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子概念在他的学说中是一个核心概念,但有的西方学者往往看不到这个概念的创造意义,把它与弗洛伊德的同类概念完全认同。文章认为镜子概念与弗洛伊德的自恋与俄狄浦斯情结都有很大差异,它与后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家克莱茵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投射观念关系密切。拉康撷取她的观念与哲学中自柏拉图就存在的自我意识映象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镜子阶段概念。文中分析了拉康与弗洛伊德自我等概念的相同与相异,揭示了后现代文化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之间的继承与变革关系,说明了拉康镜子阶段概念与西方文化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2.
拉康"镜像理论",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途径,主要描述人类通过自我误认而逐渐失去真实自我的过程。本文力求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及其他媒介与"镜子"之间关系的简要分析,总结出媒介作为镜子的三个基本特征:凝视、认同及幻象。  相似文献   

3.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人造黑人》中海德先生的主体意识变化,其经历了从在“镜子”前陶醉于想象的主体统一性、随后发现了理想自我的虚幻性到最后在新“镜子”前重新构想出主体“统一性”的变化过程。他失而复得的主体统一性不过是想象出来的又一个理想自我。  相似文献   

4.
李迪 《文教资料》2014,(29):149-152
镜子是电影中的常见道具,而精神分析在电影的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着电影的创作,甚至成为了电影表现的对象。镜子这一道具在电影中,有着认知与迷茫两层不同的寓意,镜子之所以能承载这些含义,主要是取决于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其赋予的丰富文化特性。而其相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则主要涉及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拉康的“镜像阶段”等,只有对自己有理智的认识和对于本色的坚持,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中,拉康的主体理论对于人们认识"主体"这一概念的影响可谓是颠覆性和开创性的,尤其他的镜像理论影响更是深远。基于想象界的镜像阶段的主体只看到自我虚幻的统一性,将他人误认为自我从而成为一种异化主体;而进入象征界的主体则能够认识到主体与世界的分裂性,承认自我根本上是一个他人。昆德拉小说中的无知者与清醒者两种人物形象恰恰是异化自我与认识自我的真实映照。  相似文献   

6.
很多导演喜欢在自己的影片中设计形形色色的镜子作为重要道具出现在一个个镜头中,电影中的镜子不仅拓展了电影的物理空间、丰富了表现手法,而且对人物内心的转变和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文以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中的镜子阶段为基础理论依据,对电影中的镜子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影响以及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以《花样年华》为例说明电影中镜子的出现如何反映人物内心的倾向性以及预示情节的重大转折或变化.因此,在电影或短片的拍摄中可以利用镜子这一表现形式对镜头进行设计,用以表现人物内心以及情节变化.  相似文献   

7.
奥维德《变形记》中那西索斯的故事,是拉康后精神分析学说中主体与“他者”辩证存在观点的形象隐喻。那西索斯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由于无视“他者”的存在,而陷入一种看似完善的虚幻之境;他始终停留在虚幻、完善、无知的“想象界”,未能走进标志着主体真正认识自我的“象征界”。  相似文献   

8.
约翰·冈田的小说《不-不仔》讲述了二战之中日裔青年山田一郎在面对征兵令的问题时做出否定回答,从而历经了不同的命运道路的故事。由于一郎的两个否定回答与他的母亲的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因为母子之间的一次激烈争吵中重要物件“镜子”的出现,使得母子关系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中的“他者”与“自我”相契合,也让利用镜像阶段理论深度分析隐藏于矛盾表面之下的一郎与母亲的关系成为可能。所以从前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和后镜像阶段的顺序可以剖析出主人公一郎从混沌迷茫的状态,通过与“他者”母亲的区分与疏离最终走向成熟完善的“自我”的过程,进而论证整个过程中的母子关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也可以更好地解释利用镜像阶段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运用拉康关于主体心理结构三个级别的理论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因境进行剖析,认为霍尔顿的心理发展在短短两天三夜里经历了不同时期。“镜像阶段”霍尔顿形成虚幻但完美的“自我”——做童真的救世主。在象征级中,霍尔顿感到“父亲之名”对镜像的强大威胁,被象征性的阉割了。最终,霍尔顿徘徊在想象级和象征级间无所适从,不时表现出想回归真实级的冲动。  相似文献   

