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船借箭     
徐嘉炜 《辅导员》2014,(Z1):81-82
正时间:三国时期地点:东吴大营周瑜帐、曹军水寨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徐晃第一幕【周瑜见诸葛亮机智过人,有损自己威信,便想除了他,以除东吴大害,一天早上周瑜想出妙计,便去找诸葛亮。】周瑜:(客气)先生,我们就要和曹军交战,由于东吴占据长江之险,所以我和谋士鲁肃决定水战,用骑兵围攻。我想知道哪种兵器最有用,便想问问先生。(拱  相似文献   

2.
周瑜是《三国演义》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他从第十五回出场亮相到第五十七回病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情节。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意气用事、心胸狭窄的周瑜形象跃然纸上。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这样吗?统帅东吴大军的大都督周瑜,难道真的只能笼罩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吗?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亡吗?这一切的一切是真有其事还是历史的误会?  相似文献   

3.
赤壁怀古     
<正>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亲率20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在诸葛亮的说服下, 与刘备结为同盟,派都督周瑜统军5万雄踞赤壁,与屯守乌林的曹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央教育台又在播放大型历史电视剧《三国演义》,其中“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与周瑜一番妙语双关的对话,很令观众叫绝。“赤壁之战”说的是曹操带领八十万大军杀奔东吴。东吴联刘抗曹,都督周瑜决定用火攻取胜。一天周瑜登上战舰,驰往江面,视察敌情。他高踞主舰的帅台之上,远眺敌营,忽然一阵西北风,吹动帅旗,拂在周瑜脸上。周瑜忽然想起一事,顿时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倒在船上,被众将救回营中。周瑜为何突然生病?原来当时正是冬季,西北风多,吴军驻扎江南,曹军驻扎江北,如果纵  相似文献   

5.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它要求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都要采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坚持认识上的全面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就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一个实例。曹操为统一天下,率百万大军,攻打孙权。面对曹军的压力,东吴内部分化成了主战、主除两派,孙权的态度也不明朗。刘备与孙权唇齿相依,为坚定孙权作战的决心,诸葛亮接受了东吴主战派将领鲁肃的邀请,去东吴进行游说。在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对诸葛亮百般洁难,张昭以刘备曾败给曹操为例,认定弱无法胜强,而诸葛亮认为一…  相似文献   

6.
在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表达中,常常出现义近异形,描写人物思想言行的古今词语互换使用的语言现象。例如: ①这个部一年中仅印发公文、简报就耗资22万元。当时也惊动了朝野,纷纷发出“噫(口戏),吁危乎高哉”的嗟叹。(《文摘周报·“文山”新探》1990的3月21日) ②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团中央委员尽  相似文献   

7.
背景: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吞灭东吴。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扎赤壁,在南岸同曹兵隔江相抗。  相似文献   

8.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临死时说的。周瑜至死仍未明白,自己和诸葛亮在才智上并没有多大的差距,只是缺少了诸葛亮的大度,因为这,他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感慨和痛惜。缺少容忍,你的心胸就会狭隘,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自己生闷气,又何必呢  相似文献   

9.
崔洁 《教学随笔》2008,(9):42-43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吞灭东吴。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在南岸同曹兵隔江相抗。——题记"哇呀呀呀!这可如何是好?"周瑜一边摸着脑袋,一边急得在总指  相似文献   

10.
沈重羽 《课外生活》2012,(Z3):60-61
话说"草船借箭"后,周瑜越来越觉得诸葛亮是个祸害,若不及时除掉,迟早会对东吴不利。清晨,诸葛亮刚起床,便被周瑜邀了去。张翼德和关云长等人不放心,怕有闪失,便和诸葛亮等人一同前往议事大厅。周瑜见了诸葛亮很高兴,可看了看浙江省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五(5)班沈重羽  相似文献   

