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针对近年来多发的自然灾害、恐怖活动和各种突然事故越来越多的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救援机器人的硬件设备,包括救援机器人的机械臂结构和控制系统,然后具体介绍了所用到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红外开关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最后给出了合理有效的软件编程设计。该救援机器人利用机械臂,通过舵机的控制,实现救援的过程。另外,该机器人已经在模拟线路进行多次作业试验,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救援机器人是当前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该机器人在按下开关后可以实施救援过程,该机器人投入到生活中使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逐渐步入智能化的社会,智能化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你可曾想象如果有这样一个机器人能够按照你的指令将物品从你的位置平稳的送到指定的位置。基于这样一种想法我制作了双足行走型自动送物机器人。能够运用机械臂实现机器人对于物品进行取放;利用舵机实现双足机器人的双足交替运行实现前进功能;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前方的信号并给51单片机传输信号使其控制机械臂将物品放在指定位置从而实现运物品功能。  相似文献   

3.
史先鹏  刘士荣  董德国  张波涛 《科技通报》2010,26(2):217-222,227
针对模块化机械臂动力学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在参考输入受噪声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离散时间模块化机械臂关节空间分布式控制策略。利用跟踪微分器获得了高质量的角位移信号及其微分信号,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来补偿机械臂不确定非线性动力学以及外部干扰,并采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形成控制作用,在关节空间设计强鲁棒性的自抗扰控制器实现机械臂关节空间的轨迹跟踪控制。由于对每个关节单独设计了控制器,因此控制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案优于传统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5)
目前,机器人在型钢加工方面存在一些局限。为使机器人更有效地适应变形型钢切割,对机器人运行轨迹补偿方法的研究极其重要。借助机器人臂端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工件轨迹将得以检测与计算。本文通过测量数据,绘制型钢采样点三维坐标并构建型钢简化三维模型,利用补偿规则对加工图形要素补偿量进行计算,实现机器人运行轨迹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伺服驱动下机械臂运动规划是整个机械臂系统中关键构成部分。为确保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双臂得到约束并快速达到目标位置,文中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柔性机械臂挠性补偿避碰方法。在云计算环境下,运用确定运动刚体姿势参数当作坐标变量,广义空间内包含六维空间,三维代表刚体位置,另三维代表姿态,同时将特定姿势变换为空间中定点;云计算下通过划分空间后使未被障碍物占据的自由自空间成为机械臂规划空间。利用拉格朗日理论建立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求解出机械臂关节力矩。上述力矩对机械臂杆实现补偿,使挠性补偿至D-H参数中,矫正柔性机械臂运动学解,将逆运动学解当作运动目标节点;运动规划中,将关节力矩与电机力矩对比,确定节点在规划路径上,从而完成机械臂避碰规划过程。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控制机械臂避碰。  相似文献   

6.
正空间机械臂是一类仿人类手臂构型的空间机器人,是融合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科学技术为一体的复杂系统。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空间探索的不断深入,空间机械臂已经成为各国深空探测和在轨值守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在空间站、卫星、深空探测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间机械臂的特点是能够像人类的手臂一样抓取和搬运物体,在太空中对在轨单元  相似文献   

7.
刘丽芳 《科技通报》2019,35(11):130-134
为了保证自动物料分拣并联机器人平稳、快速地将目标物料码放到指定位置,需要机器人拥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尽可能保证机器人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平滑过渡。介绍了并联机器人工作原理以及运动轨迹,介绍了传统的关节空间轨迹规划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节空间的多项式插值拟合的分拣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通过多项式插值法对机器人运动速度进行了拟合,并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得到了机器人最短运行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轨迹规划方法能够实现机器人各轴速度平滑过渡,避免了机器人因加速度突变出现冲击。该规划算法简单可行,能够保证机器人拥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保证了机器人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正芬兰ZenRobotics回收机"ZenRobotics回收机"是一种基于视觉判断的垃圾分类机器人,机器臂臂展长2米,通过激光扫描系统,能够提前扫描运输带上的物品并且通过机械臂将垃圾分类,效率远超人工。日本FANUC分拣机器人使用FANUC LRMate 200i D型号机器人作为主体,利用视觉分析系统对物品进行跟踪和分类。配备的W.A.R技术允许机器人对物品的化学成分及形状进行实时扫描和分析,同时也使机器人能够实时指定抓取方式和抓取顺序。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对机器人初始状态、加速度、速度等进行规划,使其进入目标运行状态。本文首先对6R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方法进行研究,包括关节空间法和直接坐标法等。进而探讨6R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在焊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轨迹规划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和轨迹规划实例分析等。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管道除垢机器人在线投送装置,采用四个极坐标式机械臂实现投送装置的平面内移动。建立了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进行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机械臂各关节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验证了投送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气动轻量机械臂伺服控制系统与碰撞检测进行研究,针对服务型机器人对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检测手段,设计了二自由度的机械臂样机,从动力学和运动学理论出发,分析系统摩擦力矩。通过采取摩擦力补偿和加速度反馈等控制策略,确保机械臂低速爬行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加强机械臂防碰撞能力的有效对策,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接触式传感带来的磨损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3D霍尔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摇杆手柄。采用国产的Cortex-M3处理器为主控CPU,用3D霍尔传感器实现摇杆手柄的角度信息测量,通过USB接口提供电源和数据通信。完成了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设计,样机测试表明,系统满足HID类USB设备的通信规范,能够实现按键和摇杆3轴位置信息的获取并传送到PC机系统。  相似文献   

