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爱单位     
我是一个有单位的人,在某局上班.作为一个单位人,我最大的感觉是有靠山.单位是我的衣食父母,单位是我的上帝,我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单位,单位是我的一切.我的全身上下都打上了单位的烙印,我不知我是单位,还是单位是我.  相似文献   

2.
《湖北档案》1998,(2):14
我现在武昌区里分管档案工作,因此我和档案工作者可以说是一家人.实事求是地说,我的工作离党和人民对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工作作风,思想境界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我觉得,自己既然是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好好地工作,应该为人民谋利益.我认为自己作的一些工作都是份内的事情,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当前对我的一些宣传,我觉得是政治的需要,是党的建设的需要,至于我个人,我想是很缈小的.  相似文献   

3.
学会放弃     
那年,我脱下了军装,成为了一名档案工作者.我走进了一座殿堂,一座装满尘封历史的、寂静的殿堂.朋友问,怎么到了那里.我说,我选择,我喜欢.其实我清楚,这话有一半是真实,一半是无奈,还伴有一丝惆怅.我喜欢档案工作,是因为档案里面包含着厚重的历史,它内在的人文价值让我心动.可是理智告诉我,面临人生重要的转折,要学会放弃.  相似文献   

4.
闲来无事,转到小S主持的<康熙来了>.这期她和蔡康永"踩"的话题是罗大佑.话题不太吸引我,吸引我的是小S的精彩表演.即便是有人说我庸俗,我还是要说,我喜欢小S的风趣和幽默.我不会把小S说得无限好,但是,我认为小S的确有才.她能够在大俗之中慨叹人生,俯仰天地,这就是才气.  相似文献   

5.
陈誉教授是我的导师.我敬仰他,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导师,而且因为他是中国图书馆界的大师.他的精神不仅仅影响了我和我的同学,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图书情报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开场白] "文革"中没有劳动过的人(中青年)几乎没有,可是像我这样到一百多个行业劳动过的,大概也不多. 这段特殊的劳动经历是与我在"文革"中的特殊地位分不开的.什么"特殊地位"呢?简单地讲是两点:一、我没有入派.没入派的好处是两派都不把我往死里整,坏处是两派都不会亲我,保我.二、我的年龄决定我不可能是叛徒、特务、走资派,连个芝麻大的疑点也没有.因此,我公开声称:一、我不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我是"党'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权派".二、对我"不可不用,不可重用".不可不用,是因为我不是"三种人";不可重用,是因为两派都不亲我.再加上,我的处世哲学是:对两派保持距离,对两派中的个人没距离.因此,我人缘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遇到他的时候,我31岁,有三个孩子,当然,还有一个丈夫.我的婚姻看上去是美满的.他,26岁,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而我的家庭,是当地一个有名的望族,我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德高望重的贵族.  相似文献   

8.
藏入心中     
我的藏书是我的最爱,也是我最大的烦恼.说是最爱,是因为不论我处境如何,这些书总是我最好的精神支柱;说是最大的烦恼,是因为屋窄我至今还不能把它们安置得"井然有序",由此而引起居室杂乱、找书不便.我的藏书,虽然为数不少,却缺乏形式上的"皇皇巨著".几十年来,我买书藏书的着眼点,首先在于书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印数不多的书常常是我着意收罗的对象.一般图书馆都会收藏的书,譬如说某些畅销书,某些大部头,我基本上不买,我认为这些书我需要时随手可得.  相似文献   

9.
三十八年过得这么快! 三十八年前,我还是宜昌市饮食公司的一个21岁的小办事员.当恢复高考的消息刚刚传来时,我并没认为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原因有三:一是我的父亲是右派.为此我母亲和我父亲离了婚,一人带着我们三兄妹生活多年.1977年右派尚未平反,仅政审这一关,就让我没了上大学的念头.二是我仅有初中未毕业的学历.这要多说几句:1971年我上初三时,宜昌市商业系统委托宜昌商校到宜昌各中学毕业班中招工,在商校培训半年后就可参加工作.为了逃避今后上山下乡的“知青”命运,我报了名.班主任知道后,急急地来劝阻我.  相似文献   

