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在,家长们都很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有的甚至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了。然而,有不少年轻的家长把早期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只是教孩子识汉字、学外语、背古诗、弹钢琴、练书法等.却把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家长说:"孩子还小,不太懂事,管教也没用,等他长大一点儿,懂事了,再管教也不迟。"  相似文献   

2.
当前,家长们都愿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好的……"他们给"最好的"赋予多种含义:有些家长把孩子进入教学等条件优越的托儿所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把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服、玩具及经验等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则认为"最好的"意味着"我的孩子应拥有我不曾拥有的一切".总之,不管家长们如何理解"最好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某些将影响他们为孩子们所确立的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因素,那么,在当今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中,家长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们如何受其父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所影响呢?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实在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有些孩子因为要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作业,而不得不经常"开夜车",对于这样的做法,有的家长不仅不制止,反而还会在一些场合,家长们把这作为孩子学习是否刻苦的一个标准来比较.甚至有一些家长逼迫孩子"开夜车",孩子反抗时家长就拿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正确.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讲,是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正>每到吃饭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为孩子的吃饭问题而伤脑筋。有的孩子吃饭时东张西望,有的食欲不振,有的挑食偏食……那么怎样帮助家长们摆脱这些"烦恼",让孩子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呢?镜头一妈妈把饭菜端到桌子上后,喊龙龙洗手吃饭,但是龙龙仍然在摆弄新买的小汽  相似文献   

5.
最近,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中小学纷纷宣布提前放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孩子、教师和家长都猝不及防,回想起去年的超长假期,不少家长感到压力骤增。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在假期中高效学习与成长呢?一、孩子学习方法不对头怎么办寒假来了,有的家长马上进入"假期模式",与孩子一起放松下来;有的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多种课外班,迅速让孩子进入假期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6.
秦乃让 《陕西教育》2002,(12):18-18
一、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商、轻德育的现象.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所以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家长们口头上承认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起对孩子"素质"的培养,但在实际生活中,所有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心切,把追求孩子赢得高分摆在首位,而不关注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子女能否赢得好成绩已成为父母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有些家长只要孩子学习好,便一好百好,对孩子百依百顺;有的孩子自私任性,家长忍着让着;有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捧着哄着;有的孩子弱不禁风,眼睛近视到400度以上,家长反为孩子的学习刻苦而骄傲.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在子女的德育方面,家长的教育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忽略了"育人",导致子女只关注所学知识是否可以带来个人的实惠,而很少思考人生奉献及其社会价值、道德修养等做人的基本准则.总之,家庭教育中重视的是孩子的智育的提高,忽略的是孩子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章高祥 《江西教育》2022,(13):57-58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教育不能靠"大棒""小棍",也不能靠"怒发冲冠""恐吓".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告诉家长们:"不同的孩子,心里都有一把锁,你要读懂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8.
<正>一年一度的中小学招生工作中,面临子女"幼升小"或"小升初"问题的家长们为了给子女找一所"好学校",使出浑身解数,加入择校大军,进入择校模式。有的依托单位共建或托人写"条子",有的"自愿"交纳几万乃至几十万的"捐资助学费",有的拼了"老本"购置"学区房",有的早早地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培优班"与"占坑班"……而一些社会力量乃至网络也为家长和孩子们的"择校热"加温。城市中良莠不齐的教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开班会,我问在座的家长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飞翔,你准备好了吗?"有的家长说,通过打拼,自己已经为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将来会让孩子考名牌大学,甚至送他们去国外读书;有的家长说,在生活中,他们会对孩子无微不至,会保证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健康的体魄。"那么,你们有没有为孩子准备一些‘荆棘’和尖锐的‘石子’呢?"听家长们讲完,我微笑地问他们。家长们面面相觑。于是,我向他们讲述了老鹰筑巢的故事。我说:"老鹰是一种奇特的飞禽,因为它们都把巢筑在树梢,或是  相似文献   

10.
正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  相似文献   

11.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  相似文献   

12.
西泠 《家教世界》2022,(4):48-49
园丁修剪枝杈,是为树木的茁壮成长.家长教育孩子,也要从爱出发,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为基准,以养成孩子良好习惯为目标.希望家长们通过学习,都能成为好"园丁",让家里的"小树"长成祖国的栋梁.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自安徽省教育厅2009年下发《关于严禁幼儿园使用幼儿教材等问题的紧急通知》后,淮南市各省市一类幼儿园都能通过诸如"板报宣传;家长宣讲;个别咨询;做好衔接"等四个环节,认真学习文件、落实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广大家长还是愿意继续把孩子留在幼儿园学习"的初步成效。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观察",家长们发现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幼儿园没有学过拼音的幼儿到了小学跟不上课程学习,而且还经常被老师批评,导致幼儿自信心下降。这一无声的事实"宣传"促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必须学习拼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夏志萍 《学子》2014,(3):33-33
正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为孩子作的美好规划:让我们家孩子周末去学钢琴,暑假学游泳,寒假学舞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能的人;也有的家长总是苦于孩子的调皮:我们家孩子真是调皮,谁都拿他没办法;……孩子就像一本难以读懂的"无字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诸多问题面前常常不知所措,困惑不已,于是乎,父母们就会运用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要去学这个,要去学那个,往往结果事与愿违。如何能够让孩子真正的以兴趣的方式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发展更广阔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尖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尖子"。但实际情况常常是,孩子学习中上游,说好不好,说差不差,就是拔不了尖。相信有这种感受的家长大有人在,看看别人家的"尖子生",只能投以羡慕的目光。其实绝大多数孩子的智商差别不大,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突出,而有的孩子却表现平平呢?教育学家把其归咎为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也就是常说的生活和学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年轻的家长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各级各类的辅导班,挤占了本该由儿童自主支配的游戏时间,使儿童从小就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过早地失去儿童本有的童真。这里,很有必要向家长们和教育者发出呼吁!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  相似文献   

17.
当下,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崇尚民主,有的秉持严格,有的提倡宽松。但是,每次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殊途同归,无意间说出一些"气话"。这些"气话",深深地扎根在家长心中,是他们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一个家长的教育心态和自身素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咄咄逼人。"气话"之一:"你给我……""你给我好好听着!""你给我把作业写了。""你给我把地板擦干净。"……  相似文献   

18.
高考越来越近了。到了这个阶段,考生眼里全是功课,心里都是试题。此时的家长们更是忙个不停,有的提心吊胆,不知干什么好;有的穿梭于商店、药店之间,为孩子购买各种强身健脑的补品。而一个普遍被忽略了的现象是,家长对考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或者  相似文献   

19.
常态下的家长会是老师把家长召集到学校,用一两节课跟家长们说说孩子的成绩和在校表现。学校行政介入后,家长会加上了"学校情景介绍和愿景展示",并在给家长报告时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话语。但"常态"的家长会很让家长们厌倦,比如喋喋不休的数落;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一些家长与我们交流的过程中,反映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差,不能持久地从事某些活动,过于好动,有些家长甚至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呢?家长们的话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但有的幼儿过分好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以致影响了学习及发展,他们有的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被扣上问题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