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鱼纹图像是中国原始陶器及其他民间艺术装饰纹样中常见的装饰图案。本文通过对彩陶上鱼纹的研究,着重对中国史前仰韶时期陶器上鱼纹的演变及分类,以及鱼纹图案在民间信仰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双鱼纹"是陶瓷鱼纹中的重要类型,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双鱼纹"与原始图腾文化紧密相联;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自宋代始催生出道教意味浓厚的陶瓷"双鱼纹";元明清时代,受藏传佛教影响,佛教意味的陶瓷"双鱼纹"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3.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神秘的原始艺术中独具魅力。彩陶的纹饰记录来自远古时代的历史,这些凝固在器壁上的线条向我们彰显这远古时期的强大生命力。从朴稚的"人面鱼纹"到极赋寓意"蛙形纹"这正是对于生命追求的肯定;从"象形纹饰"到"抽象纹饰"这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大体上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大类型。图案纹样装饰于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先民们感受生活的自然现象创造出波折纹、圆形纹、编织纹等图案,以二方连装饰形式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件绘有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纹饰体现了先辈们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中国原始彩陶装饰鱼纹,对“鱼纹是图腾崇拜象征”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鱼纹是物候特征的象征,是“阴阳鱼”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半坡类型彩陶,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造型丰富,纹饰精美,风格独特.半坡类型彩陶造型只是众多文化类型中的一种,因其延续时间长、造型丰富,对我国后来的陶瓷造型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半坡彩陶对今天的陶瓷发展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鸟纹图案出现于商代,而关于青铜器上的鸟纹起源可追溯至史前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对仰韶文化中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鸟纹进行分析,可知半坡类型彩陶上的鸟纹大多呈现为写实形象,而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鸟纹图案趋向图案化、抽象化;对青铜器鸟纹史前渊源追本溯源,发现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鸟纹与商代青铜器鸟纹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上的万物都间接或直接地从太阳获取能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东升西落,在人类眼里变幻无常,神秘莫测。瑰丽的日出和辉煌的日落最先吸引了原始人类的目光,激起人类心灵的震动。人类摸索自然的规律,依赖太阳,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自然,太阳也成了人类最原始的崇拜之一。很多原始部落的人类都将自己视为太阳的子孙,以太阳作为自己的庇护神和图腾标志。在我国甘肃仰韶文化彩陶里有丰富的太阳纹,甚至连著名的西安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都被认为暗寓着太阳崇拜。英国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9.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使用的精美陶器,是新石器时期最重要的文化遗存。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记载着早期人类文明的生活经济、图腾巫术和地域文化的交流。文章从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出发,通过分析纹样图案与图腾崇拜、生活经济和审美意蕴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原始彩陶装饰纹样所蕴含的巫术、图腾崇拜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西亚哈拉夫文化(前5 100年~前4 300年)晚期彩陶盘纹饰有表达立杆侧影、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十二月历法内容者,其源头在中国渭水流域的半坡类型,证明前4 500年炎黄杀蚩尤后半坡类型先民有远徙西亚者;哈拉夫文化及受其影响的一些考古学文化中还有更多的文化因素如"拣骨葬""牛崇拜"、尖底瓶等也可能进一步佐证这种认识。哈拉夫文化结束后即转入苏美尔时代。苏美尔人的来源目前仍不清楚,但有人认为他们来自中国,哈拉夫文化晚期彩陶盘纹饰内涵表达及其他相关文化因素为这种认识提供了一种新证据。  相似文献   

11.
青海彩陶文化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开始至卡约文化历经四千多年的发展、流变,充分展示了我国彩陶文化鼎盛时期的艺术风貌。因此,彩陶成为了青海地域远古文化的显著标志,其数量冠诸远古文化之首。其中具有明显特征的能代表各文化类型的特色彩陶文物不断涌现,本文就各文化类型中的经典彩陶及其纹饰略作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先民就怀着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生灵作为精神寄托和崇拜对象,并作为纹饰记载在他们创造的器物上。太阳崇拜与乌灵崇拜,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两大崇拜,而且太阳崇拜几乎跟乌灵崇拜融为一体。陕西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鸟纹彩陶中,有一个形象为日与乌组合的纹饰颇为引人注目,乌是鸟的一种,这也与中国的一部分神话故事中的情节相吻合。这一纹样是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对于类似彩陶纹样的研究,能体现彼时彼地人类某种观念、精神和情感。  相似文献   

13.
彩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广泛。将彩陶文化导入现代服装设计,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一种最易被接受的形式得以传承,更提高了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对缔造民族特色服装品牌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家窑彩陶在不影响实用(包括日常使用和礼用)的基础上,逐步增添审美的附饰和纹饰,不断对造型稍加变形,以趋于美观,是实用与审美的巧妙结合。马家窑的先民们由观物取象而获得陶器造型和纹饰的灵感,由所见所感而激发创造性的模仿,并对物象加以简化和抽象化,使它们呈现为独特的几何形。与此同时,他们还近取诸身,在陶器器形和纹饰中表现人体形象,舞蹈彩陶盆就是一个典型。其他如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以及神人纹等,都体现了人体对彩陶造型和纹饰的影响,而陶器纹饰中能通过线条写意、表情,更是彩陶的精妙之处,并且在对称、韵律和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构图中自发地体现了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原始彩陶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蕴和表现方式产生过深远影响。就艺术渊源来说,在彩陶纹饰中就已传出了中国画物质的信息,包含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的某些要素,这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6.
彩陶艺术的萌生有其必然的条件和契机,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协同演进的特殊反映。原始彩陶纹饰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反映了史前人类的独特思维方式。特别是彩陶纹饰中的动物纹和人物纹,突出的显示出其内在的巫术实用性和功利性,虚无的神秘意义一趺成为了作品的前景,而审美的因素却退隐成了背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石器时代,凡是农业经济比较发达而人们的食物又以谷物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种新石器文化,其制陶业都比较发达.其中彩陶在制陶业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分量.而彩陶艺术,不仅是关乎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了解中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从中探析原始先民们头脑深处复杂观念和想象的一种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8.
界首彩陶历史悠久,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有很高的艺术魅力与经济价值。在当前界首彩陶发展中,存在诸如"生产规模小,经济上大部分依附于政府的扶持"、"传承人青黄不接,且现有传承人的艺术素养亟待提高"、"烧制技艺有待进一步改进"等问题。界首彩陶要走出困境与依附,需要重视文化教育的对界首彩陶的支持和渗透,并且在保护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大力提升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