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丁卫纯  郭伏强 《文教资料》2011,(13):139-140
道德教育是引导人走向完善的过程。情感陶冶是现代最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它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及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积极的感化和熏陶,从而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化。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过程可归纳为"知情信义行",其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将有效地避免传统灌输教育所带来的危害。早期儒家道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教育对象道德情感的陶冶,以孔孟荀为代表的众多儒家先贤倾向于与学生通过情感交流而达成道德共识,并将其贯穿于"仁爱""礼乐"人性论等中心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儒家礼教思想的陶冶下,道德教育一向是我国所重视的领域,若以完整的教育而言,道德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应包括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陶冶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操、磨砺大学生生态道德意志、强化大学生生态道德信念;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将生态道德教育走进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和家庭保障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与和谐人格的培养是相互促进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和谐人格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借鉴儒家“中和’’教育理念,倡导审美化道德教育,利用隐性道德教育资源,发挥道德教育的心理建构功能,构建“引导-陶冶~学生自主体悟-内化-成就德行”的生活道德教育机制和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良性互动的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6.
陶冶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它有其深刻的哲学、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基础.它可以在这些理论基础上通过以境陶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情陶冶--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等途径实践之.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道德为支撑,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应该整合高校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构建渗透式、陶冶式、开放式、网络式各方面协力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契合度不高的现实下,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了"双面人"的问题."双面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观念上差异与错位,道德教育内容上的割裂与无序,道德教育形式的单一与放任.提高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契合度,形成教育合力,变"双面人"为人格统一、健康向上少年需强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架起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之间的桥梁;关注教育内容的连接性与契合程度,使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朝着良性发展;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与人性化,使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动力.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按照通常的理解,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任务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及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等”。①它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道德教育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并赋予其艰巨的使命,希冀以此...  相似文献   

10.
一、"心理-道德教育"的内涵心理-道德教育是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班华教授首先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文化和教育土壤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也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班华教授认为,心理-道德教育是具有"现代性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心理-道德教育的宗旨或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要增强实效性,必须从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体验能力、感悟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注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品性陶冶和影响.通过德育目标、内容、过程指导的生活化,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转变和深化学生的品德"情感"上来.  相似文献   

12.
教育规律揭示:道德教育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而且只有依赖于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风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开展经典诗文的诵读,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是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它能改变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本文通过"春天诗会"教育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美文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其独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讲究"真、善、美"的教育方法,以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柔性教育。其中,美育讲究"真、善、美"的培育目标,探讨美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以期达到美育辅助道德教育的开展,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密切,需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基础,它为后者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没有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政治教育是方向性教育,它为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指明了政治方向.道德教育为人文教育提供价值判断的标准,为政治教育提供道德基础.另外,本文就"三项教育"的落实提出了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不仅是传统教育的典范,而且也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意蕴,与民主自由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孔子"仁"的思想彰显了以自由精神为旨要的仁的思想,其多样启发式教育,"践行式"、"尚真式"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超越性,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教育性教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驳斥了当时教育界关于"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理论,对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极大影响。通过解读他的"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内容及实施情况,对于解决我国现存的"教育"与"教学"相分离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提倡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的心灵;其次,教育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最后,教育体制的确立要注重本土文化,尊重本民族的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17.
一、树立“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心灵自我塑造的能力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认为,道德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任何外在的结果,而只在于个人心灵的自我塑造,人的心灵世界是一个独立世界,必有自己的精神起点,道德教育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必须以心灵陶冶作为教育的起点。“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中,不能仅满足于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而要塑造优秀人格、呼唤心灵、“铸造灵魂”、开  相似文献   

18.
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之一,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学校道德教育成效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四方面:教师是道德认知的引导者;教师是道德情感的陶冶者;教师是道德信念的激发者;教师是道德行为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19.
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不乏"感恩"的内容."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在以往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感恩教育",使"感恩"没有成为众多青少年自觉自愿的行动.正因如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必要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情境、行为和主体三个维度解析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为中关高校道德教育比较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范型.基于情境、行为和主体三个"矢量"的差异,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在教育情境、教育行为和教育主体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中关大学道德教育比较的启示下,"有效德育"蕴涵着对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状况的反思与改革诉求.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要实现从单向的"道德知识传递型"向多向的"道德意义建构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