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王鹏  贺志勇 《科技通报》2019,35(7):195-199
浅埋隧道地质具有复杂性条件,支护形式如果选取不当,容易发生塌方等事故。由于隧道受力分析具有较多不确定的因素,较难把握。对高拉拔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合浅埋隧道进行监控量测的资料,利用对数函数进行回归方程分析,以某市浅埋隧道作为研究的对象,构建隧道施工工程实际地形、地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隧道开挖施工力学模拟进行分析,得出浅埋隧施工围岩变形的规律。对隧道施工路径地层稳定性进行研究,对岩土、隧道施工地层的应力场、支护结构以及位移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围岩整体水平位移呈现非对称的分布,该研究对浅埋隧道施工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玉臣 《中国科技纵横》2014,(5):136-136,138
通过对姚家2号隧道浅埋段分析,在符合施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工序细化,提出了双线隧道浅埋段的中间管棚施工工法,提高隧道施工质量,满足双线隧道洞身浅埋段施工作业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柳丽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267+270-267,270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国家对城市交通的重视,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架桥、地铁、高速公路、隧道等交通设施,加上人们对土地利用率的重视,因此出现了立体交通设施等现象。着重讨论在黄土地区的高速公路下浅埋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问题,从土质带来的困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高速公路下穿隧道的施工措施,浅埋大跨度黄土隧道引起的地面变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之后的高速公路浅埋下穿大跨度黄土隧道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凤凰岭隧道洞口段施工过程,重点介绍了隧道V级浅埋半明半暗偏压进洞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为V级浅埋软弱围岩、大偏角偏压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忠 《科技风》2011,(21):120
近些年,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利用浅埋暗挖技术修建电力隧道大量发展。本文分析了城市中电力隧道修建的必要性,以及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技术的特点和原理,最后分析了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技术的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9)
本文以某铁路隧道为例,针对隧道洞口浅埋段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主要从施工技术角度阐述大管棚超前支护在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中的应用,为其他隧道大管棚施工方法提供参考。施工中的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技术发展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岩溶隧道修建过程中,极有可能由于高压富水岩溶的存在而引发突泥涌水以及淹井事故,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通过秀宁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实践,分析了岩溶涌水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制定了风险控制及处理措施,对其它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将铁路隧道浅埋在软弱围岩下,当穿越高速公路的距离较近时使用大管鹏超前支护和选择使用两侧壁导坑法对路面和隧道顶端的沉降进行挖掘,都具有极好的控制功能,并且隧道纵向开挖范围效应和覆盖层厚度影响着隧道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位移。本文对不能发生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沉降的重要性和致使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沉降的影响因素做了简单的介绍,并针对这些现象制定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为了能够既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行车又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龙门岭隧道左洞进口浅埋偏压段的进洞方法、采用的技术参数、坍方段的处理方案,总结了浅埋偏压段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埋隧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很差,沉降控制难,影响因素多,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多,结合云桂铁路新莲隧道捞鱼河段施工案例,为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浅埋暗挖”的理念,变明挖为暗挖,优化施工方法,有效规避了外界影响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公用地下工程来说,由于地下的障碍物以及周边环境的因素一般都采取浅埋暗挖的形式开展施工。该施工手段有着较多的优势,如不会对城市造成污染、没有噪声出现等,对不同尺寸的隧道洞室较为合适。对此,本文主要以某一城市地铁1号线中的隧道作为主要论述对象,从浅埋地下工程基本概念、浅埋暗挖法原理和特点、浅埋暗挖法施工方法、台阶式施工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扎尔斯台隧道施工下穿在建白霍高速公路,处于浅埋不良地质区,尤其是经过白霍公路路基施工地基振动碾压处理后,围岩受振动扰动影响,稳定性难以保证。通过对原设计衬砌结构的检算,得出隧道衬砌施工达到设计强度后,隧道衬砌结构安全可靠,为保证施工过程隧道施工和公路施工安全,从施工方法、超前支护上采取了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鱼洞山隧道区多阶段的地质勘察成果,以及隧道施工揭示的地质和涌水情况,对隧道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总结,全面阐述了隧道区地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的影响,为隧道的施工动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南山隧道下穿河床浅埋段,地质条件差、涌水量大,防止该浅埋段洞内涌水和坍塌是该段施工的关键。该浅埋段采用了地表注浆加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在介绍了地表注浆的施工方法及效果检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施工参数,并对地表注浆施工要点做了阐述,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候中元  彭新建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362-362,354
涌突水是岩溶隧道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突出性问题,本文以武水高速公路白云隧道为例,通过对隧址区实地调查分析,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和对比分析。涌水量预测为深埋特长岩溶隧道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对隧道工程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涛 《今日科苑》2010,(12):88-89
在以往公路与铁路工程相交时,多采用公路上跨或下穿铁路方式,某隧道受地形和路线纵坡限制,采用暗挖和护拱盖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超前支护、施作护拱和路面钢筋混凝土搭板等技术手段浅埋穿越了施工中的离军高速公路。本文结某遂道的施工实例简单介绍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迅猛发展,可对于高速铁路大跨度双线隧道的设计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和安全技术,许多都是借鉴公路和城市地下铁道浅埋车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国内在铁路大跨度隧道的修建中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未建立起科学安全的施工技术体系,许多技术难题如浅埋软弱地层围岩的控制及隧道的快速施工技术等尚未深入研究。因此,加强这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松散破碎地段隧道施工时,常发生隧道掌子面的失稳及山体稳定性技术问题,结合董家岭隧道工程施工,对浅埋地段隧道施工支护理论分析,及在施工中对山体稳定的监控量测,并对掌子面失稳时行较成功的预报,指出局部滞水层对松散地段隧道掌子面的失稳影响,总结的结果对松散地段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隧道贯通是隧道整体施工的关键一步,特别是在浅埋松散围岩段的贯通施工,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施工风险。本文介绍了在该类围岩段的隧道贯通施工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于隧道洞口的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浅埋地段采用长大管棚施工艺,提前发挥超前支护作用,增加了施工安全度,提高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