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美国赞美式的少儿教育方式提出了警告:赞美无过,但别走火入魔。美国人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使孩子从小就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更加主动地去探索未知领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然而,对少儿一味地夸奖,对他们的成长就未必是好事了。一些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自尊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但赞美与提高自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实的夸奖和赞美非但不能提高孩子的自尊,反而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赞美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遭受过批评的孩子相比,更难承受批评和挫折。…  相似文献   

2.
《教育导刊》2005,(8):64-64
最近,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美国赞美式的少儿教育方式提出了警告:赞美无过,但别走火人魔。美国人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使孩子从小就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更加主动地去探索未知领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然而,对少儿一味地夸奖,对他们的成长就未必是好事了。  相似文献   

3.
孩子成长需要“表扬” 家庭教育中的表扬同赏识、夸奖、赞许等方式同类,都是对孩子的积极评价,是对其行为的“良性刺激”。 在社会心理学看来,人的社会动机之一是赞许动机,即指人们期望获得他人及社会的赞扬、肯定、承认和鼓励,以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社会赞许动机对人的行为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来自父亲或母亲的夸奖,对于孩子而言是种鼓励,但有时候,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孩子周围的人所给予的赞美具有更好的影响效果,往往也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好动力。年长的亲属父母可借着家里年长亲属,传达对孩子的赞美和鼓励。直接受到赞美当然令人高兴,但是如果孩子由其他长辈的口中得到:“你爸爸妈妈跟我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美国社会赞美式的少儿教育方式提出了警告:赞美无过,但别走火入魔。美国人讲话喜欢用大字眼,赞美某人或某事时,经常会用诸如“我今生看到的最好的”、“这是世界上最好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06,(1)
“表扬”和“夸奖”对于孩子,就像阳光对于小草一样重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常犯的错误就是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他们的做法刚好相反:总希望孩子成为谦虚谨慎、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就不断地在孩子身卜挑缺点、找毛病,以发现孩子的不足。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应该把夸奖提升为一种观念,因为这是所有教育方法之中最简单、最科学的办法。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格达德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他设计了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定仪,他首先用这种仪器对一些感到疲劳的孩子进行了测试。然后对这些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结果发现疲劳程度显…  相似文献   

7.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不错,但是,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的夸奖和赏识仍有可能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人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受到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结果会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些中外教育相比较的文章,发现了一种极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文章认为国外教育似乎什么都好,而国内的教育则是什么都不行。现列举《中美家庭品德教育比较及启示》(见《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4年7月17、18页)中的几段话来分析。……美国家长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即从正面进行引导和鼓励。当孩子考了80分时,美国父母会高兴地夸奖:“你真棒!”鼓舞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中国的孩子如果考了80分,家长就会指责:“别人都考了100分,你为什么只考了80分?”即使孩子比以前进步了,家长也不会表扬,而要求孩子不要骄傲。在美国父母和孩…  相似文献   

9.
赞美要实     
自从提倡老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所谓的赏识教育风行以来,那些溢美之辞,老师是给得慷慨了一些,学生又受用得廉价了一些。我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场面,学生也就是回答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可在老师那里却是:“你真聪明!”“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堂课,这样的表扬声不绝于耳,整堂课让学生的“闪光点”闪得轻飘飘的。最近,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美国社会赞美式的少儿教育方式提出了警告:赞美无过,但别走火入魔。美国人讲话喜欢用大字眼,赞美某人或某事时,经常会用诸如“我今生看到的最好的”,“这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给学生多点赞赏。多点宽容,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夸奖即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的总结。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赏识教育是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领略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一、正面表扬孩子 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达对他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1.直接的语言。当孩子取得成功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当孩子屡战屡败时,教师更要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教师的直接表扬“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因为叱责的弊害过度渲染,最近很多人都主张用“褒奖”来教育孩子。的确,想要激起孩子“主动做的意愿”,用夸奖是一种颇有效果的手段。但是从教养的角度来看,褒奖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其中一个是太常夸奖的弊害。特别是夸奖一旦成为习惯,就失去了它的效果。因此偶尔给孩子一些褒奖,就像在菜里加些适量的调味料一样,很容易增加他的兴趣。另外还会产生一个问题,太过于夸奖孩子时,孩子为了博得父母的欢心,常常装作一幅乖孩子的样子,但  相似文献   

