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系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学校的干部、教师非常重视教师评价工作。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很多学校改变了以往领导评价教师的单向测评方式,采用了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等多向综合的教师评价体系。其中,教师互评包括班主任之间,学科教师之间,年级组长与组员、教研组长与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对于这些名目繁多的教师互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教师互评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人认为,学校运用教师互评是转嫁矛盾的做法。读者朋友,您可能是教师互评工作的组织者,或许是教师互评工作的参与者,那么,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相似文献   

2.
以《巧用PS快速蒙版》为例,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评价。通过"课前预习互评→课内多元评价→课后实体评价",让教师在评价中得到诊断,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激励。激励评价的合理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而且有助于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线上培训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同伴互评可以促进教师的在线学习效果,但在应用中仍存在同伴评价参与度低、评分者一致性和评语质量不高等问题。研究将评价支架引入到大规模教师培训类MOOC中,对同伴互评中的整体型评价支架和分析型评价支架进行设计和开发,并采用实证研究的范式,探讨不同评价支架类型对教师同伴互评中评价参与度和评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型评价支架能更好地提升教师学习者同伴互评的评价参与度,提升评价一致性和评语质量。因此,在设计与开发教师培训类MOOC时,可考虑将分析型评价支架纳入同伴互评活动。  相似文献   

4.
同伴互评作为翻转课堂的关键步骤,其使用却不尽人意。评价者对提供评价缺乏信心,学生对同伴互评缺乏信任及评改中缺乏积极移情等现象都极大地影响着同伴互评的效果。为了优化互评效果,必须重视合理分组、同伴互评培训、教师适时介入以及加强评价中的积极移情。  相似文献   

5.
杨学松 《贵州教育》2008,(24):38-39
一、优化作业评价   我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每到一个阶段上1-2次的评价与欣赏课.在学生评价中,我一改以往教师选优秀作品展示的做法,让学生把作品分小组集中在一起,先开展自我评价(每人都有三颗小星星,如果认为自己画得很棒,可以先给自已贴一颗小星星,其余的两颗用来互评),再进行生生互评.……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A5):27-28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的评价以及精准的评价用语,不仅考验教师洞察学生心理的眼力,更多的是教师如何以一种欣赏的眼光针对情景不同引导学生随性而发的语言艺术。通过"独学中自我点评肯定自己;对学中同伴互评欣赏自我;组学中生生互评成就自我+教师的激励点评赏识学生"的3+1评价让学生主动有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生互评"是课堂评价的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学生互评"不仅对评价者,而且也对被评价者都有好处,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元认知策略和评价能力。研究也发现,学生互评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互评的兴趣不够持久、学生评价的能力不足和部分学生认为"互评"缺乏公正性等。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改对我们的课堂评价做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评价以激励为主,敏锐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因为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抛弃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多元化评价成为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我就针对怎样让多元化评价成为小学高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以纠错为主线优化教学环节的建议,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在教学中即时找错、纠错,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学生进行互评是新课程教学评价中一个重要但却较难把握的环节。在学生互评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很难做到认真客观地去欣赏他人,而积极客观地去欣赏他人正是能否进行合理有效互评的重要条件之一。分析学生不能积极欣赏他人的原因,讨论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及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同伴互评是现阶段网络学习评价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同伴互评领域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学习风格是影响该教学活动效果的因素之一。文章根据科尔布(Kolb)的学习风格量表对被试对象进行分类,设计并开展了基于“线下教学,线上互评”混合教学模式的同伴互评活动;依据评价深度内容分析表,对同伴互评中产生的评语文本进行分析,探讨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对网络同伴互评过程及其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持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在互评中的评价深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聚敛型学习者在互评中评价深度最深;②学习者学习风格并未对其学习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但其在互评中的评价深度可以预测其学习结果。因此,开展同伴互评活动的教师应充分关注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提升同伴互评中学习者评价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魏亚丽 《文教资料》2007,(28):132-133
学生进行互评是新课程教学评价中一个重要但却较难把握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学生互评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很难做到认真客观地去欣赏他人,而积极客观地去欣赏他人正是能否进行合理有效互评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分析了学生不能积极欣赏他人的原因,讨论了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的重要性,并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及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写作评价在ESl和EFL领域里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不尽相同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t检验和访谈,对比研究网络媒介条件下英语写作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结果发现:(1)网络媒介条件下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可行、有效;(2)在中国文化价值影响和EFL语境下,学生更加重视网络媒介条件下的教师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把两种评价方式融合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4.
学生进行互评是新课程教学评价中一个重要但却较难把握的环节。在学生互评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很难做到认真客观地去欣赏他人,而积极客观地去欣赏他人正是能否进行合理有效互评的重要条件之一。分析学生不能积极欣赏他人的原因,讨论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及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学生进行互评是新课程教学评价中一个重要但却较难把握的环节.在学生互评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很难做到认真客观地去欣赏他人,而积极客观地去欣赏他人正是能否进行合理有效互评的重要条件之一.分析学生不能积极欣赏他人的原因,讨论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及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学会修改是一个教学难点。习作互评能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习作互评的作用,明确习作互评的标准,掌握互评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每到期末,让班主任最头疼的莫过于完成全班几十个学生的操行评语。要写好操行评语,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素质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综合,使评语具有鲜明的个性,让学生喜闻乐见,发挥多种功能。一、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发挥感化功能。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评价学生同样要尊重、信任他们,也要小心翼翼地用真诚的爱去浇灌他们。教师在作出评价前可让学生自己回顾总结,引导他们自评互评,在评价过程中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教师要尊重学生自评互评的结果,不能把教师的一己之见强加给学生。在此基础上采…  相似文献   

18.
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环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活运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能实现教学的目标。一、教师评价,激励学生向上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在课堂环节中进行实时教学评价时,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中关于教学评价鼓励性语言、智慧牵引、人文关怀等思想为基础,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教学《狐假虎威》,我的评价为课堂教学増色不  相似文献   

19.
2012年起,基于网络、针对大众人群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呈井喷式发展。目前的MOOC虽然能支持视频课程、论坛、测试和评价等功能,但对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和给予反馈的能力仍受到限制。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类试题可以通过机器进行评判反馈,但一些主观类试题,比如数学演算、设计问题和论文等一些复杂和开放性的作业任务就无法通过机器评判反馈。针对这一情况,一些MOOC平台正逐步引入同伴互评机制。虽然同伴互评机制的设立使得主观类试题得到有效评价,但学习者对同伴建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表示怀疑。调查发现,94%学生更喜欢老师评语。如此,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或过程模型保证同伴互评的准确度、信服度和价值。本文构建了三种关联复杂度不同的同伴互评概率模型来提升MOOC评价系统中主观试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利用Cousera中"人机交互"课程的相关数据组来评测各同伴互评概率模型的准确度。评测方法采用了吉布斯采样法和期望最大化法。文章通过对使用三种概率模型得到的评测结果与通过Cousera平台同伴互评系统所得到的相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准确度有显著提高。本文构建的模型可以提升同伴互评系统整体效果,且最高达到30%。文章最后还对同伴互评概率模型的进一步改进方向和其在MOOC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增加新的关注参数,例如评分者在评分时投入的关注度等。  相似文献   

20.
王学芳 《文教资料》2010,(33):76-77
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被评的客体,而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创造学生之间互评互改的条件,激发学生评文改文的兴趣.教给学生互评互改的方法,让学生互评习作.彼此间取长补短.及时反馈评改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的认识不断深化、主体性作用得到激发。从而有助于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