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二元Logistic概率模型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医疗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指出学历、户籍分布、家庭月平均收入、是否已加入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险知识、消费经验6个因素对大学生是否参与医疗保险有显著影响.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措施: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管理监管功能,完善大学生医保的运行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和倡导功能,推动大学生医保的有效实施;倡导家庭积极支持参与保险,促进大学生医保落到实处;大学生自身应主动参与,规避个人和家庭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山大学学生健康意识状况与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山大学326名本科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体现认知、情趣和意志3个方面,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仍然停留在认知层面,对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与对健康的认知存在不相符合的现状;而且由于性别不同,男女学生的体育行为有不同的表现;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主要有6个主因子:兴趣爱好、项目价值、参与、满足感、个体发展、体育项目认知,这6个因子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作用,决定了大学生的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3.
<正>5月5日至6日,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大学生选秀活动在北京市举行。参加本次选秀活动的30名队员,包括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推荐的中国大学男子篮球超级联赛中表现优异的大学生球员以及自行报名参加的大学生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天津和山东地区6所高校1 20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针对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传递与获取呈现出多种形态;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媒介主要集中在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动机主要集中在爱好某项运动和喜欢体育明星上;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大多数是积极主动的,主要来源于大学生自身对体育信息的需求,从而在需求的驱动下让他们指向了传播媒介,以达到一定程度的信息满足。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影响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6所高校在校1588名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和体育锻炼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不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负荷等明显不足,由此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2月6日,第25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土耳其埃尔组鲁姆落下帷幕。这座小城市用周密的组织、真诚的微笑、热情的服务,为本届大冬会营造出了温馨、欢快、热烈的冰雪运动氛围,令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在充满年轻活力和朝气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今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深圳举办,深圳承诺,要将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办成历史上最精彩、最圆满、最有影响力的大运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体育参与、体育收获相互作用关系,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增进健康。方法依据社会生态学与参与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体育参与、体育收获的关系模型,通过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量表、大学生体育参与量表、大学生体育收获量表,对6 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20.0、AMO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结果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4个维度变量对体育收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P<0.001),分别解释了21.3%、14.6%、11.8%、24.8%的变量,且通过体育参与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P<0.001),间接效应0.578;大学生体育参与对体育收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P<0.001),直接效应0.679。结论环境影响参与、参与实现收获、收获体现了参与质量与环境支撑,三者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影响着大学体育发展。应从课程构建、教师引导、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入手,改善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促进大学生体育情感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提高大学生在体育认知、实践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收获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体质测试等研究工具,对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2)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但反映其体质状况的各个指标发展不均衡,有些指标整体偏低;3)反映大学生体质状况的6项指标时其心理健康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体质总体情况、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成绩、台阶试验分数、身高标准体重和握力体重指数。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其体质之间有同向变化的趋势,即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参加定向活动的各类因素的问卷调查,得出影响大学生体育活动6条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1.定向运动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得不到较系统的定向教育;2.定向运动场地稀缺,学校场地课余及假日时间不对学生开放;3.学校定向体育教师水平一般,很少提供较专业的指导;4.学校较少组织定向活动,定向兴趣小组太少,定向锻炼多为自发活动;5.宣传推广的力度;6.传统观念的制约。在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4):360-364
