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评价理论(即评价系统),它既是对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的拓展,也是一个用于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本文尝试运用一个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开场白语篇进行研究。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演讲开场白中各种态度意义的表现特点以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评价理论是马丁和罗斯(Martin&Rose)在韩礼德的人际系统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关注语篇中各种可以协商的态度。在评价理论框架内研究语篇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于各种语篇。本文是在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来对广告语的话语进行分析。发现在广告语篇中会大量使用一些有关评价的话语,使之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使消费者认同。  相似文献   

3.
就职演讲语篇建构的评价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人际意义上的新发展,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文章应用这一理论,对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2005年和奥巴马2008年就职演讲语篇中的评价资源进行标示分析,探寻此类语篇中评价资源的分布态势和基调.结果表明,总统就职演讲语篇中,评价资源中的评判资源在语篇中前景化,以渗透性韵律建构语篇的人际意义,推动语篇主题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先意向"是意向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塞尔在其语言哲学中对"在先意向"的研究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假设"在先态度"的存在。而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丁的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可验证这一假设,并通过语篇分析证明这一假设在语篇分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演讲语言大多具有"表情"、"呼吁"和"感染"功能,Martin的评价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通过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和介入系统对骆家辉北外演讲语篇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所表达的观点、态度、立场以及与听众的联盟方式。  相似文献   

6.
评价理论认为语篇具备对话性,并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态度。演讲是特殊的对话现象,是演讲者与听众就观点和立场进行的协商。本文通过对卡梅伦辞职演讲中的介入资源进行分析,揭示其演讲语篇如何通过介入协商实现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马丁的评价理论.以及马丁对语篇中的意识形态与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的看法.并分析评价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探讨如何分析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演讲者发表政治演讲的主要目的是阐明自己在重大问题上采取的态度和立场,因此有必要对演讲语篇中的态度意义进行细致的分析.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为理论框架,从情感、鉴赏和判断三个方面探讨了奥巴马总统和小布什总统发表的政治演讲中表达的态度意义和特点,研究发现,使用最多的是鉴赏价值,这是和演讲者的演讲目的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视角,分析探讨了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语篇中的应用。文章丰富了对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研究,同时为中外学者在相关学术写作中有效表达评价意义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研究政治演讲语篇的特点,对伊丽莎白二世2017年圣诞演讲进行功能语篇分析。研究揭示了该政治演讲语篇的语言特点,并进一步夯实了形式与意义的体现关系,以及语言分析是语篇分析的基础,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提供又一实例。  相似文献   

11.
慈善筹款信人际意义的评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慈善筹款信是呼吁社会人群捐款的一种公共语篇。由于这类语篇牵扯到作者和读者关系的建构,所以研究筹款信的人际意义对于解释这类语篇如何实现劝说功能是很重要的。在系统功能理论语法框架中,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分析语料筹款信的评价资源以及它们在实现筹款信人际功能中所起的作用,以初步展现筹款信这一类语篇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取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叙利亚危机最为紧迫的时候连续两周电台演讲作为样本语篇进行分析,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来研究新闻演讲语篇中的介入资源。通过对这两篇演讲对话性紧缩资源和扩展资源的数据统计分析,揭示说话者如何隐性地将介入资源融入到演讲中,来表达不同的观点、态度和立场,开启或压制对话空间,以达到感染和说服听者的目的。研究结果发现,新闻演讲中,借言系统的对话性紧缩资源突出,演讲者更加倾向去表现权利,传达话语信息,企图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听众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基础中发展起来的,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于阐释性研究。它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部分组成,关注的是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包括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及这些态度评价的来源。评价理论为我们阐释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葛底斯堡演说》语篇进行分析,旨在发掘其评价资源及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于涛 《海外英语》2012,(17):267-269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拟从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人际功能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语篇的连贯。评价理论是对于人际功能理论的发展,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该文将着重探讨语篇中态度韵律资源通过聚合效应产生"核心态度"并以此来实现语篇的连贯假设。藉此证明态度系统对于语篇连贯建构是有积极意义的,希望能够为连贯理论发现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宋改荣  房涛 《文教资料》2013,(25):32-33
评价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悉尼大学马丁教授提出的用来反映人际功能的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国内外学者广泛地应用评价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本文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和级差两个子系统对2012年9H6日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为自己第二轮任期的竞选所做的演讲词进行分析,并探究演讲者在演说中是如何运用评价资源表露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  相似文献   

16.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对科技语篇、广告语篇和演讲语篇等各种不同语篇进行人际意义分析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揭示了不同语篇在人际意义实现方式和评价资源分布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英文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评价理论。而随着时事的发展,政治演讲也慢慢地进入了英语教学的视角。本文运用态度系统理论框架对奥巴马2008年总统胜选演说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政治演说语篇中态度意义多以情感和判定意义的方式表达出来,这表明演讲关注情感意义较多,并且态度意义较多地以情感意义的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8.
演讲语篇蕴含着演讲者的情感、态度和立场,Martin的评价理论提供了对其进行语篇分析的新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评价理论视角,以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为背景,以历任香港特首就职演讲辞为语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视角挖掘演讲辞背后的情感、态度和立场,并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19.
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态度、介入以及极差三个方面对查韦斯在联合国大会上谴责美国行径的演讲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演讲背后所体现的态度、观点和立场。  相似文献   

20.
评价理论能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特点,表达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和推断,有利于促进对社会角色关系的理解,进而有效解读语篇的观点。评价理论的三个次系统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观点解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即态度次系统传递主体性评判,介入次系统调节参与程度以及级差次系统表达情感的强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评价理论的三个次系统来解读语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点解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