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斯图尔特·霍尔通过《表征》一书阐述了其"文化表征理论"。他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循环观出发,探讨了文化循环的模式,并将"表征"看作文化循环的主要要素和环节加以论述。霍尔认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表意的实践,它的决定性产品就是意义。语言是在一种文化中表达思想、观念和情感的"媒介"之一;意义得以产生和循环的最具优势的一个"媒介"就是语言。关于表征、意义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霍尔说,"表征意味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  相似文献   

2.
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表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征(representation)是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尽管这两种理论的表征在本质、哲学基础以及基本过程等方面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在表征的内容、符号、心理机制、方式等方面却有明显不同。因此,对这两种流派的表征理论的比较研究既可以使我们对表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又有助于我们对这两种理论的特色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刻地认识,从而为实现二者的互补与整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表征(representation)是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中的重要概念,尽管这两种理论的表征在本质,哲学基础以及基本过程等方面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在表征的内容,符号、心理机制,方式等方面却有明显不同,因此,对这两种流派的表征理论的比较研究既可以使我们对表征有更深刻的的理解,又有助于我们对这两种理论的特色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刻地认识,从而为实现二者的互补与整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的表征是指人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储存、表示和再现方式.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有三种基本形式:命题网络表征、表象表征和线性表征.由于数学主要研究数与形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数学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常表现为命题网络和表象表征的相互交织与融合.数学概念属于陈述性知识,能否对数学概念进行不同形式的表征,实现各种表征形式的融合,形成相对完善、精致的概念网络是学好数学概念的关键.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对数学概念进行表征,学生头脑中概念表征的状况如何?笔者围绕"等差数列"这一重要数学概念的表征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做一些探讨.1 调查工作的安排  相似文献   

5.
文化解释是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进化模型中生物学家把自然选择机制视为是文化传递的动力学基础,但对于文化传递的认知机制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认知人类学家基于"表征"概念,采用"自然化"的方式,为文化表征的传递构建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认知解释。由此所形成的文化表征理论,使得社会科学研究能够在一种隐喻思维模式下,为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一种科学的因果解释。  相似文献   

6.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方式为观看。根据分层传播理论,观看的过程包括视(感觉)、觉(视知觉)、记忆(信息存储)、表象编码(内容加工)和思维形成(意义建构)五个阶段。根据观看的过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过程为"看见"(即视觉感知,把握视觉表征的形式)、"看懂"(即视觉理解,分析视觉表征的内容)、"看好"(即视觉交流,产生知识传播的效果)。为了促进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意义解读,需要从观看的角度对其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面对广大的合成双语学员,中国口译教学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实现语言进修和技能培训的契合,双语记忆表征研究为此提供了理论框架。从定义上追溯并列双语译员和合成双语译员的语言学起源,运用心理学"双语记忆表征模型"(如概念中介模型和修正层级模型)对两者的记忆表征进行探讨,文章得出:口译教学应依据不同类型双语者的记忆表征特点设计相应的语言进修和技能培训,促成他们向理想的译员记忆表征转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的表征是指人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储存、表示和再现方式。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有三种基本形式:命题网络表征、表象表征和线性表征.由于数学主要研究数与形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数学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常表现为命题网络和表象表征的相互交织与融合.数学概念属于陈述性知识,能否对数学概念进行不同形式的表征,实现各种表征形式的融合,形成相对完善、精致的概念网络是学好数学概念的关键.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对数学概念进行表征,学生头脑中概念表征的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9.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分别从德文与英文翻译过来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概念。尽管其各自的研究都共同指向课堂教学,但由于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对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两种难以通约的研究范式,前者根植于德国深厚的新人文主义的"教化"(Bildung)传统,属于欧洲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范式;后者则与课程论以及不同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相联系,属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科学"范式。清理20世纪我国从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引进的教育学科的概念,弄清不同概念的含义及其在我国语境中的变化,是新世纪重建教育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介"是辨证思维的一个哲学概念,是客观事物转化和发展的中间环节。"中介论"文艺观认为,文艺审美主客体之间存在着文化心理结构这一重要中介,成为它们沟通与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此中介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系统,与两者保持一定程度的张力,其以创作动机、心理定势、想象和情感四种心理因素为主。"中介论"的引入,为文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理论构架模式,克服了传统直观反映论的理论缺陷,增强了理论的科学性、现代辨证思维色彩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表征(Representation)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心理表征”受到了高度关注,相对于“单一表征理论”,所谓“多元表征理论”即是更加强调数学概念心理表征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2.
"模式"(model)一词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术语,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某种逻辑上的轮廓.在西方学术界通常把模式解释为经验和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它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了的形式".把"模式"这个概念引入到解题理论中来,在于说明一定解题思想或理论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典型问题的固定解法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在学习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将积累的知识经验经过加工,会得出有长久保存价值或基本重要性的典型结构与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构建日美两国概念转变策略研究谱系图基础上,分析两国概念转变策略研究的特点,反思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该文首先从时间维度对日本和美国的概念转变策略研究进行了梳理,然后以教育技术研究新范式CTCL的构成要素"学习者"(Learner)、"技术"(Technology)、"学习内容"(Content)、"文化"(Culture)作为要素维度对梳理内容进行了解析,构建了两国概念转变策略研究谱系图。通过研究发现:两国概念转变策略研究具有从认知理论发展到学习生态系统思想,由"知识学习"向"知识建构"转变以及技术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反思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应走向CTCL研究新范式,技术的使用要考虑与其他要素的契合性,才能有利于学习生态圈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概念在人们的知识表征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对概念的结构及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在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概念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几种与经典理论相冲突的经验研究,即关于归类中典型性效应、家族相似性、非必要特征、隐概念等的研究,并提出几种概念形成的理论模型,如概率模型、特例模型等,旨在为研究知识表征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概念的表征是指人们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概念的储存、表示和再现方式。能否从不同角度表征数学概念,在记忆系统中储存足够多的不同表征形式,并能相互联系、及时准确地调用这些形式是对概念深刻理解的重要标志.笔者围绕等差数列概念的表征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71):15-16
文章围绕多元表征在小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为课题进行阐述,首先解释了从单一表征理论到多元表征理论的转变,接着讨论了多元表征理论促使学生更明确地了解概念本质,多元表征的出现加强了概念之间的转换,多元表征的出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化,多元表征丰富了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多元表征在小学概念教学中的策略。其意图在于通过多元表征方式进一步的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金岱等著的《城市:作为符号与表征——文化现代化视域中的文化广州论》以“文化广州”为研究对象,通过重塑城市文化研究的视域、定位和表征体系,从而超越“广州”此一狭窄地理概念,使之成为了探讨中国文明转型期文化总体进路问题的一个典型个案和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8.
顾叶平 《考试周刊》2014,(94):69-69
<正>表征在辞典中的解释为"揭示,阐明"之意,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是一种心理过程,即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内化,也是问题理解的一种结果,即问题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数学都有这样的感受,公式定理记了不少,教材中的题目似乎也一看就懂,遇到陌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汉语修辞格"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简单地认作"互文".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述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一种字面上的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更不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表征(representation)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后出现的反应。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即动作、图像和符号表征。人类正是凭借这三个系统来认识世界的,其中,符号表征是最高级的表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