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直以来遭受口诛笔伐的养老金双轨制终被废除,伴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养老金制度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但并轨后,退休金差别却"涛声依旧",公务员职业年金的建立掀起了大众关于养老金公平又一轮的争议。巨大的转制成本、三大风险的应对,都是养老金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顺利推进改革,完善政策措施,我们可以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推迟退休年龄。同时引入弹性退休制,建立名义账户制,实行延期福利,促进企业年金的广覆盖,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公平和效率以及养老制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趋势使得城镇职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逐渐提升,东三省中的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养老金累计结余已经出现负值的状态,吉林省养老金支付尚未出现这种状况但也不容乐观。基于对吉林省养老金支付现状的分析,从转制成本、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养老金支付出现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养老金省级统筹、鼓励退休人员再就业等措施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退休人员已达700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我国医疗保险面临老年抚养比增加和发展不均衡的双重压力,实施退休人员适当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这一举措的推行同时也面临较大阻碍,文章进一步探索了调整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缴费规定;实施养老政策改革,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保险作用;改善过度医疗现状,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坚持正确的舆论等措施方法,以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待遇。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养老金工资替代率的适度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是指社会平均的养老金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它体现了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并间接反映着养老保险的供给水平。确定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的基本思路应该为:第一,确定最低的养老金标准是计算工资替代率的出发点。第二,养老金平均水平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平,是计算我国养老金工资替代率适度水平的基础。第三,养老金发放的平均水平,不应超过“中等偏上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现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入手,分析该计发办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必要性,以及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的过程,缴费基数由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变为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会对省内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退休福利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作为测算指标,对省级统筹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级统筹能进一步改善收入再分配的状况,提高欠发达地区所有人群的养老金水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会损害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水平.通过相应的法律规定、制度设计和基金管理的完善可以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进程,并改善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8.
创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的收入保障制度导致创业者税费负担重、地区间创业者竞争不公平、保险转移成本高和创业失败生活没保障等严重制约了城乡居民创业的积极性。针对现有制度局限,建议基于底线公平原则,构建一个由政府公共财政支付起“兜底”作用的、以最低养老金标准为上限、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下限、呈带状区间的经济收入保障防线,保障所有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全民基础性养老保障方案。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并减轻创业者的缴费负担从而促进创业。  相似文献   

9.
有关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建立模型T(养老金)=t1(基础养老金)+t2(个人账户养老金),算出在岗期间总缴养老金,再算出从退休领到假设年龄的退休工资,找出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兼顾目标替代率,建立养老保险收支平衡方程.达到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0.
徐芳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355-356
随着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养老保险已经成为我国的社会基本福利保障中的重要一项。考虑到我国已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赡养老人的压力骤然增大,同时,养老金又是离退休人员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保障,因此,如何规范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问题,是关系到离退休老年人口生计和福利的一项重大任务。规范好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不仅能有效保障老年人退休的生活福利,同时也有利于牢固社会民生的根基,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河北省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意愿表现为"少缴多领",且在显著性为95%(99%)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基于农村居民养老意愿的新农保政策完善建议主要有:(1)根据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以及经济承担能力等具体情况,设置恰当的个人缴费档次;(2)继续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使政府财政补贴达到省级财政总收入的一定比例,并根据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适时进行动态调整;(3)将参保对象的养老金待遇与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以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综合起来进行动态考虑;(4)将参保对象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转为一定时期的定期存款,增加参保人的养老金待遇收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速老龄化为首都养老服务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且北京现有的医疗资源、养老机构及从业人员均无法满足首都养老服务业的需要。为适应首都老龄化日趋严峻的社会形势,我们应充分发挥以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重要作用,并以"机构养老"作为有益补充,进一步完善首都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医养结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和2007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起征点”一词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税法词汇,但严格意义上讲,“起征点”和个人所得税改革中调整的工薪所得“费用减除额”性质是不同的。就法律性质而言,工薪所得“费用减除额”系税法为贯彻量能课税原则保障宪法规定的基本生存权和人格尊严而设,经济意义上系劳动力维持和再生产所需最低成本,而非税收优惠中减免税范畴。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老年人需求多样化背景下,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呈现出多样化需求现状,其中也存在一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在探讨如何解决养老服务问题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采取以经济性和社会性为标识,以企业化运营的管理方式,这些形式可以为我国的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借鉴,使以社会企业形式所提供的养老服务同政府、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所提供的养老服务相配合,共同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民养老问题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启动,于是不少人士认为农民养老可以通过社会养老模式来解决。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应构建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区集体养老和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根据农民的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首要问题是保险基金筹集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中存在着基金筹集比例不合理、基金来源不稳定及基金筹集渠道狭窄等问题。为改变基金筹集较为困难的现状,急需改革农保基金筹集比例,明确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责任;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不足;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的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变混账管理为分账管理后,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基金积累越来越多,将面临着一个自身收支平衡的问题。鉴于现行个人基金投资管理体制难以确保良好的投资收益率,实现基金的收支平衡面临风险。因此,推行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创新基金投资工具,优化投资组合配置,并切实加强基金投资监管,是确保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预期养老主要由经济、精神和生活料理养老组成。我国农民工群体以其人口规模大、执业风险系数高、务工收入低、传统保障功能丧失和现有保障制度难以覆盖为诉求,彰显了建立养老保障之必要。农民工未来养老选择,应在传统家庭、土地养老的基础上,推行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养老和自愿合住、公寓居养等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以农民工为主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经济收入低、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碎片化的社会保障格局等原因造成众多农民工无法享受社会养老保险。梳理造成这种困境的各种深层次原因,不仅是社会公平价值观的强烈诉求,更是将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思路所在。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全国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县都在遵循国家试点意见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本文选取四川省达州市所辖的宣汉和万源两个试点县作为分析单位,试图总结出推行新农保试点的普遍经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本文着重论述了完善新农保的参保缴费补贴机制的措施,以期为国家普遍推广新农保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