13.
廖栏椿  陈燚  张俊 《科技风》2013,(8):53-54
餐饮服务机器人是一种适用于餐饮行业的,能够代替部分服务员工作的服务型机器人。以STC89C51型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对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实现机器人循迹、防撞,通过对两个直流电机的控制,实现机器人的行走功能,达到准确到达餐桌;通过MG-995舵机组成的三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实现机械手传菜的功能,最终达到机器人传送餐盘的目的。此机器人具有灵活性、准确性、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机械臂运动规划的需求进行了合理分析,在最初以插补方式为主要控制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使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尽量安全、无碰撞地绕过所有的障碍物。  相似文献   

15.
由于操作机器人的环境及目标性质在工作过程中会随时发生变化,导致控制因素具有未知性和不确定的特性,而使控制系统的性能变差。所以运用自适应控制的优点,利用给定的期望轨迹,设计自适应控制器,进而控制不确定机器人系统的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控制器可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5)
目前,自动扶梯防逆转保护措施比较薄弱,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机械式保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控制的传感器非接触式保护方式,采用接近传感器监测梯级运行状态,将实时检测脉冲与给定脉冲进行比较,当超过预设范围时,控制系统输出信号,切断控制回路电源,迫使扶梯停止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切削工件时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碰撞概率的数控机床载荷稳定性估计方法。对数控机床切削的轨迹进行建模,提取刀具运行轨迹的特征点,利用剪枝法对聚类树进行剪枝处理,获得刀具运行轨迹的尺度特征,并依此为依据,利用蒙特卡洛对刀具与工件的碰撞概率进行仿真,计算不同运行轨迹中发生碰撞的概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对数控机床稳定性进行准确分析,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18,(13):72-73
电池嗅机器人这个机器人通过丢弃的电子设备来检测电池。这很重要,因为废弃电池对环境有害,它还确保电池组件可以回收。这套系统使用标准的ABB机械臂,以及特殊的传感和抓取装置。ANYmal作为一种机器动物,ANYmal是一种会走路的机器人,它有4条腿,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重量可达其体重的50%。这不禁让人想起波士顿动力公司的"大狗"(Big Dog)机器人,这款高效节能的机器人能够承受巨大的冲击,在低速时具有高扭矩,非常适合户外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平面三连杆,PUMA560,PA10等机械臂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二次型性能指标方案用于冗余机械臂关节角无偏差运动规划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验证该二次型性能指标优化方案,本文以高度冗余的平面八连杆和九连杆机械臂为例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案对解决高度冗余平面机械臂的关节角偏差问题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陈刚  宿建乐 《今日科苑》2010,(14):38-38,39
双足步行机器人发展至今,不自然的机械步态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且一般依赖大力矩、高增益的反馈驱动系统以及上层的轨迹规划和姿态平衡控制来实现稳定双足步行。由于采用复杂控制策略和驱动系统造成机器人能量使用效率较低,而且不利于研究人类自然、高效的行走机理。本文旨在为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提供稳定,可靠的关节控制器解决方案,以达到快速、精确控制,实现仿人类的动态稳定、自然高效步行。本文主要包括介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的硬件系统设计,基于Hebb学习的单神经元PID算法在机器人关节控制器控制策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