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1月10日,《绍兴县档案志》和《绍兴军政分府文件辑存》正式出版发行。《绍兴县档案志》是目前为止全省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县级档案志,全书以志为主,分章、节、目三级记叙,共25万余字,全面、系统地记载了绍兴县档案积累形成的概貌和档案事业发展的历程。《绍兴军政分府文件辑存》由绍兴县档案局(馆)与浙江大学历史  相似文献   

2.
文献学家郑伟章先生曾著文,阐发蔡元培与徐友兰及铸学斋的关系,纠正了长期以来误以为蔡元培在徐友兰长兄徐树兰古越藏书楼校书一说。但在提及徐友兰之子徐维则时,郑说:"民国间采写的《绍兴县志资料》无传,其生平  相似文献   

3.
置于中国古代、近代出版史来考量,山东出版业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突出。清以前留存下来的出版史料极其有限,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山东的图书出版各有特色,总体趋势是逐渐往前进步的。近现代以来山东的期刊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的报刊还有图书编辑出版,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以《山东出版志资料》辑刊为代表的一批史料编撰、整理成果,展现了山东地区的出版风貌与成就,为大型出版史志著作的编写以及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范军 《出版科学》2014,(4):100-103
置于中国古代、近代出版史来考量,山东出版业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突出。清以前留存下来的出版史料极其有限,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山东的图书出版各有特色,总体趋势是逐渐往前进步的。近现代以来山东的期刊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的报刊还有图书编辑出版,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以《山东出版志资料》辑刊为代表的一批史料编撰、整理成果,展现了山东地区的出版风貌与成就,为大型出版史志著作的编写以及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民国档案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1949年以来,民国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整理出版也逐渐走向繁荣.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民国档案的整理出版分成三个时期,阐述民国档案出版状况和特征,由此勾勒民国档案整理出版的概貌.  相似文献   

6.
绍兴梅墅祁氏家族是明清二代著名的藏书世家。文章记述了民国时期绍兴县修志委员会对其史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以及《祁忠敏公日记》出版经过,以期存史留真,纪念先贤,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民国《佛山忠义乡志》是一部广受史志界赞誉的优秀地方志,许卫平在《中国近代方志学》中评价此志为民国间乡镇志中名声最著者[1]109,但乡志总纂冼宝干却少人提及,研究拓展的空间还很多。为此,笔者就所及资料对冼宝干的一生进行粗略考论,以达读其书知其人之意  相似文献   

8.
徐乃昌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与学者,由他编纂的《南陵县志》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是民国间一部有名的地方志。  相似文献   

9.
古旧书业对于发掘、保存、流通、出版文献,从而嘉惠学者、推动学术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民国前期杭州古旧书业兴盛闻名全国,旗手是文元堂书庄。业主杨耀松在商重文影响后世,其古籍修复技艺代有传承光大,《浙江省出版志》所载有误。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我国出版的报纸种数多、数量大、出版地广、版本众多,至今没有确切数据.民国报纸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极其珍贵.但现有的保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在介绍重庆图书馆民国报纸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民国报纸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民国文献影印出版历史脉络,概述了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等机构民国文献影印的出版概况,从选题、开发和出版形式等角度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现状进行述评,总结出版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整理和出版民国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民国文献影印出版机构、出版内容以及文献类型几个方面,概述2000年以来民国文献出版的现状,总结其出版特点,并指出民国文献影印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出版机构分布过于集中、出版选题相似或雷同,出版形式规模过大,出版文献类型不平衡,以及索引编制重视程度不够,电子版本开发缺失等问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的建议:加强地方出版机构对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出版;研发影印版民国文献目录检索系统,避免重复出版;建立民国文献资源调配与出版共享机制;采用整套和分卷出版相结合的形式,解决图书馆资源建设难题;鼓励电子版本的制作和共享,加速出版物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刘洪权 《出版科学》2011,19(3):100-104
民国时期出版书目为研究民国出版机构重要的原始史料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的20册《民国时期出版书目汇编》,为出版书目第一次大规模结集。本文论述了出版书目四方面的史料价值:第一,补充《民国时期总书目》书目资料之不足;第二,有助于对民国时期出版机构进行多方位研究;第三,汇集了民国时期第一手图书发行和书价史料;第四,提供了营业推广方面的经营史料。《汇编》的出版将有力推动民国出版史研究。  相似文献   

14.
北京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图书出版源远流长。《北京志·出版志》记载了从西周至今三千余年期间,北京地区图书出版的兴衰起伏,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北京的灿烂文化与其深厚底蕴,从侧面看到文化古都和当代中国文化中心的一角。资料相当丰富,基础比较厚实为了弄清北京地区图书编辑、出版、发行、管理等方面的发端和现状,编写人员自1992年以来,用多年工夫,搜集了2900余万字的资料。包括:通过首都图书馆、国家第一、第二档案馆,复印了32卷《北京出版志料》,约1000万字;编辑并公开出版了16辑《北京出版史志》,邀请出版界、史志界的专家、学者和知情人…  相似文献   

15.
范军 《出版史料》2011,(4):71-72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湖北省出版界为了配合《湖北省志·新闻出版》的编纂,曾经组织力量编写刊行了四辑《湖北出版史料》(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志编辑室内部资料)。这个辑刊保存了湖北地区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少出版史料,有些文章十分珍贵。1991年,湖北新闻出版系统老干部还编印了一本集体撰写的回忆录《奉献与回忆》(湖北出版史料专辑),也很有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国出版史》(2011年6月福建人民出版社版)是吴永贵先生积五六年之功倾心完成的一部力作,洋洋80万言.作者从史料出发,以史料说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充分把握了民国出版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民国出版活动作了符合历史客观事实和演进规律的科学揭示,体现出作者鲜明的出版史观,是民国出版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民国《杭州府志》序跋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揭示了《杭州府志》从清光绪五年创修起,经过光绪年间的三次纂修与民国年间两次续修,直至民国十一年付梓,并延宕四十余年之久的史实;同时对该方志的版本著录、体例内容、门类设置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8.
民国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丛书的出版兴旺发达,空前繁荣。本文分析了民国丛书的出版背景,对其出版概况和出版内容作了宏观描述,并着重从商业性方面分析了民国丛书出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查阅《民国珍稀短刊断刊》,在云南卷第四册发现南菁小学于民国二十二年六月一日出版的校刊《菁园》创刊号。此刊仅发行了创刊号,但由于登载了南菁小学创办过程,较完整地保存了南菁小学创办资料,成为研究民国时期云南初等教育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11,(4):62-62
1.《中国徽州文书:民国编》《中国徽州文书·民国编》收录了民国时期徽州地区的各种民间文书,包括田契、地契、房契等。该书的出版弥补了徽州文化研究的空白,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