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嵩  张旭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2):102-65
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姜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6):111-148
针对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对非正式网络进行界定,阐述其与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中心性的角度分别探讨非正式网络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创新离不开知识网络,跨越组织边界进行知识创新已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探究知识创新在知识网络中的形成过程,构建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为丰富知识管理理论,提高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提供支持。[方法/过程] 通过对网络嵌入、外部知识搜寻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知识创新一般过程,了解企业网络关系嵌入、网络结构嵌入、外部知识搜寻及获取行为,构建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结果/结论] 组织知识创新一般需要通过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创造及知识利用过程来实现。处于网络中心的企业应通过网络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进行外部知识搜寻,实现组织外部知识获取。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是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创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结构洞”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结构洞指数和中介中心性指数两个方面论述了结构洞的测度方法,分析了组织社会网络中存在的结构洞所能带来的结构位置利益及其对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社会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组织社会网络中的结构洞对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知识网络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兼具网络与关系之特征,因此对于其治理必须综合考虑网络与关系方面的因素。它所要治理的对象主要是:机会主义行为与知识共享困境。关系治理、网络治理和知识治理之三维治理方案能起到有效防范机会主义行为和最优化知识共享之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赟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6):111-116
以社会网络结构(网络密度、结构洞与网络桥和网络中心性)与社会网络互动(交流频度、亲密程度、联系强度)为测度指标,探讨培训、完全导师制、虚拟网络式和学习型社区4种不同的共享模式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这种实践性、内隐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共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其所处的特定组织网络中不断通过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获取知识,而这一网络结构必然会对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从此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阐释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积极影响,接着分析其负面影响,然后提出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针对如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结构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网络结构(网络密度、结构洞与网络桥和网络中心性)与社会网络互动(交流频度、亲密程度、联系强度)为测度指标,探讨培训、完全导师制、虚拟网络式和学习型社区4种不同的共享模式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这种实践性、内隐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共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Twitter类网站微信息组织及用户关系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充分调研各类Twitter类微信息网站的基础上,以滔滔典型用户作为案例,总结得出Twitter类网站微信息的信息组织特点,进而利用ucinet分析软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对滔滔典型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进行分析,得到诸如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和异质性、个体中心度、成员派系等基本的社会网络属性。最后提出其在图书馆参考咨询和科研知识网络构建方面可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研究虚拟知识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全面描述虚拟知识社区的人际关系网络结构,揭示影响网络形成的社会化过程。[方法/过程]以知乎网"疫苗"话题为样本,基于用户关注关系构建人际关系网络,使用指数随机图模型从纯结构效应和行动者-关系效应两个方面论述社会网络的主要构局和网络形成原因。[结果/结论]发现网络存在自组织,其中聚敛性、扩张性、传递性闭合和一般传递性是正向显著的,而2-路径效应为负显著。用户层面知识贡献程度表现出显著的趋异性,用户声望和知识贡献具有显著的接收者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对知识网络中结构关系的有效识别与提取,有助于从纷繁的数据中探测知识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演化模式。[方法/过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邻接矩阵特征分解的知识网络结构关系提取方法。基于真实数据分别从静态结构关系提取和动态结构演化两个方面,对特征分解法和传统关联频度法进行对比分析,并与Pathfinder算法进行对比。对基于特征分解法提取知识网络结构关系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分解法能够识别原始知识网络中的主要成分信息,能够准确识别低频次的对网络整体拓扑结构较为重要的关联关系,且提取方法灵活自由。  相似文献   

12.
知识特性对知识转移效率影响效应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卉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01-105
基于结构分析方法,在排除其他相关因素作用的前提下,就知识特性对于知识转移效率所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理论研究确立了知识默示性、复杂性、专用性为知识特性的关键因素,并从知识获取程度、运用程度、满意程度、顺畅程度4个维度表征知识转移效率的高低。研究进而结合调研数据,采用AMOS7.0对于知识特性的驱动作用及结构模型内部关系展开实证分析,为相关理论假设提供了数据支持。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明确识别关键因素,有效开展知识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4):65-70
以知识管理领域为样本,利用Pajek集成的主路径算法提取从ISI WoS检索的样本引文数据的主路径发现:三种主路径算法功能相同。对比样本领域的主路径元素间的完整引用关系网络与结构洞发现:二者在结构上完全相同,差异仅在于弧线线值,意味着主路径具有网络结构洞功能。基于全局中心结构洞与自我中心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路径元素的结构洞功能与功能大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Numerous health communication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factual knowledge as an antecedent to health behavior, but few have explored other dimensions of health knowledge, such as structural knowledge. This study seeks to fill this gap by investigating con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breast cancer in Singapore, and find out how communication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 are related to them.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random-digit-dialing survey of women aged 30–70 (N = 802),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elabor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both knowledge types. Attention to online health news and the level of risk perception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tructural knowledge but not factual knowledg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communication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陈果  赵以昕 《情报学报》2020,39(1):1-11
当前几种经典的复杂网络模型尚不能有效拟合领域知识网络现实情况,表现为:①以边连线为增长单元难以有效拟合知识网络模块化增长的高聚集效应;②知识增长中除马太效应外,有其他重要因素(如守旧、创新)与之抗衡。因此,有必要根据领域知识自身增长特点探寻一种新的演化模型,以有效实现领域知识的量化分析和预测。本文以典型的领域共词网络为例,从微观的增长视角解析其生成过程、增长方式和多种影响因素,以前人研究结论为证据,提出一种由模块化增长单元组成,并融合跟风、守旧与创新三种影响因素的领域知识网络演化模型;随后,通过实验仿真证明了该模型能更好地拟合现实领域知识网络的整体和微观结构;最后,以此模型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仿真实验揭示了相关因素在领域新知识增长、知识聚集中的影响力度和相互作用。本研究为领域知识增长规律和共现型知识网络结构规律的探索提供了更直接可靠的量化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昱方  庄静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0):121-125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组织环境层面出发,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一个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不仅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进而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最后,根据该模型,从企业内部网络角度以及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方面,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基于知识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揭示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标签层级演化的模式与规律,对洞悉开放网络环境下知识组织的层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网络思维为指导,基于标签之间的同现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依据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方法,遵循时间序列对标签层级的演化情况,从描述统计、显著性分析、层级升降演化等方面进行跟踪研究。[结果/结论] 标签的核心/边缘层级结构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演化变迁,逐渐收敛趋于稳定。标签层级的晋升与淡化主要受知识关联驱动,核心层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占有更高的权重。标签层级演化规律的揭示,有助于把握Folksonomy模式中知识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于揭示开放网络环境下知识关联及其结构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