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解释学的出现是20世纪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事件,它的出现给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现代解释学重要人物的德国的伽达默尔和美国的赫什,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解释角度的差异:在艺术本的理解方面存在开放与封闭之别,在解释的历史意识方面存在“历史相对主义”(即“效果历史”)和历史的回归的不同,在艺术语言观上有着本体论和载体论的关于语言的体用之争。只有注意西方关于解释学美学思想中的这种不同化背景,我们才能得以科学地建设起我们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望文生义地认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也是一种读者中心理论,这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研究的一个严重失误。本文希望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详细分析,还其理论一个真实的面目,认为伽氏的美学研究是其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他的思想理论中三个关键词的分析,认为无论是他对理解的历史性的强调,还是对艺术游戏本身特点的着重论析,最后都落实到对真理的关注,并通过对存在真理的关注,使艺术的意义得以开启。这其实才是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文章拟对现代解释学的两个重要人物伽达默尔和赫什的解释学美学思想,从艺术本文的理解、解释的历史性问题以及艺术语言观三个方面作一比较,以期找出他们解释角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张晓风是台湾名的散家、戏剧家、小说家,尤以散饮誉海内外。她以诗性思维提高了中国现代抒情散的艺术品位。而她对生命与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使散走向了更壮阔的审美意境。本着重从晓风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入手,探索其诗性解释学散的核心及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解释学的奠基性著作《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从三个方面对主体论哲学展开了批判。在美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论美学,提出了艺术作品本体论;在解释学领域,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并非主体对文本的一种主体性行为,而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语言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诗,由此,伽达默尔把现代解释学引向了解构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要创建的是哪一种解释学 ?”因为西方解释学有三种形态 :古代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和现代哲学解释学 ,它们的含义差别甚远。作为解释技术的古代解释学 ,中国古代已经具有 ,而且相当发达 ,因而无须再建立。如果是后两种 ,那么中国尚未出现 ,故而才存在着建立的问题。但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能否建立起中国的一般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是很成问题的。就汤一介先生的论述来看 ,他所理解的解释学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解释学。这种解释学不仅不需要创建 (它已存在 ) ,而且也没有发扬光大的必要 ,原因是由于古代解释学的过度发展 ,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强解释学特征 ,即解释过度 ,这种过度解释的传统妨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使其解释有余 ,而创造不足 ,并形成了学派线性发展和思想寄生式发展的特点。目前中国哲学界最需要的是少一些解释 ,而多一些创造  相似文献   

7.
现代解释学的出现是20世纪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事件,它的出现给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现代解释学重要人物的德国的伽达默尔和美国的赫什,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解释角度的差异在艺术文本的理解方面存在开放与封闭之别,在解释的历史意识方面存在"历史相对主义"(即"效果历史")和历史的回归的不同,在艺术语言观上有着本体论和载体论的关于语言的体用之争.只有注意西方关于解释学美学思想中的这种不同文化背景,我们才能得以科学地建设起我们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解释学的奠基性著作《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从三个方面对主体论哲学展开了批判在美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论美学,提出了艺术作品本体论;在解释学领域,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并非主体对文本的一种主体性行为,而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语言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诗。由此,伽达默尔把现代解释学引向了解构之路。  相似文献   

9.
解释的范式转换对法律解释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奠基于法律解释学的一般解释学在发展中先后出现了解释的范式转换,即从特殊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的转换;从理解的方法论、本体论向文本论的转换;从作者中心、读者中心向文本中心的转换。西方解释学的解释范式转换对法律解释学发展的影响在于,法律解释学开始关注解释学的共同属性,应当以理解为基础;法律解释学既要探索解释的方法,也要关注理解与解释的本体问题;法律解释的出发点和重心在于法律文本。  相似文献   

10.
解释学,又称释义学或诠释学,起源于古希腊。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形成了一般解释学;海德格尔则把一般解释学提升到现代哲学解释学阶段。理解与对话构成了现代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理解是解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视界主要是指人的前判断,是文体的作者和解释者对文本意义的预期表达,被融合的视界即是文本的“原初的视界”和解释者的“现在的视界”,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主义把科学视为纯粹客观的,特雷西则认为科学具有无可置疑的诠释性,这种诠释是通过语言途径来达到的,特雷西以科学具有诠释学性质来批判传统的客观主义科学观,自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对科学的诠释性理解不能也不应彻底否定科学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对阐释翻译理论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翻译的实际操作过程从阐释学的四个基本步骤:信任、入侵、吸收和补偿。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论述,深入研究了给予阐释学理论在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之后重点从翻译过程中文化背景的转换、表达方式的转换、意境的重构等方面给出了阐释学的翻译应用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critique of the conception of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put forth by Leonard C. Hawes in a recent article i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is made. Using Martin Heidegger's definition, it is argued that Hawes has misunderstood the enterprise of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An addendum is included which suggests a beginning way to think of the role of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in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西方诠释学中,利科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传统诠释学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语义学、精神分析与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成果,以反思作为中心线形成了自己的诠释学思想。从总体上看,利科诠释学思想历经了现象学诠释学、文本诠释学、自我诠释学三个阶段,但这个三阶段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利科诠释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诠释理论的传入和创建“中国诠释学”的努力,中国古代诠释传统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其中,朱熹诠释思想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路和视角,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统诠释思想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两位诠释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之间的通信中所讨论的问题,对于诠释学研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信双方的探讨也是深入和富有启发意义的。现征得两位通信者的同意,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7.
立足解释学关于文本的不同视角,审视教师的课程观和学生观,并提出建立以新解释学的文本观为指导的课程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18.
诠释的旨趣在于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将政策视为文本形成了政策研究方法论的诠释取向,探究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路径是发挥诠释学方法在政策研究中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诠释学理论的演进历程提炼出“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诠释学分析要素,结合政策特质以“政策制定者”“政策文本”“政策受众”为三个支点建立教育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框架,并提出从教育政策制定者行动理解文本意义、从教育政策受众行动阐释文本意义的两条分析路径,进而选取我国《规划纲要》与“双减”等政策文件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将诠释学方法引入教育政策研究,不仅可以探明教育政策意义的传递逻辑,揭示阻碍教育政策共识达成的原因,还可以实现对教育政策意义的深入理解,促进教育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诠释学领域中,各种诠释学理论相互冲突,方法论与存在论之间的冲突就是其中之一。利科立足西方哲学传统,通过现象学、语义学与反思环节,对诠释学方法论与存在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公断,解答了解释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argument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science teaching based on a pedagogy of questions is to be modeled on a hermeneutic concep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s a proces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exts. This process is spelled out in terms of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A text constituted by scientific practices is at once united by a hermeneutic fore-structure and scattered in a diversity of spaces of representation. The educational questioning that should reveal the interpretative aspects of the textu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ists of four groups of issues. The ultimate aim of this kind of science teaching is the education of ‘internal critics of science' who are able to make explicit hidden possibilities of doing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