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新 《语文新圃》2007,(8):45-47
"友善地对待他人,友善地对待自然,友善地对待社会,一切就会变得亲近而和谐.""友善"为了"和谐",看来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者可能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完成"细涛"与"大海"的机械性互动的.……  相似文献   

2.
[试题] 友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  相似文献   

3.
民天 《教学随笔》2008,(Z1):100-100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家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还造了一间小屋子?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过路的人遮风避雨、过夜歇脚用的。游客们默然了,为宅院主人的友善之举而感动。友善地对待他人,友善地对待自然,友善地对待社会,一切就会变得亲近而和谐。  相似文献   

4.
[题目]作文:40分友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  相似文献   

5.
[考题] 友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 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相似文献   

6.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年群体中培育友善价值观,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审视当今青年发展现状,对其进行友善观培育极有必要性和可能性。青年友善观培养要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培育青年对待自身、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的友善价值观念,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道德根基。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友善作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友善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多数学者认为"友善"是对人怀有"善意"和施行"善举"的统一,尊重、宽容、理解、互助是其核心要素。初中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友善积极品质便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尝试用温暖的言行对待他人,让学  相似文献   

8.
不是上帝或臣子——论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的学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应当摒弃"学生是上帝,是服务对象"、"学生是被管理者,是治理对象"的观念;要认识到学生是有待发展且大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受教育者,一以贯之地持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此基础上真诚地帮助、促进或引导学生发展,以期真正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相与为善,达到教育情境中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善良"都被普遍认同为合理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优秀的德行品质。《论语·学而》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以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社会和他人,以一种宽广的胸怀来处理各种关系。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位,可塑性很强。因此,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友善的品格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面来谈谈我们对学生进行友善品格教育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吴秀娟 《湖南教育》2014,(10):31-33
初识牛献礼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笃定的眼神中所透出的真诚与儒雅,他总会用心地去倾听他人的想法,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有着一份对生活的虔诚。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关注人际关系,渴望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善意,但常常因为意见不同、态度不好、肢体冒犯等原因发生人际冲突。他们因为感受不到对方的善意感到困扰,同时也不知友善的分寸。因此,在七年级学生中探讨"友善"的话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人际交往技巧,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本课聚焦"友善"这一积极心理品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友善的内涵、掌握友善的方法,明白友善不是无原则地妥协,进而真正用友善  相似文献   

12.
敬爱的世界:今天,孩子们结束了学业。他们会有一段时间茫然无助,希望你友善地对待他们。你知道,孩子们一直以来都是安乐王国的国王,父母总是陪伴在身边为他们抚摸伤  相似文献   

13.
林俊 《教学与管理》2014,(14):42-44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既要关注"人人",也要关注"不同的人",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客观地承认差异、友善地对待差异,而且还要深入地理解差异、合理地利用差异、智慧地照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个班级总能遭遇几个"差生",我们称其为"待优生"。"待优生"的课难上,难在课堂管理,难在学习热情不高,难在辛苦付出后反馈不佳。"友善用脑"教学理念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友善用脑的课堂强调让学生在学会学习中学会发展,重点落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通过友善用脑的多种策略使学生健康、智慧地学习,努力实现全脑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上,笔者努力探索基于友善用脑的学习方式的培养路径,尤其侧重友善用脑理念下学习团队的建设,努力让学生在团队中轻松、快乐地学习,现阐述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西方人喜欢用"sweet"来形容一个人亲和友善,在汉语里也有用"笑容甜美"之类的说法来赞美友好可爱的人。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似乎对喜欢甜食的人更有好感,而偏爱甜食的人对待他人也的确更加友好、乐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文题展示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屋檐下还造了一间小屋子?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人遮风避雨、过夜歇脚用的。游客们释然了,为宅院主人的友善之举而感动。  相似文献   

17.
后进生在每个班里都或多或少存在,英语教师有责任对本班后进生进行教育管理。在后进生转化方面,要端正心态,积极乐观地对待他们;不计较他们的任性与缺点,友善对待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耐心等待他们的进步,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后进生的转化是长期的、艰巨的,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横渠四句"饱含丰富的文化价值,是对当代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对友善观培育具有伦理价值和借鉴意义。"横渠四句"有助于解决当下青年在对待自然与他人、文化认同及理想信念层面存在的困境,为形成天人合一精神、民胞物与情怀、中华文明认同和继往开来气魄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朋友。教师应以平等、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当我们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对话时,我们才能很好地聆听孩子的心声。一、认识上的平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只有承认学生身心潜能的差异性,我们才能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合适的教育。学校与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由、自在的发展,扬长避短,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尊重、成长。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赋予了友善新的内容和要求,使得友善的价值得以延伸到自然界。同时强调要以刚性的态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就从另一侧面突出了对自然友善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自然资源日益紧张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全体公民要更加自觉地尊重和善待自然,珍惜资源,做一个具有友善和责任意识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