意识比较薄弱,观察力以及理解能力欠缺,但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较强,中学教师在美术的教学活动中应该要充分抓住中学生的这一美术思维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应用其美术思维的规律,同时又要在教学活动中拓宽并培养其美术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美术教学作为新时期艺术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们的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外小学美术课堂的开展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铺平道路。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给美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们的学习提出了改进性的要求,要求美术教师关注学生们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引导学生们在美术课堂中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学生们对“美术”教育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校外美术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怀抱各种各样的目的和期望为孩子报名参加了美术培训班。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我总是喜忧参半,他们林林总总的言谈也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孙雪萍 《科教文汇》2010,(29):156-157
今天的美术教育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它的目标应体现在使每一个受教育个体自然流露的强烈的审美感受,提高新时期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培养21世纪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勇于创造,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每45分钟学习过程的分析、比较,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对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选择,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比较充分的估计,善于发现学生身边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摆脱程式化的束缚,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师生间建立双向互动的、润泽学生心灵的美术学习与探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一种,是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机构。它们可作为提升公众文化艺术修养、开展和推进艺术教育、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提供交流平台和获取资料信息的有效场所。故而,其功能日趋专业化并向多层次方向发展,成为一种多功能的综合体。在美术馆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名家(名师)讲座、艺术鉴赏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欣赏、学习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艺术想象力,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完善学生的品格。多方位的美术实践与教育,为学生系统地学习美的知识提供了更多可能,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有助于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以艺术品收藏和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场所,美术馆必将会成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和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我国学校美术馆教育发展迟缓,建有美术馆的乡镇一级学校更是稀少。这就凸显了学校美术馆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学校美术馆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公众美术馆,它对学生的艺术熏陶、美术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是运用美术知识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学习,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具有显著的影响.美术教育之所以能够引起关注,是因为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其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有独特的审美能力.因此,高校加强对当前美术教育现状与特点的分析并创新教育体系和模式,对促进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南楠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8年1月出版的《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一书,系统论述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提高审美能力,为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驱动力,创新教育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应用新的方案和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目标。文章阐述了创造思维技巧,为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情感教育作为美术教育中的全新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对美术知识的单纯传授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无形中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以美术情感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美术知识与情感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