文章在"善治"理论指导下,运用Baecke身体活动问卷对大学生体育参与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体育参与现状提出相关策略,从大学生期望视角,运用二元语义表示模型确立善治策略为:1)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2)监督与激励共存,保证体育参与时间;3)降低场馆、俱乐部收费标准;4)针对男生开设不同强度体育项目;5)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女生)体育参与思想引导;6)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手机在提高体育参与方面的功能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景贤  于春艳 《体育学刊》2007,14(6):123-128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从2006年3月到6月通过对浙江省6所高校954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投入和生命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在性别上差异非常显著,男生要好于女生;大学生总体的生命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社会关系领域最佳,环境领域最差;大学生的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体育经济投入水平一般,体育情感投入、体育精力投入水平偏低;大学生体育人口在体育锻炼态度和生命质量的得分上普遍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生命质量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显著相关,大学生的体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精力投入(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感)与大学生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但其中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与心理领域相关不显著;情感投入(行为意向)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建立以大学生为评价对象,以提高防溺水技能和规避溺水风险为目的的大学生安心游泳技能等级标准。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问卷筛选以及专家论证等研究方法,确定了大学生安心游泳技能等级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游泳技能和自救技能两个方面,并使用3个层级(初级、中级、高级)9个等级(初级:1-3级;中级:4-6级;高级7-9级)来评价大学生安心游泳技能的等级。通过内回代方法对评价标准进行检验,表明该研究标准能够初步应用于大学生安心游泳技能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速度滑冰的能力目标管理。是通过在规定的时间(5~6周)内,大学生应该达到的最终学练水平及逐周学练水平所构成的能力目标系统,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控制速度滑冰教、学、练的全过程,并取得最佳整体效益——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明显增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供了大学生速度滑冰的规范管理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运用调查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98、99、2 0 0 0、2 0 0 1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 1912名大学生的调查 ,其中男生 10 2 4人 ,具有初步锻炼习惯的占 6 9 33% ;女生 888人 ,具有初步锻炼习惯的占5 5 97% ,显然这与培养高校学生锻炼习惯的目标要求差距甚远 ,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击,对276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艾滋病认知水平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艾滋病的相关知识;(2)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3)性观念和个人行为状况;(4)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5)对待避孕套的态度;(6)学校体育运动与预防艾滋病。调查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有所了解,但掌握的不全面;体育大学生性观念日渐开放:大学生缺乏在运动伤害处理时预防艾滋病意识。并就体育院校如何根据体育大学生专业特点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通过与201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成绩对比,对我国大学生田径竞技实力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田径竞技水平相对于全国水平还处于二流水平,大学未能达到独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要求。2)大学田径各项目竞技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各项目运动员梯队建设还不理想。大学生田径整体水平普遍落后的原因主要有:1)"高水平运动员"的概念笼统、不公平竞争严重;2)高水平教练员缺乏;3)大学生运动员学训矛盾严重;4)依赖专业运动员挂靠现象不利于大学竞技运动的长远发展;5)投入经费少、竞赛少,缺乏交流;6)缺乏有效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17.
周全  韩文义  沙峰 《体育科学》2001,21(3):75-75
问卷调查国家女子举重集训队运动员 30人 ,获得有效问卷 2 8份 ;问卷调查山东省举重队运动员 34人 ,获得有效问卷 32份 ;问卷调查女大学生 886人 ,获得有效问卷 842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和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量表 (Cattell- 16 PF)为测量工具。研究结果 :根据症状自评的评分标准 ,各因子大于或等于 2的运动员被认为存在心理疾病症状。国家女子举重队中至少有 1个因子大于或等于 2的占 17.86 %。山东队中占 18.75 %。女大学生中占 2 0 .6 1%。国家队、山东省队和普通女大学生的总症状指数分别为 :0 .6 6 ,0 .6 9,0 .70。总症…  相似文献   

18.
于英  王爽 《体育学刊》2011,18(2):91-93
对中美日30所高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比较,结果显示:中美日大学生在野营和徒步旅行上参与人数都达到了60%以上;在定向越野、航海、潜泳和攀岩上参与人数低于20%。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频率,在"1年5~6次"上中国略高于美日,而在高频率"最少1个月1次"、"几乎每天参加"、"最少1周1次"上中国低于美日;整体而言,美国和日本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开展情况好于中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2例访谈和74例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了大学生评价和选择体育锻炼的价值要素;以这些要素作为当前大学生评价和选择体育锻炼的事实依据来编制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问卷条目,并经过两次小范围预测的统计分析,对原始条目进行筛选和精简,再对全国5地高校1 736例大学生进行调查,建立了5因素一阶模型的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和6因素一阶模型的手段性体育锻炼价值观.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模型是可以接受的分析模型,并证明了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对手段性体育锻炼价值观所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华东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吴秋林 《体育学刊》2001,8(4):79-81
分析了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福建、江西、安徽5省10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调查情况,研究了该地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执行力度等6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