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又称疲劳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有关运动员应力性骨折的系统观察分析资料少见,现将1979—1991年浙江省体训一大队应力性骨折的发病情况整理归纳如下,供同道参考。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976—1991年4月,省体训一大队15个运动项目共956名运动员(男602,女354),通过整理归纳其病史记载、X线照片,结合诊断标准明确诊断。本文属回顾性调查结果。 2、诊断标准: 采用《实用运动医学》(第二版)各部位疲劳性骨折诊断标准。结果 956名运动员中发生应力性骨折123例(12.9%),其中男64例,女59例,年龄8岁—28岁。训练年限1—10年。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其运动项目与骨折发生部位见表1、2。  相似文献   

2.
下肢应力性骨折在专业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较为常见,而在群众体育活动中没有外力作用下发生下肢应力性骨折非常罕见。本文通过一例中学生在训练中发生的下肢应力性骨折报告提示:在业余训练中应注意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制定适当的“运动处方”,训练场地符合安全训练要求,以免发生骨折等意外伤病。  相似文献   

3.
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行军性骨折、慢性骨折、假性骨折等。国内文献报道,多见发生于腓胫骨、蹠骨、膑骨、椎板等处,关于发生在距骨和第一蹠趾关节种子骨的疲劳性骨折的报道未见过。我所在近三年于门诊遇到的四例疲劳性骨折中,有上述疲劳性骨折各一例,现将其报道如下。病例例一,梁××,女,25岁,跳高运动员,1964年参加集训队。72年7月由于练  相似文献   

4.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1976年—1991年4月,省体训一大队15个运动项目共956名运动员(男602、女354)通过整理归纳其病史记载、X线照片,结合诊断标准明确诊断。本文属回顾性调查结果。 1.2 诊断标准:采用《实用运动医学》(第二版)各部位疲劳性骨折诊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956名运动员中发生应力性骨折123例(12.9%),其中男64例,女59例,年龄8—28岁。训练  相似文献   

5.
第五跖骨基底部疲劳性骨折,国内外报道甚少,现报告一例,供运动创伤医务工作者参考。病例介绍:朱××,1967年出生,体操运动员,运动健将,运动年限7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1981年8月比赛后,感右足外侧着地痛,训练时起跳和下法落地时右足外侧有刺痛,10月 X 光摄片无异常发现(见片1)。按一般软组织伤处  相似文献   

6.
皮质醇导致运动性骨折的临床病历研究(美)安吉洛A·利克特由于骨质疏松而导致的应力骨折,在女运动员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当中经常发生。这里有两例年轻女子应力骨折的病历。开始时仅是下肢骨折,随后骨盆骨也出现骨折。这显然与运动有关。确定这些骨折为柯兴氏综合...  相似文献   

7.
第五跖骨基底部疲劳性骨折,国内外报导甚少,现报告一例,供搞运动创伤的医务工作者参考。病例介绍朱××1967年出生,体操运动员,运动健将,运动年限7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1981年8月比赛后,感右足外侧着地痛,训练时起跳和下法落地时右足外侧有刺痛,10月X光摄片无异常发现(见片1)。按一般软组织伤处理,继续训练,未见好转。同年12月再次拍片,X片示第五跖骨基底部外侧骨裂(见片2),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2名男青少年运动员(分跳高组和跳远组)胫骨正位X线片进行了观察测量,并统计分析了130例胫骨疫劳性骨折与运动项目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项运动的腿的发力类型与胫骨的重建、疲劳性骨折有关。作者还建立胫骨的结构模型,运用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对疲劳性骨折发病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网球     
G845.145.3,G804.53 9401312由于用双手背手挥臂所致的网球运动员尺骨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s of the ulna in tennis players usingdouble-handed backhand stroke[刊,英]/Bollen S R,Robinson D G,Crichton K J//Am J Sports Med.—1993,21(5).—751—752图2参7(QJX)应力性骨折//网球//尺骨//大强度  相似文献   

