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口语交际课堂中,存在两种教学:一种是"教教材",一种是"用教材教"。"教教材"的老师十分关注教材内容,教材以外不敢逾越半步,把教材用死了,教死了。"用教材教"的老师十分重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活用了教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活用,激活课堂我认为在教学科学课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生能亲自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及时选用能进行制作的内容,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内容充实教材,也是教材活用的一种,因为尽管科学教材是新的,但现实生活却是绿树常青的,教师要问关于动物的特征,这个学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如问:它长毛吗?它吃肉吗?它会生蛋吗?这位学生猜出他所说的动物是老虎。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大了,热情高了,气氛活了……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一些常见动…  相似文献   

3.
尹艳荣 《宁夏教育》2004,(7):106-107
我认为在教学科学课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生能亲自体验和实际感觉到的事物及现象为基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及时选用能进行制作的内容,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内容充实教材,也是教材活用的一种,因为尽管科学教材是新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张嘴能说、提笔能写”的素养和能力÷语文课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学要重点突出,学习目标明确,训练针对性强,借用教材中的典型例子,实现“成模块语言范例”的理解、复制、转移和活用。贾志敏老师前后两次教学《普罗米修斯》,为我们提供了追求语文教育真谛的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是希望老师们能把握住学科教学最本质的东西。而有些老师却曲解了,把它作为可以轻视教材的权威佐证。时下还有一句流行语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似乎也有老师不解:不是教教材?那拿教材何用?是呀。难道我们都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吗?实际上前面两句话都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蒋晋 《阳光搜索》2014,(3):60-61
“用教材.不为上”的口号已喊了很多年,为教本而教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活用教材”到底要做些什么?”活用教材”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具备的能力,其作用和价值也有待商榷,于是,创新、创造性地运用就成了最流行的词汇,但新颖和花样能和创新划等号吗?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是希望老师们能把握住学科教学最本质的东西。而有些老师却曲解了,把它作为可以轻视教材的权威佐证。时下还有一句流行语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似乎也有老师不解:不是教教材?那拿教材何用?是呀。难道我们都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吗?实际上前面两句话都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司徒敏 《小学自然教学》2011,(12):M0002-M0002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相信很多老师对这句话耳熟能详,但是如何“用教材教”?或者换句话说,如何灵活处理教材?10月12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举行的2011年全国小学科学年会上,张晓萍老师的《运动与呼吸》一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2013,(6):87-88
也谈“用教材教” 批判“教教材”,提倡“用教材教”,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种时尚,曾被老师们捧为信条,一度“疯狂”,甚至出现了藐视教材的倾向,大张旗鼓地“用教材教”着!最近一直在琢磨着新课标要不要强调“用教材教”?如何体现其本意?  相似文献   

10.
常听专家说,有的教师是在“教教材”,而有的教师却是在“用教材教”。听到这样的话,总觉得意思差不多,从没去思考过。今天,在教学《匆匆》一课时,我忽然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教教材”,就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教学模式;而“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调整、挖掘、重组。  相似文献   

11.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何对待教材?如何用好教材,进而切实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很多读者有很好的看法和做法:为此,本期推出“‘用教材教’的认识与实践”专题,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精选了一些老师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老师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实验已经走过了三年.在各种形式的培训下,老师们已普遍形成共识:不论哪一堂课,也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我们都应该“用教材教”而不应该“教教材”。但遗憾的是,要将这样的意识落实为自觉的教学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3.
进入互联网时代,题目翻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中考题更是推陈出新,让人应接不暇.面对独具匠心、设计新颖的中考题,部分教师开始对课本上基础例题、习题不屑一顾,认为教学价值不高,从网上或教辅资料上找难题让学生训练,将学生引入茫茫题海,竟然美其名日“活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弃教材,课本上的每一...  相似文献   

14.
王鸿 《海南教育》2009,(4):43-43
教材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照着教材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活用教材。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是照搬不动,而是在了解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课程的理解及本班学生的实际予以统整、选择组织,也就是教师作为教材的实践者的同时.也要作为教材的批判者和完善者。”  相似文献   

15.
教材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照着教材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活用教材。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是照搬不动,而是在了解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课程的理解及本班学生的实际予以统整、选择组织,也就是教师作为教材的实践者的同时.也要作为教材的批判者和完善者。”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为教师服务的,教师可以“活用教材”而不能“死教教材”。现代教师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需要,创造性地选用教材、改编教材,对教材实现再次、多次开发,达到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最终达至“个本化”,真正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整合内容活用教材。  相似文献   

18.
编前:教材是凭借,活用是关键。如何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正确解读运用好教参、文献资料、课本插图等,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富有成效,有待于广大教师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但教材只能是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应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仅是提供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师不再只是教材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活用教材就是教师在践行新课程标准基础上灵活运用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