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统一的教案和教参使教师教学个性被淡化和忽视,有经验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无法得到尊重和施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灵活处理课堂问题的技巧和风格,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产生陶冶作用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力量.只有重视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个性的培养,才能真正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理念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的核心决定于教师的教学个性,没有教学个性的独特性,也就没有多种风格的教学流派。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模拟探索到发展创新阶段,解决在教学风格形成中的问题,提倡不同的教学流派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3.
孙传文 《中学教育》2007,(12):25-27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相应的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培养问题便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教师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意义所谓教学风格是指优秀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艺术个性和特色,即实现了教学艺  相似文献   

4.
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作风和创造性活动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达到稳定状态的标志。由于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人格和个性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化知识的同时,还会和学生在个性和人格上相互影响,这对处于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时期学生而言,有利于促成其个性的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已成为事关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影响源。就实践而言,我认为经济专业课的教学艺术性应突出以下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个性的人就不可能有创造,所以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需要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和轻松愉悦的氛围,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示范进行启发引导,更需要教师抓住课堂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激励诱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善于体现个性,乐于展示个性,从而真正使学生个性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是教师教学艺术走向成熟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概括.良好的师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与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思想、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体现为教师的个性品质,即教师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现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是教师教学艺术走向成熟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教学个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教学个性化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个性)特色性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教学个性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1.教学个性化是特殊的教学能力。在此,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一般和特殊两种。一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现代观念和意识、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善于驾驭顺境和逆境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具有良好个性的人。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影响极大。比如一个温和、理解、负责、有较高文化素养、富有…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教学风格?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不懈的探索,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求学个性和方式,这就是教学风格:我们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鲁涛 《中学教学参考》2008,(12):194-194
什么是教学风格?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不懈的探索,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求学个性和方式,这就是教学风格:我们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陆志琴 《考试周刊》2008,(10):26-2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场",让学生的个性能在一个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张扬?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富有个性的教学,既是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自然流露,又是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学个性一旦和学生的个性培养联系起来,就能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是在承认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强烈呼唤个性化教学。一、教师要有教学个性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自身实际出发研究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与自我学习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中教学理念是形成教学风格特色的基础,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进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也会促使体育专业课教师不断更新与发展自己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讲课的风范、格调、品位、作风等,是由教师个性品质因素、天赋、悟性、专业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教学个性特质和品质。它或是教学内容选择与编辑、课堂信息量、语言表达与板书设计等方面独具风格,或是独特的教学思路、激情和感染力,或是在使用教学方法上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9.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讲课的风范、格调、品位、作风等,是由教师个性品质因素、天赋、悟性、专业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教学个性特质和品质.它或是教学内容选择与编辑、课堂信息量、语言表达与板书设计等方面独具风格,或是独特的教学思路、激情和感染力,或是在使用教学方法上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0.
李海娇 《文教资料》2011,(20):143-144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期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功能。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作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