10.
胫骨的应力性骨折常发生在近侧端,且经休息很容易被治愈。然而,胫骨的中1/3骨折是不常见的。在五年中我们曾遇到此类骨折六例,用简单的固定没有一例被治愈。其中,一例用电刺激治疗两年后,尚未愈合;另一例在损伤部位没行骨移植术,经活组织检查最后发现也未愈合;再有一例是两次急性完全性应力性骨折,在第二次急性骨折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才被治愈。其它三例是因为连接失败,行骨病灶切除植骨术后,均得到迅速愈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X线摄片法,研究了33名跑跳运动员和37名普通正常人的骨盆倾角、骶骨倾角和脊柱腰段的生理曲度。研究结果表明:跑跳运动员的骨盆倾角大于普通人,骶骨倾角和脊柱腰段生理曲度与普通人相比,无明显差异。在普通人中,骨盆倾角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男女跑跳运动员的骨盆倾角则趋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报告37例用物理治疗致动型疲劳性骨折临床实践总结,结果表明:物理治疗可促进骨痂生长,功能恢复,对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和肌肉修复代偿功能等都有明显作用,典型病案中的运动员患者,在物理治疗致动型疲劳性骨折愈合后,都创造了比患该症前更好的运动成绩,强调了只要坚持用物理治疗致型疲劳性骨折都取得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提出如何在运动员大负荷运动后,利用物理治疗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减少致动型劳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脊柱形态的测量,找出长期冲击应力对蹦床运动员脊柱的影响。方法:通过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对8名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和20名正常大学生进行脊柱测量,并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异之处。结果:运动员和大学生脊柱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角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通过对测得的脊柱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长期的冲击应力使得蹦床运动员直立时腰椎的生理弯曲变小,骨盆前倾减小,但是对胸椎的生理弯曲影响不大。在脊柱动态活动时,蹦床运动员胸椎的活动度变小,腰椎的活动度没有变化,骨盆活动度变大,脊柱总活动度变大。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中疲劳性骨折并不多见,双侧疲劳性骨折国内少见报导。浙江省体工大队医务室见到一例,双第五跖骨疲劳性骨折。病例报导、分析如下:孙××,男,23岁,训练年限7年,篮球运动员。X线号:1014。主诉:右足跑、跳痛,时好时发(?)近二年;左足痛3月,双足外侧可触到骨性隆起。77年12月冬训期间,运动量较大,(?)、跳强度大时感到右足外侧缘痛,逐步起病,无明显外伤史。一次偶然发现右足外侧面骨稍肿、痛,来就诊。当时摄片(纸片)示第五跖骨近1/3段骨膜增厚,无明显骨折(图1)。仍继续参加篮球训练。78年1月28日摄片示右第五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全国青少年嘣床技巧锦标赛于8月25日—27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来自全国19支代表队的224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报名人数为237人),其中蹦床网上运动员99人(男子44人、女子55人)、单跳运动员62人(男子31人、女子31人)、技巧运动员63人(女双7组、男双4组、混双3组、女三5组、男四5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排球运动对手部骨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分析了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腕骨CT图像的结构特点。选取省级青年队专业排球运动员9人(排球组),非排球运动员11人(对照组)。用64排螺旋CT对手腕部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测量各腕骨体积及CT值(骨密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各腕骨相比,排球组右手手舟骨和小多角骨,左手手舟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体积均显著增加(P<0.05);排球组右手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钩骨以及左手钩骨C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排球组左手各腕骨体积及CT值与右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说明:排球运动可使青少年男性运动员部分腕骨体积增大,骨密度降低;排球运动员非扣球手腕骨形态结构与扣球手发生相似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对象: 广东省体校67名(男33名、女34名)参加正常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年龄从11—15岁,从事训练半年至四年,运动项目包括游泳、潜泳、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二、方法: 1、骨龄评定:弱手正位(手心向下)拍片,取尺、挠骨末端和掌指骨;X光镜头距离手90cm,肘与中指成直线。以美国Greulich—Pyle标准图谱(购自北京体院科研处)为依据,评出骨龄。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腕舟状骨骨折并不罕见,往往由于漏诊、误诊或治疗不当而造成陈旧性骨折以致产生迟缓连接或不连接,因而造成病废而影响运动功能,甚至迫使运动员不能从事专项训练及比赛。因此特将近年来收集的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25例分析报导于后,提供一些对该病漏诊、误诊原因以及治疗不当形成陈旧骨折、迟缓连接或不连接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及预防重点。并着重介绍对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手术疗法。由于病例来源在骨科及运动创伤专科门诊,故腕舟状骨骨折由于运动创伤所致的共有28例;其中只3例是新鲜骨折,25例是陈旧骨折。估计新鲜骨折多半在基层医疗单位诊治解决之  相似文献   

19.
国际运动医学会(FIMS)定于1992年3月在香港召开国际运动医学会议,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分会等会员向这次会议投送了一批科学论文,截止目前为止,已被大会录选了九名作者的十三篇论文,并收到出席会议的正式缴请。他们是: 万平:运动对尿液蛋白及相应血浆蛋白的影响; 杨威斌:运动员应力性骨折;(月圣)腓远端骨骺慢性损伤;运动员第五跖骨应力性骨折(附  相似文献   

20.
应力骨折     
应力骨折亦称疲劳骨折,以胫骨、腓骨第二跖骨及腰椎椎弓峡部较多见,也可见于肋骨、股骨干、股骨颈、髌骨,距骨、跟骨、足舟状骨及盆骨等。特点是无明显暴力外伤史,常由于积累外力引起,多为单纯性裂纹骨折,一般无骨折端移位。x线摄片,早期多无阳性发现,往往在数周后才显示骨折征象,例如知名的第二跖骨行军骨折,弹钢琴的手指末端骨折等。西德某医院曾报告过近600例应力骨折,其中跖骨骨折488例,胫骨骨折70例,腓骨骨折12例,股骨干7例,股骨颈6例,距骨4例,骨盆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