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视经典阅读教育。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石,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具有其他任何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阅读文化经典作品不仅能学习经典名篇里包含的长期积淀的精神骨髓,还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同时还可以进行英才教育、人性教育和贵族精神教育,让经典文化作品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外阅读。"课程目标"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要能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能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各学年度,除了重视课内阅读(语文读本)外,还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经典阅读、新闻阅读、时文阅读)来提高写作技能,真正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内(写作)的通透。一.经典阅读与作文教学经典阅读是个体生命建构自我灵魂、完成自我超越、提升生命境界的必经之途。国学大师季羡林特别强调要读国学经典:"有一个平凡的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总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所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延伸阅读指导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的阅读不能仅仅局限性于课内,应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捷径可走,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高中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一目标的要点有二:一是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二规定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道理众所周知,"课程标准"公布与实施也近十年,新课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强调学生要"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而现在的高中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人有多少?高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8.
革命文化题材作品肩负着传承革命精神,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在红色经典作品《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的读中推进课中,教师要根据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特点,重视文本的育人价值,整体构建学习任务群,设置红色英雄赞学习任务,组织开展“讲小英雄故事”“为英雄画像”“向英雄礼赞”一系列层进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思考、探究。这样,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以文化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阅读经典,传承文化,积淀民族文化基因,弘扬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课堂重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多角度链接相关阅读素材,实现师生、生生、文本间的多维互动,并努力将经典读厚,引领学生从经典阅读中传承文化尊重之风尚,从文学意象的感悟中积淀中华文化基因,习得扣住关键词句读懂、读透经典的方法,并在拓展延伸中使学生生发出长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人们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精神的生活。阅读教学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阅读是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接受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作者通过阐述阅读的方法、习惯、作用,结合教学实践阐明,语文阅读教育训练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内在素质。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山:高中生要“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必须“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其实,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除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外,还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只是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李华 《时代教育》2012,(6):120-121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而"阅读"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本阅读方案设计旨在学生中通过足时足量的阅读实践、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科学系统的方法引领下、通过合情合理的过程评价让学生愿读、多读、会读、乐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阅读的自觉践行者和最大受益者,最终让学生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和精神伴随,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获得人生的幸福;精神的满足、心灵的享受、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阅读,可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我们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健康阅读,实用阅读,广泛阅读,从而激起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也就会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的中心,它具备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要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思考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感兴趣的书勤练;培养较强的语感等方面着手.否则将影响一个人在阅读的道路上最终能走多远甚至影响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深究精神.  相似文献   

15.
试论青少年正确阅读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晓艳 《教学与管理》2006,(10):119-120
阅读能力是教育的基石,是青少年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青少年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看得懂教材,听得懂教师的讲解;才能不断接受新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大厦;才能开展卓有成效的自主学习,以实现人生的更高目标.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样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都是以此为基点发展和稳定下来的。因此,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青少年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依然是我们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6.
肖丹婧 《亚太教育》2024,(2):167-170
整本书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然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缺少适合的阅读方法,以及缺乏奏效的阅读评价等问题,所以学生不想读、不会读、未深读,进而导致整本书阅读的效益不高。鉴于此,教师应采取多途径激趣、多视角导读、多方式评价等策略,提升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效益,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18.
陆文 《黑河教育》2014,(5):36-35
小学生如果把阅读当成一种兴趣,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各种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使他们阅读量少。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简要论述了校园文化的现状及阅读文化与其的关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优势与作用,并提出了阅读文化建设的几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语文的中心,它具备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要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思考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感兴趣的书勤练;培养较强的语感等方面着手。否则将影响一个人在阅读的道路上最终能走多远甚至影响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深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