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大学历史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问题意识"的逐渐淡薄成为本世纪初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问题意识"的内涵着手,在分析造成"问题意识"淡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五种思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强化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对培养"问题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责任感;营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巧设问题情境,开发"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问题学生是指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问题,从而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可以运用心理学效应对问题学生进行矫治:运用"苏东坡效应"帮助问题学生认识自我、找到自我;运用"马太效应"帮助问题学生树立信心、建立自尊;运用"鲇鱼效应"让优秀学生帮助问题学生;用"登门槛效应"在无声处矫治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运用"霍桑效应"帮助问题学生释放压力、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描述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几个实践策略,以此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总结出认识"问题提出"的3个误区:探究活动从"问题"开始;探究需要学生提出并研究"自己"的问题;提出非科学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全面提高学校的学生素质,促进学校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对中学生心里健康教育问题做了深入探讨,重点分析了三个方面:辩证认识"问题学生"的特点,分析"问题学生"滞后的原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的教育;加强班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为了弥补数学新授课"碎片化"的缺陷,数学章节复习课需要:从"点"出发,浓缩全章整体,设计利于联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沿"线"梳理,抓住核心知识,设计利于整合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依"面"再探,关注基本问题,设计利于融合的问题,拓宽学生的认识视角;立"体"思考,挖掘数学文化,设计利于育人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些违背学校规范或社会规范的行为,这些行为被称为问题行为,出现这些行为的学生可以被称作"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如何形成的?标签理论认为,"问题学生"的出现并不是学生个人行为造成的,更不是学生的本质显现,"它是由群体的限定和反应所形成的"[1],这个理论对于研究、分析"问题学生"及预防其形成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戴烊烨 《考试周刊》2014,(45):144-144
没有疑问,就不会思考,就没有收获。本文从创建良好环境,摆正师生角色,让学生敢问;创设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加强提问技巧训练,让学生会问;建立课外三级"问题口袋",让学生再问等方面培养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和"再问"的"问"的意识,让生物学习因"问"多些精彩。  相似文献   

8.
借助"问题卡"可以捕捉学生预习的问题和课后或单元生成的问题,解决课堂的互动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延伸,促进学生的问题化学习。课前"提问卡"是抓课堂起点问题,可以概括预估问题;课中"任务卡"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解决互动问题;课后"答疑卡"是知识的巩固深化,可以解释再生问题;单元"问题本"是知识的积累反思,可以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才能思考;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开始启动;有了问题,学生的探究才真正有效;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持续.本文针对教材"问题情境"对课堂教学设计做了一点尝试,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让学生"会问"这一教育问题常常会被诸多教育同仁所忽视,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这项工作应该从语文教学抓起。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会问"的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关注问题的价值是让学生"会问"的前提中学创新学习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以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打开思维的钥匙,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应把握这个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教学引向成功、走向精彩.一个好问题首先要符合学生原有水平;其次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最后要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情分析、教材解读中去把握;注意问题的思考性,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多设计一些能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和发散类、探索类问题;注意问题的人文性,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师们大多把精力放在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身上,对"问题学生"缺乏信心,缺少对"问题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相应的对策研究。今天,从教育公平角度来考虑"问题学生"群体的教育现状和相应的教育策略,是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建玺 《甘肃教育》2014,(17):85-85
正一、"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三环":第一环节,创造问题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为"生成"问题;第二环节,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为"探索"问题;第三环节,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验证中得以解决,并进一步拓展问题,为"发展"问题。"六步":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第二步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标要求,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问题定向;第三步是学生自主探  相似文献   

14.
"问题学生"的普遍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学校教育现实,尤其是在高中学段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作为班主任怎样去处理好与"问题学生"间的关系,首先要厘清所谓"问题学生"的实质是在目前高考机制下,教育者片面教育观、人才观的一种心理反应;其次是要能够正视"问题学生"的外在表现,然后通过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再次是班主任应以正确的理念对待"问题学生",以真诚的态度、理智的思维与"问题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学低段学生提问中的"问题思考不敏锐""问题呈现不主动""问题表述不清楚"等现状,主张实施"思·现·炼"策略,即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精准化思考问题,将问题紧扣数学本质;再鼓励学生主动地呈现问题,凸显困惑思路;最后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以估测习题教学为例,谈如何利用"思·现·炼"策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是针对"小问题"充斥课堂、缺乏"大问题"意识的一种教学现状的变革;是一种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思想的变革;是一种旨在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一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以"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17.
<正>"问题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在班级却是一批极具杀伤力的学生,处理不好"问题学生"的问题,将给整个班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对"问题学生"的管理,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霞 《辽宁教育》2013,(9X):78-78
<正>"问题学生"是班主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经常听到他们在办公室说:"我们班级的某某就是个‘问题学生’,真让我挠头……""某某同学的学习习惯真是不好"确实,"问题学生"影响着整个班级的风貌,甚至影响着整个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作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不愿写",二是"没的写",三是"不会写"。这些问题是由学生"现有的写作经验"与"这次写作任务所需经验"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写作教学要正视并解决学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其基本路径是:教学生分析写作任务情境,激发写作动机;帮学生填补生活经验缺失,生成写作内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我们必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从认识论向度看,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理想、信念和信仰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解决好学生"信什么"的问题;从价值论向度看,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树立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解决好学生"为什么信"的问题;从方法论向度看,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路径,解决好学生"如何信"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