10.
拉康倡导重新探究弗洛伊德,他以语言为无意识心智的镜子,有意将现代语言学、哲学与诗学中的语言研究引入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因此成为拉康的语言分析,此即为“无意识结构有如语言”。拉康还把主体与主体及他者之间的关系分为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三个阶段,这三个层次中,想象界是象征界的子群,象征界又是现实界的子群,形成相互影响的三种秩序。拉康重写弗洛伊德的努力,相当程度上也成了现代女权主义理论的批评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拉康的自我和镜像阶段理论分析了华人女作家刘爱美的新作《单人纸牌游戏》,根据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分六个阶段分析了她在一个他者的世界里找寻自我、建构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伊丽莎白·毕肖普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曾获普利策奖和全国图书奖,近年来声望日盛。依托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通过毕肖普的《夏洛特先生》一诗,从新的角度透析诗人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认识及隐藏在镜子背后的欲望。在父母关爱缺失的情况下,即使诗人三缄其口,读者依然能从语言这个能指的符码中发现她对自我认知的不确定,以及为了得到母亲的承认而无限渴望成为父亲形象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拉康颠倒了弗洛伊德的模型,引入了强调自我和母亲关系的客体关系的理论。同时拉康相对于弗洛伊德来说.父亲那里就是符号,自我就是想象,如果我们把拉康的进展投到弗洛伊德的模型很清楚的看到,第一,进入了母亲;第二,把人格结构分成了两个维度,一个想象的维度,一个符号的维度。相对于客体关系,有了父亲的位置,有了符号界和想象界的区分,拉康把客体关系的理论整个放在了想象的轴上,拉康想说,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很重要,但是这是想象的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是符号的关系,是父亲播入以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拉康的自我和镜像阶段理论分析了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根据男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及复合身份,分析了他在一个他者的世界里找寻自我、建构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作品逼真,而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日新月异,甚至能让人不知道哪个是虚幻,哪个是真实。真有这么神奇吗?请看——虚幻的厨房镜子里的人是你,可你并不在镜子里。你面对镜子站在这一侧,正窥视虚幻世界的“那边”,而“那边”的“你”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设法让  相似文献   

16.
运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一千英亩》进行分析,发现主人公的悲剧发生的原因在于其父亲的控制和虐待,这些因素导致了女儿们自我的破碎。通过分析小说人物的自我和"他者"的关系,解读主人公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的文艺理论里,我最欣赏的是法国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雅克·拉康说,人在半岁至一岁半的时候,就从镜中发现了自己,并由此开始漫长一生的迷恋。这一点,人类和许多灵长类动物完全不同,比如猩猩,对镜子的兴趣就非常短暂。它们对镜而照的时候,最初也是十分激动的,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它们没有认出镜中的自我,以为迎面过来的是对手,所以它们严阵以待,做出种种挑衅的可笑动作。  相似文献   

18.
雅克.拉康凭借其丰厚的临床经验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彻底颠覆了人的主体性谵妄,其中尽管不乏悲观主义和以偏概全的嫌疑,但他却敢于正视人的真实存在:人在现实存在中首先并经常是受动的。因此,审美文化作为一面人类观瞻自我的镜子不仅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而且也对人的存在设置一定阈限。  相似文献   

19.
《镜宫》以“镜子”和“迷宫”的双重隐喻,讲述了主人公在青春成长过程中透过“他者”之镜,成就“自我”认同的故事。小说为主人公设置了四组镜像,分别是勇气、信任、爱情和死亡。主人公在每组镜像中经历的人生,都是成长中的一次蜕变,在看似虚幻的故事背后,却抵达现实深处,最终帮助其建构了新的自我,走出成长的迷宫。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对于《呼啸山庄》的研究多集中于叙事技巧、象征性书写以及自然和谐意识的阐发,但是在人物性格的分析上却忽视了后现代心理分析方法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拉康“镜像阶段”的相关理论解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特质,进而论证两者均是寻求一种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