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A就B"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不A"和"就B","就"兼起关联作用.这个格式表示由这种否定性的条件,当然可以得出这种肯定性的结果,即假设推断关系."A,不A(否则、不然)就B",这个格式的前后项分别是"A"和"不A就B",两项则形成肯定与否定互相补充的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2.
A也好/也罢、B也好/也罢,……格式不仅可以表达无条件让转这一上位语义,还可以分别表示各种不同的下位语义关系。文中将该格式所表达的各种下位语义关系进行分类,发掘该格式所表达的下位关系与无条件让转关系的原型成员无论类句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3.
"A了去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一种常用构式,它除了表达性状形容词所代表的程度之深,听话人难以想象这个基本语义外,还具有表达夸张和感叹的功能。"A了去了"构式的存在具有理据性,它来源于"V了去了",继承了表示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同时夸张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说话人的情感,使该构式有了感叹的意味,这赋予了"A了去了"构式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P式句"作为一种口语句式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本文按照邢福义先生的小三角研究思路,对"P式句"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进行了探求,并与"与其A,不如B"句式进行了比较.本文认为,"P式句"反映了说话人的主观建议,通过语表形式的观察,发现通常建议后小句为优选项,而这种建议是基于前小句的对比劣势.  相似文献   

5.
"自……外"、"自……之外"、"自……以外"、"自……而外"是古汉语中的四个固定格式,在中古近代汉语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用法,即表示不计算在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除……外"。这种用法是由当"此外、其他"讲的"自外"演变而成的。"凡诸"是中古近代汉语的一个固定组合,意义为"凡(此)众多"或"凡是众多",极少数作定语可理解为"所有(的)"。"凡诸"是由"凡A诸B"格式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6.
从文言句式发展而来的"以A为B"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很多情况下没有可以替代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有标识性词的句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有其独特之处。在语用上主要表现为受到语体的限制,有焦点标记功能,其中A是对比焦点,"以"是焦点敏感算子。  相似文献   

7.
设A为幂等矩阵,B为l-幂等矩阵(即Bl=B)且AB=BA.研究了矩阵A与B的线性组合C=c1A c2B是幂等矩阵时非零复数对(c1,c2)所满足的条件,建立了C=c1A c2B是幂等矩阵的10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Goldberg认为,构式是"形功配对体",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成语也不例外。Goldberg的一大研究成果在于全面挑战了"动词中心说",提出了"构式压制"和"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关系"等观点,本文就在其构式语法一般研究程序的基础上研究含"救"四字成语,分析这类成语作为构式的存在理据,提炼其中心意义和用法,定位其句法框架和题元结构,并论述构式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舌尖上的中国"表达的出现迅速引起了"舌尖上的X"流行语的形成。文章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视角探讨了"舌尖上的X"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舌尖上的中国"在多重压传机制下形成,并在高频使用中逐渐固化为心理构式;"舌尖上的X"是在用法事件中抽象出来的部分图式性构式,其完形义在一系列认知机制的作用下形成;该构式在多种构式的影响下具有独特的音位、句法、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构式语法通常都是指的Goldberg的观点,认为影响语义意义的因素不仅有词汇,而且有更大的语言单位,即语法构式.一个句子不是一堆句子成分的堆砌,而是一个"完形"(陈香兰,认知语言学构式观,2009).在完形理论指导下,尝试将构式语法与翻译结合研究,对构式语法所界定的构式在英译汉过程中进行分析,在大胆尝试扩展构式语法研究...  相似文献   

11.
流行构式"无X不Y"结构自进入网络之后,越来越多地被认可、被传播、被创造,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本文从凸显观的角度研究这一结构的基本特征,认为流行构式"无X不Y"中的"不+Y"是对Y的附加性质义的凸显。流行构式"无X不Y"中的"Y"究竟选择凸显哪个性质义,往往由另一变项"X"决定。  相似文献   

12.
构式语法是从Fillmore从格语法发展到框架语义学,再在其上的基础上通过习语的研究发展建立起来的。前人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习语的研究有很多,例如Fillmore(1988)对"let alone构造"的研究,Lackoff(1987)对"There-构造"的研究等。他们都发现,构式是一个独立的单位,有其自身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范畴化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构式也有其自身的范畴化分类。构式也有其自身的层级性。笔者以英语中的hand习语为例,将其范畴化分类为四大类:以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为中心。而其中以动词加hand的习语最多,笔者在Fillmore和王寅的习语分类基础上,将动词加hand类进行了更细的划分。研究结果发现,习语构式也是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层级性的。  相似文献   

13.
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让X飞"兼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在句法上,X既是"让"的宾语,又是"飞"的主语;在语义上,因为"让"与"飞"的相互压制,"飞"具有了不同于普通义的构式义,通过分析语料可发现,兼语构式的四个成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压制共存。  相似文献   

14.
适时适度地介绍福建霉素A和B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和合成过程,阐述了臭氧化、碘代、钯催化的交叉偶联、金属氢化物的还原、狄尔斯-阿尔德等反应及其相关的知识点,为福建霉素A和B的合成被引入有机化学教学中奠定基础,使科研促进教学被有效地实践.  相似文献   

15.
"X不X"正反问构式不是世界语言普遍使用的疑问结构类型,只有汉语及受汉语影响的部分亲邻语言才有,"X不X"正反问构式是一种源自汉语的独特句法结构。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的跨语言比较,探询汉语"X不X"正反问句与周边语言接触的轨迹、影响,揭示汉语"X不X"正反问句的类型学特征。汉语"X不X"正反问构式在世界语言疑问句的大框架中应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一边A,一边B”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边A ,一边B”的句法功能表现在 :使不成词语素可以独立使用 ,缔构分句 ;语义功能则是通过A与B内部的语义关系体现出来 ;其语用功能表现为 :体现了不同的表达重心 ,反映出不同的语境。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同义反复的定义及其外延还未达成一致。但是,语言学家普遍认为"N是N"是同义反复的类典型构式。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认为此构式是转喻思维方式的产物,其生成和识解可置于转喻理论框架下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3B代码程序是国产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最常采用的格式之一,通过例举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重点介绍直线和圆弧的3B代码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动词是词汇中最为复杂、最活跃的部分,是词汇的核心,也是语言以及语言学习的核心。研究日语动词的构造及句子构式的联系,对日语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日语动词"遊ぶ"的语义及与格助词之间的制约关系,探讨了动词内部构造与构式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英语熟练程度较高的班级(A班,本研究中的英语提高班)与熟练程度较低的班级(B班,普通英语教学班)相比,前者能较好地掌握一些发音规则,朗读英语单词时音位比较准确以及能读出或读准较多的本学期所学过的单词;但是,A班学生在清辅音浊化和单词重音位置这两方面则失去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