10.
惊悉丁淦林老师逝世,无比悲痛.丁淦林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新闻史研究专家.他的逝世是我国新闻教育界、新闻史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也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丁老师年长我七岁,从年龄上看我们是同辈.但是从学术上来说,他是我的前辈,是我敬慕的思师.  相似文献   

11.
我喜欢写文章,主任就让我搞新闻报道.我还挺高兴,虽然“土“,但好歹也是“记者“嘛.没几天我就弄出来一篇,发表在了省报上.本来以为主任要表扬我两句,谁知主任见了我很不高兴:“小楼,你写的文章我见了,寄出去之前,应该先让我看看.“领导点到为止,但我领悟了,领导这是要把关,这个应该.……  相似文献   

12.
某一天,90岁的潘基礩先生突然对我说,“我俩是忘年交”.我受宠若惊. 论年龄,潘老比我年长30岁,比我父亲还大3岁,应是我的长辈;论职务,他曾是长沙市副市长,民革湖南省委主委,后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直是我的领导;论学识,无论文史哲,还是理工医农,他都有建树.他是我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撰写的参政议政调查报告,多次受到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赞誉.他国学功底深厚,长于诗词,而撰写的碑、记、志等都用文言文.如果我拜师向他学习“六艺”,恐担心他不愿收我为徒.现在,居然称我为他的忘年交.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一个年轻人问我:人老了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一下怔住了,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已经老了。或许在我的生命中.这是第一次.我感觉我活出了理想中的自我。很多时候.我也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到绝望;满脸的皱纹.松弛的眼袋,下垂的屁股。我也常常因为看到镜中老态龙钟的自己而感到震惊.但我不会  相似文献   

14.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崇明人,爸爸是撑船的,妈妈是小脚,在家织布.我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小我3岁,一个小我9岁),还有一个童养媳.当时家里还可以,我读过两年书.小时候崇明还是属于江苏,上海在我们这些乡下人眼里,可是繁华的大都市.我8岁来上海,当时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在引翔港的周家湾靠种田生活.我住在舅舅家,也帮着种田.当时住在附近的有本地人,也有崇明人.  相似文献   

15.
巢峰 《编辑学刊》2007,(5):47-48
我做出版工作,特别是编辑工作是历史的误会.我是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人.小学没有读完,初中读了三个月,就是我的全部学历.  相似文献   

16.
张晔 《青年记者》2016,(13):45-46
我有两个“本报”. 自从毕业入职人民日报社后,每当跟熟悉的朋友笑谈我的“从业经历”,我总是这样“唬人”的. 是的,我有两个“本报”.一个是几乎人尽皆知的中国第一大报,巍峨大楼拔地而起,点点灯火彻夜长明,编辑记者日夜奔忙,每天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人民日报,它是我的现在,我的未来. 而另一个,是清华大学宏盟楼里那一排长满爬山虎的窗子;是一张长条桌、一块白板、几台电脑,和经常罢工的打印机;是一代代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写稿、编辑、排版的青春面孔……清新时报,清华大学颇具影响力的学生媒体,它是我的曾经,是我的理想生根发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王芸 《北京档案》2007,(9):19-19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我今天是以曾经在档案系统工作过的同事身份来看看老朋友.我在北京市档案局馆工作的经历,是我一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接到市档案局邀请出席座谈会的请柬时,非常高兴,当即答复,只要办公厅没有急事,我一定参加.  相似文献   

18.
劳动的喜悦     
我是北京日报第一批下放干部中的一个.我参加北京郊区中苏友好农业社以后,和社员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这是我写的日记的片断.  相似文献   

19.
爸爸: 我好久没这样叫了,好久了.张开口都是陌生的,好像有一个长久的死寂的冬天,把这两个温情的字眼淹没了.从我的八岁到我的十八岁,我都没有开口叫过.整整十年. 十年.我一想起都觉得这是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漫长.回首凝望的时候感觉怎么也望不到头.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个农民,写稿6年,获奖7次.我的体会是;《新闻爱好者》杂志是我通向领奖台的阶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