13.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和感谢他人,而不要轻易批评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也告诉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责难和赏识,方法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薛登兰 《山东教育》2002,(34):16-16
人们在夸奖赞美时,习惯翘起大拇指,说:“好样的,你真棒。”当训斥批评时,常用食指去指责,说:“你怎么搞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生来都喜欢赞美,没有哪一个人拒绝赞美,喜欢批评指责,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老人受请,小孩受宠”就是这个道理。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惯用“大拇指”去表扬,不用“食指”去指责,使我得到了许多教育成功的体验。每当学生进步时,我用大拇指去表扬;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我翘起大拇指去赞美;每当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用大拇指去安慰、去鼓励:“战胜困难就是好样的。”记得去年…  相似文献   

15.
赞许     
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你看,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并以身赴死。这也正合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凯经理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认可与赞美。”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赞许…  相似文献   

16.
人类最吝啬的行为莫过于不愿意鼓励和赞美他人。亲爱的父母,你对孩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是一个好孩子”还是“你真是太笨了”?在和孩子一起的岁月里,给予了孩子多少鼓励和赞美?又给予了多少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   

17.
爱是教育的最好的言语,无论家长还是教师,给孩子一些鼓励的话语可以缩进师生间的距离。一个赞许的眼光,或一个满意的微笑,给学生一个前行的原动力。一些安抚的动作胜过语言上的安慰,使孩子尽快走出困境。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肯定,小孩子也不例外,所以赞美是教育孩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孩子还没有能力分辨正确与错误之前,用赞美来肯定他积极的一面,鼓励他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是我对女儿进行“赞美教育”的两个小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赞美让宝贝乐于刷牙从女儿开始长牙起,我们就时刻关注她的牙齿健康。听说,幼儿如果有龋齿,还会影响智力的发展,这更加深了我们的担心。一次,我们发现女儿刚长出来的牙齿上有个小黑点儿,就赶紧带她去看牙医。到了医院才发现,根本没有这么小的婴儿来看牙医。等医生拿起…  相似文献   

19.
鼓励和赞赏是美国人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本国人对外国人、朋友对朋友、老师对学生均以鼓励和赞赏为主。即便是在批评别人时,也往往借助鼓励语句,如:“如果你这样做,效果可能会更好。”鼓励和赞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尽人皆知的,我国一些学者所主张的“无批评”式教育就把这种教育理念推崇到了极至,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爱”和“奖励”的盛行也印证了同样的道理。但美国中小学教育并没有走极端,美国中小学能正确客观地对待惩罚学生问题。下文拟粗略地探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惩罚问题。一、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惩罚现象所谓惩罚教育,在此…  相似文献   

20.
平易近人,这是用来夸奖那些当官的,没有架子,容易接近.这意味着,这种官还算可以,能够平易近人的官员就算不错了;然而,普通的人都做得到,谁还会用“平易近人”去夸奖一位普通工人或农民或教师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品格比当官的一般都更高尚一些,普通人能做到的不算什么,当官的能做到就需要夸奖一番、赞许一番.就像成人会唱歌不必去赞许,而如果一岁多的小孩也会唱几首歌,人们就会夸奖他了.平易,是指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谓之近人.当官的如果自视特殊,不那样谦逊了,不那样近人了,他们就不会被夸奖,反而被人看不起.岂只是当官的人,那些很有钱的人也容易自视特殊,喜欢摆阔,也就不平易近人了.当官的摆官架子,有钱的摆阔,性质也差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