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年轻的刘歌: 未曾谋面就这么称呼你,是因为昨天与你10分钟的长话。你的声音和热情告诉我,你正年轻。我艳羡年轻,青纱帐般的人生。孕穗的饥渴,拔节的冲动;日照的蓬勃,雨打的泥泞。无论阴晴早晚,总是哗哗有声,我想这就是你真实的一面,或者说是你“泛真实”的一面;你愿意听不同的意见,也是你的真实,却并非年轻所固有的真实,而是一个有品味的真实。恰是这一点让我感动,催我赶紧给你  相似文献   

2.
怎么使学生作文写得真实呢?我认为作文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正王朔在《美人赠我蒙汗药》中说,写作要"靠真实,自己生活的真实状态,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生存状态"。所以我认为真实写作对以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中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能让学生真实写作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作文选材回归生活,立足生活,利用充满鲜活生命力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基于生活维度进行选材。  相似文献   

4.
巴山 《四川教育》2001,(1):41-41
1999年,四川某县小学毕业考试,作题目是《快乐的一天》。有位考生这样写到:“我能参加今天的考试,意味着我小学毕业了,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到了中学我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后,她又写到:“我认为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这篇作的选材立意确与大多数考生不同,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位品学兼优、积极向上的小学毕业生的心愿。  相似文献   

5.
缘起前不久,朋友将其儿子作文不及格的试卷递给我,说成绩一向优异的儿子因为习作不真实此次考试仅得68分,孩子哭得特别伤心。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文章其生命力在于"真实"。而当下小学生作文却普遍存在着假话、空话、套话泛滥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们要尽量减少作文中设置的障碍,为学生真实表达铺平道路,积极培养学生的真话意识;要着力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真实表达;要努力架设走进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学会真实表达;要扎实训练学生的敏感力,让学生乐于真实表达;要积极倡导基于真实的大胆虚构,让学生灵动地进行真实表达。学生的真话意识被唤醒,才能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7.
作文的枷锁     
仍记得我写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七十余字,六要素不全,却是我的倾心之作。天生不善于写作的我,句子都造得不顺,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让人忍俊不禁。然而,我那时的作文,一字一句皆出自我内心——无比真实。  相似文献   

8.
在对“真实”的界说上,人们强调文章“全由心底流出”。这当然是不错的,但若细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实际上还存在着模糊之处。比如“心底”,怎样才是“心底”?若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看,则作文表达的是哪一个“我”呢?在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似乎没有关注到“作文真实”其实也是有层次的,依笔者愚见,可以分为“浅表的真实”和“深层的真实”。浅表的真实浅表的真实,是感受的真实,又仅是感受的真实。能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感受,原本不错,但人的感受是暂时性的、多变的,如果要让这感受稳固下来,还要经过思想的过滤;甚…  相似文献   

9.
正写真实的观察、体验、感受,进行真情表达是小学习作的基本要求。崇尚真实,是小学习作的核心理念。真,从来就是美的源头。一直以来,我以为"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就够了,崇真即尚美。但"对骂案例",让我对自己的作文教学观有了一番重新思考。境界一:直面生活,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作文的观察与体验。我  相似文献   

10.
"套用"--虚而不真、呆而不活、华而不实,是作文文风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导致学生的作文"带着镣铐跳舞".作文教学要从人出发再回归到人,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作文的真实,应该定位于思想(理性的"我")、个性(独特的"我")、大气(人文的"我")和诗意(唯美的"我").  相似文献   

11.
真情实感,才是作文的灵魂。针对很多学生作文时的假大空现象,本文中论述了真情实感在作文中的重要性。真情实感源自于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热爱与思考,作文教学应把真实的人放在第一位,把情感体验作为写作的重要起点。帮助学生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真实之情,显"我"的自然之趣。  相似文献   

12.
吕丽娟 《中国教师》2013,(Z1):152-152
一位名人曾这样说过:"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著作的成功秘诀在于真实。"由此可见,著作的真实何等的重要,因为它是著作的生命力。依照此道理联系学生的作文,大多学生的习作缺少的就是真实,他们凭空想象、异想天开、堆砌辞藻、子虚乌有。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怎样引导学生创作出真实文章呢?我觉得,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去做。  相似文献   

13.
缘起 前不久,朋友将其儿子作文不及格的试卷递给我,说成绩一向优异的儿子因为习作不真实此次考试仅得68分,孩子哭得特别伤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小学生"我口抒我心,我手写我感",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回归生活,用手中的笔描写真实的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学生习作。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运用多媒体的特  相似文献   

15.
真性情作文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学生从虚假的作文套路里解放出来,形成一种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个性飞扬的写作局面,是当前语文界所积极倡导、热切呼唤的。我们今天倡导学生去写真实感受的个性化文章,并不是说我们完全给学生搭好了说真话的平台。下面,我就新观念下的作文谈点自己的看法。1.真实的、理性的、青春的———真性情作文对中学生情感表达的要求那种同作者平时的认识观点、情感态度完全不同的、假而空的作文,我们是容易识别的,其情感的虚假性也为教师所不齿。可是,如果经过倡导,学生的作文充满了真实的但又像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一样的庸俗无聊的是是非非,我…  相似文献   

16.
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反思:为什么学生对身边的,有真实体验的事视而不见,为什么不会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鲜活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情呢?  相似文献   

18.
作文的枷锁     
仍记得我写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七十余字,六要素不全,却是我的倾心之作。天生不善于写作的我,句子都造得不顺,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让人忍俊不禁。然而,我那时的作文,一字一句皆出自我内心——无比真实。很快,我就进入了现在这种模式的作文了。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作文要翔实,要写得全面,我上手很快,觉得这种作文正适合我,写好不是问题。我常躺在床上奇思妙想,一有想法,就立  相似文献   

19.
在对“真实”的界说上。人们强调文章“全由心底流出”。这当然是不错的,但若细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实际上还存在着模糊之处。比如“心底”。怎样才是“心底”?若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看,则作文表达的是哪一个“我”呢?在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似乎没有关注到“作文真实”其实也是有层次的,依笔者愚见,可以分为“浅表的真实”和“深层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然而,当今小学生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