11.
三国坛     
正时间:三国时期地点:荆州城前人物:周瑜、诸葛亮、刘备、赵云、吴兵、蜀兵【刘备借了荆州,久久不还,周瑜让鲁肃去要,鲁肃又被诸葛亮耍了,说要东吴去打西川,蜀国就为他们放粮。】【吴兵来到荆州。】吴兵:(高声齐喊)东吴的周都督来也,快快打开城门。赵云:(突然出现在城墙上)来者何人?是否是周都督?吴兵:是周都督来帮你们打西川,快打开城门迎我们进去!  相似文献   

12.
三国坛     
肖宇韬 《辅导员》2014,(13):89-89
时间:三国时期 地点:荆州城前 人物:周瑜、诸葛亮、刘备、赵云、吴兵、蜀兵 [刘备借了荆州,久久不还,周瑜让鲁肃去要,鲁肃又被诸葛亮耍了’说要东吴去打西川,蜀国就为他们放粮。][吴兵来到荆州。]吴兵:(高声齐喊)东吴的周都督来也,快快打开城门。  相似文献   

13.
“要是世界上没有诸葛亮该多好......”这个问题久久困扰着天下第二聪明的周瑜。周瑜便与老好人鲁肃商量:“有什么办法能将诸葛亮哄到东吴,然后把他扣留起来。”鲁肃说:“除非你死了,诸葛亮就会来吊唁,他是很有人情味的。”“什么?”周瑜气得头发竖了起来。不过,当那些头发慢慢平静下来,周瑜拿定了主意:“好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就死一回吧。”“什么?”这次轮到鲁肃目瞪口呆了。周瑜关起门来折腾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周瑜开了门,把鲁肃叫进去悄悄吩咐:“你可照我计策行事......”鲁肃立刻爬上高台发布消息:“周都督昏迷不醒,重金聘请天下…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来到长江北岸,想侵吞江南的东吴。东吴的周瑜率领三万士兵驻在南岸的赤壁,与曹操的兵马隔江相对。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曹操便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地连起来,上面铺上木板,就象平地一样。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见到这个情况,就对周瑜说:只有用火攻,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还想出了具体的打法,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周瑜自不量力,一定要失败,愿意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收到了这封信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天,大刮东南风,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  相似文献   

15.
《赤壁之战》(小学语文第十册)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针对曹军的弱点,选择有东南风的一天,采取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的事。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曹操率几十万大军进攻江南,孙权派周瑜率3万人御敌.曹操人多势众,如何破敌呢?周瑜和诸葛亮一合计,决定用火攻.然而时值冬季,刮的是西北风,若用火攻,只能引火烧身,怎么办呢?一筹莫展的周瑜急得病倒在床.诸葛亮前去探望,周瑜叹道:"人有旦夕福,谁能保住不生病呢?"诸葛亮答道:"天有不测风云,人又怎么能料得定呢?"周瑜听他说中自己的心病,忙请教有何良策.后来诸葛亮巧施法术借来东风,孙刘联军用火攻大破曹军.后人遂将"天有不测风云"作为成语,用来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孟德兄①:您好!我乃②东吴粮官黄盖,对您的大名仰慕不已,这次您来攻打东吴,那周瑜小儿岂是③您的对手?您的军队纪律严明,兵多将广、兵强马壮,更有程昱、荀(?)(yu)、荀攸(you)、沮授、田丰、许攸这  相似文献   

18.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临死时说的。周瑜至死仍未明白,自己和诸葛亮在才智上并没有多大的差距,而是缺少了诸葛的大度,因为这,他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感慨和痛惜。缺少容忍,你的心胸就会狭隘,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自己生闷气,又何必呢?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阅天空”。  相似文献   

19.
点击精妙:一气周瑜——降雨大法,"诸葛牌人工降雨炮",高科技战胜"雷公、电母、风伯"。二气周瑜——诸葛亮"心脏起搏器"治好周瑜的心脏病。三气周瑜——KTV赛歌,"金嗓子喉宝"助诸葛亮人气飙升。话说三国之中,诸葛亮智力最佳,于是周瑜怀恨在心,想出出他的丑,便费尽心思想整诸葛亮。于是,他在QQ上找到诸葛亮,决定来一场降雨大法。周瑜自  相似文献   

20.
《赤壁之战》是小语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文章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黄盖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