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教师的课程与教学发展是教师职后发展的核心内容。一是指通过组织的支持,包括课程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吸引、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并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目标的活力;二是指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逐渐接近与契合课程与教学论意义的教育技术性标准,具有适应本学科所要求的课程与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反思目前大学教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所在,明确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学校理念与责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责任担当,是保证教师有效发展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由于对公共性责任认识的错位、大学角色定位的错位、学术内涵理解的错位,直接影响和束缚了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作用的发挥。反思我国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责任缺失,明确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责任内涵,创设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文化气场,建立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有效机制,是新时期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基本责任。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已多年,但是,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在数学教学中还不够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践中,来自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师培训等因素对初中教学教师实施新课程产生的负面影响:课程因素方面有新课标"大众数学"的理念对数学传统的冲击,新教材对数学内容方式的处理对数学逻辑结构的冲击,新课程评价制度与当前考试评价制度滞后的冲突和新课标对西部和农村学生的研究不足等;教师因素方面有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意识与理念滞后和班主任工作繁重等;学生因素方面有班额大和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新课程的教师培训重课程理念,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基于关系建构的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命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关系建构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征、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中的关系缺陷的分析,从关系建构角度提出"全人"发展、"和谐发展"、"历时兼共时"观照下的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实现课程与教学发展中教师的"融通"理性,关键在掌握"融通"之道与"融通"之术。"融通"之道,即教师在课程与教学发展中思维方式的"历时兼共时建构"。"融通"之术,即教师对课程开发模式的坚守与超越、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忠实与创生、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遵法与无定法等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是南京晓庄学院的办学基础与特色。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我校目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制度与经验。其中,"主体性教师"是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与依据,"广义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结构与内容,"教学做合一"是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路径与方法,"教师教育实验区"是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机制与平台。上述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对全面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法,其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和具体化。新课改为"减负"提供了人本价值理念支撑和问题解决的教学论方法视角。从教学论学理角度辨析学业负担与教师教学效能间的逻辑关系,关系显著,教学效能高低会影响其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转变和发展,进而决定教学实施水平,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及负担轻重之感。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教学信念体系,构建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为旨归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体系,生成以个性化教学评价为宗旨的教学文化体系,以及建构以教师"教学自我"为价值追求的积极"教学生活"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学科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而言,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乃至整个思政理论课程建设的"牛鼻子",直接关系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本身包含了教学实践本味的坚守、思政课程建设的推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等价值蕴含,但同样也面临着教学理念固化造成的理论观照缺位、课程改革凸显的课程设置滞后、教师主体地位羸弱致使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充分等现实困境,应通过体悟教育本真,重塑教学理念;立足育人要求,把握课程属性;加强教师发展主体意识,学会教学反思;强化教师教学合作,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等路径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有的教师教育课程秉持的是"无儿童"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这种理念是导致儿童"缺席"教学的根源之一。为了实现"每位儿童发展"的课程哲学,确立"儿童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至关重要。"儿童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的内涵主要指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和关心儿童是教师教育的根本所在。尊重儿童意味着"每位"儿童的认知独特性和权利得到认可;理解儿童意味着际遇到并显现师生彼此教学和学习的"个人方式";关心儿童意味着师生在为彼此操心的"关系存在"中实现存在的价值。从"无儿童"到"儿童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反映了教师教育价值追求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在与其他高校比较的基础上对学校教学奖评选制度特点作出分析,强调制度设计时对于大学功能和大学教师责任、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师发展等教育理念的体现和追求。拓展了教学奖评选制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课程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本文从教师变革理念、课程知识重构、授课模式转变及课程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探索了新工科研究型课程建设。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教学督导方法,为"新工科"下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建设及督导机制和督导方法的发展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释了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而后分析了目前呈现的"三极"鼎立之势对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能力发展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融通"三极"鼎立之势,以促进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内涵丰富,特点鲜明。促进教学发展的组织机构多样,发展项目富有针对性,发展途径及评价和激励措施多元,经费较充足;与之相比我国对教师教学发展重视不够,缺少实体组织,注重培训而非立足发展,且内容单一,在理念、制度及组织和评价方面均与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有差距。观念转变、评价体系改革等是完善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急需注意的问题,这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高校层面的制度保障和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为主要任务,通过教师问卷调查、教师笔谈与教师教学观察三个角度实证了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现状。调查表明:目前教师的自我发展认同度较高,能理性认识课程与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说明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正在从自在走向自觉;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秉持现代与后现代相融合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国家与高校应进一步重视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大变革。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只有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落实到课堂教学,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其效果。新课程的理念和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载体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而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载体的变革需要教师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昊 《现代教育科学》2010,(4):81-84,88
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是促进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教师在“技术”、“实践”与“解放”三种课程理念及“传统”、“现代”与“当代”三种教学理念中的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对“课程与教学”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提出了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师角色重构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师发展动力机制的人文情怀应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两个理念,即强化内生动力弱化外在动力,强化自主发展弱化他主发展。二是关注三个维度,即关注校级教师发展制度,关注制度诱致性,关注教师道德与责任。三是把握三种方式,即注重心灵沟通,用心理契约淡化制度规约;注重目标指引,用职业规划激励消解职业倦怠影响;注重和谐发展,用"和合"理念规避行政权力的单极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象牙塔"后的大学的功能和责任都在扩展.严格地说大学的"职能"与"功能"是有区别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与转化的.继教学、研究、服务之后,"交往"正在成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功能.现代大学的概念具有多义性,也是发展着的.守护大学理念,创新大学制度,是大学薪火传承的根本保证,也是大学应有之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教科书是教师与学生活动的主要媒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理教科书内容发展分析既能够了解现行教科书的编写,又可以深刻把握教科书编写的历程,对教师领会教学理念、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设计非常有帮助;阐述基于教科书内容发展分析的教学设计思想及教学设计过程;并对实验课案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示范高中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通过执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建和谐幸福学校;重视价值观教育,知感恩,明责任;办多样社团活动,尚低碳绿色生活;循主体教学原则,建课程教学体系;创节能减排基地,造生态育人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学校文化等实践探索,实现"让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的办学理念,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动学校管理变革,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