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记得一位佛学大师曾这样向弟子总结自己的修炼之道:“……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高深的佛法竞被大师纯粹抽象成了这样简单而充满禅意的一句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而广之“……读书的时候读书,生活的时候生活。做学问的时候做学问……”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大道之源"和"三玄之冠"的称誉.<易经>是一本论述宇宙万物变化规律以及人类知变、应变法则的著作,不仅是宇宙预测学,而且是人生行为哲学.<易经>中蕴含高明的管理智慧,并且千年来不断丰富、不断提升,对教育管理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鲁忠群 《宁夏教育》2009,(7):118-119
读书是一个有知识人做学问的基本功,是一个文化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读书,能使人通晓古今,高瞻远瞩;读书,能使人洞明世事,虚怀若谷。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读书,更要在我们的校园大兴读书之风,共同构建书香校园。一、构建书香校园的关键在校长。校长要成为读书学习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点明了校长在学校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校园历来被认为是读书做学问的单纯清雅之地,而现今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校园暴力越演越烈,各种校园暴力的报道层出不穷.所谓校园暴力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是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他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所造成的生理、心理的伤害等.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其在学校管理中如何运用个性的心理学原理,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解码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做学问可以抄袭,那么考试也就可以作弊,谁还有兴趣认真读书呢?  相似文献   

6.
近半个世纪前,我在江南的一所古老的学府——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读书,有幸受到朱东润先生的教诲。先生谆谆教导我们说:“读书的目的是做人,做学问。做人是主要的,所谓读书明理,要学习做人的道理。至于做学问,老师只是指引一条入门的路,以后还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先生言传身教,为人楷模,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7.
读书不仅是长知识做学问的需要,也是修身养性、锤炼人格的需要。读书更应该成为读书人一生的精神追求。要把书读好,就必须沉下心来,快乐阅读。  相似文献   

8.
王存仓 《教师》2011,(24):122-122
读书不仅是长知识做学问的需要,也是修身养性、锤炼人格的需要。读书更应该成为读书人一生的精神追求。要把书读好,就必须沉下心来,快乐阅读。  相似文献   

9.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读书做学问都贵在一个"积"字,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多读、多记,注意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才能信手拈来,都成文章,达到古人所谓的"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萧规曹随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译文】做学问需要每天都有所进步,汲取新的知识;追求大道却正好相反,每天都要去掉不必要的东西。减之又减,到最后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CAI的客观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倾向及客观-建构连续统的形成,提出了基于客观一建构连续统的CAI课件不仅要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应突出知识的获取过程,以利于学生有较好的知识转化效果,着重讨论了课件开发过程中的CAI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内容结构的确定和课件结构形式的设计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CAI的容观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倾向及客观-建构连续统的形成,提出了基于客观-建构连续统的CAI课件不仅要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应突出知识的获取过程,以利于学生有较好的知识转化效果.着重讨论了课件开发过程中的CAI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内容结构的确定和课件结构形式的设计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等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学业的顺利完成,影响了其今后的职业选择。教师应该对学生有意识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理想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适应当下。  相似文献   

14.
儒学人与自然关系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之际与人物之辨构成了儒学人与自然关系论的主要问题域,形上之天与形下的天、地、人、物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差异一体的开放的自然。在价值关系上,人对天地持敬畏之心,对万物则爱之有序、用之有度。在道德实践关系上,强调成己成物、参赞天地化育,在实现自然和谐的同时也使人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在认识论上,重伦理、形上天理而轻物理,对自然物理的认识始终受制于对形上天理的体悟而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导致儒学所主张的自然和谐论处于一个比较原始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5.
新柏拉图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普遍流行的哲学思潮。它肯定世界的美和和谐,强调“人是一个小宇宙”。本文试图从新柏拉图主义的兴起、内涵和特点、影响三方面对新柏拉图主义进行整体评述。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的有机建构必须满足中小学实践指导教师、高校教师、职前实习教师的共同兴趣。探究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教育实践问题,即教育知识生产,聚焦着他们的共同兴趣。这些问题谱系包括知识问题、如何教的问题、教人如何教的问题三大支系。反思是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建构的途径。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不仅是职前实习教师反思的场所,而且为实践导师和高校导师提供了新的反思性实践的机会。积极互赖的合作教学为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实施问题探究、反思教学构筑起务实的具体操作形式。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rt of the series we look at the present astronomical evidence both from distant parts of the universe as well as from our local region to test cosmological predictions. Included in this discussion are Hubble’s law, source counts, angular diameters, the age of the universe, abundances of light nuclei and the microwave backgr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ndings for big bang models is discussed.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18.
张华夏教授在《系统主义:当代辩证法的新发展》一文中,指称对立统一规律的说服力是“泛泛而论”;赵凯荣博士在其专著《复杂性哲学》中,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思想只是特例而非通则;任恢忠先生在《物质.意识.场》一书中所持的基本观点仍然囿于传统矛盾学说,对矛盾规律在认识上并未与时俱进,上述三同志对矛盾法则的观点或提法是笔者所不赞同的。笔者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根本规律,有切实而精致的内容,只是对它的理解、认识和运用要与时俱进;与矛盾规律同样,系统规律也是宇宙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古印度的天文思想与当时的宗教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吠陀时代的天文学已经以大梵天不断再生宇宙的神话认识到宇宙的永恒循环,并提出了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27或28月站的星座体系;耆那教对于构成宇宙的元素作出了精细的宗教哲学思辨,佛教立足于生命的永恒轮回,建立了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地心世界模型,推测无边无际的永恒循环宇宙具有高度的自相似结构,但不太符合现代科学揭示的宇宙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物理学的发展;生物的进化以及宇宙的演化等不同角度论述了时间具有方向性,时间是非平衡世界内部进化的总体表现,搞清楚时间的方向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