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品牌传播的力度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取向,在当今社会品牌传播方式多元化及消费方式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要使企业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能够引起大量消费者的普遍关注,使品牌在传播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耐克品牌的传播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和市场调研,从多维度设计理念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分析,大致可分为识别维度、路径维度、感官维度及情感维度四个层面。耐克品牌就是成功应用这些设计理念,实现品牌传播的力度,从而提升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进而获得全面深度传播。  相似文献   

2.
王梅 《传媒》2021,(21):82-84
融媒时代的品牌传播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实现内源性媒介和外源性媒介的深度整合,以及外源性媒介之间的合理结合,为消费者创设具有同一性、互动性、场景性的品牌传播空间,已经成为当前品牌传播效果达成与否的关键.《云南映象》的品牌传播从内容、渠道、平台等维度入手,积极构建了自己的融媒介品牌传播机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在融媒介品牌传播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品牌自创虚拟IP的传播说服路径具有行为经济学中典型的非理性要素的框架特点.本文通过对品牌自创虚拟IP的可塑性、人格性、适配性等核心特点的分析,认为其在形象的感官刺激、人格的情感渲染、适配的场景消费三个层面存在非理性说服现象,并存在着内容形象引擎不完备,情感传播叙事障碍以及场景化变现未成熟的说服困境.本文认为,品牌方应加...  相似文献   

4.
品牌要促进销售、劝服购买,意动性是其本质特征,其得以实现的前提是要刺激消费者感知、引发消费者情感.感官是人感知符号信息并与之发生情感的主要通道.随着现代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移动传播改变了传播格局,消费者对品牌文本信息的接收从视觉到听觉再到"通感"联觉,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感官作用于受众的心理方式及结果不同,品牌意动构筑的偏向也在发生变化,从刺激感知到触动情感再到引发共鸣,这是一个理性逐渐被消解、感性直觉成为审美体验的起点和动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物质过载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现有商品社会的消费逻辑,因此传统广告的运作模式开始颓靡,并逐渐被场景化营销所取代.场景时代,空间被重新定义,场景成为广告传播的核心.这种历史悠久的广告形式利用虚拟和现实空间创设情境,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情感体验手法创造与消费者的关系连接,延伸了受众的即时感性需求,实现了商品潜移默化的品牌塑造,诱发购买动机.  相似文献   

6.
苏学君 《青年记者》2012,(20):113-115
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也是各出奇谋,国内酒水营销手段异彩纷呈.由此,品鉴会模式被人们认识和熟知. 品鉴会是以体验为核心,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一种高级会议营销方式,它不仅是沟通企业与渠道、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要营销手段,也是企业产品品牌的重要公关舞台.因其直接的沟通方式,品鉴会尤其对中高端产品品牌的推广和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60年里,营销活动已经从以产品为主的营销1.0时代演变为以消费者为主的营销2.0时代。如今,为应对经济环境的新变化,营销3.0时代悄然来临。新的营销时代,品牌传播手段和策略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从品牌传播理念层面、品牌传播行为层面和品牌传播视觉层面入手,对营销3.0视角下的品牌传播进行探析,并结合实例分析品牌传播策略,以期为企业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整合营销传播旨在通过信息流通,调动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关注媒体传播、产生需求欲望、最终促进视听,其实质是将产品由“硬卖”转变为诱导式的“软卖”。这里的关键词是“整合”,即强调媒体将可资利用的各种营销传播方  相似文献   

9.
营销是媒人,品牌就是丘比特.营销成了企业与消费者谈恋爱的过程.营销工作重点就是赋予产品生命力,把产品变成消费者的恋人,让产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爱上品牌.  相似文献   

10.
张洪红 《青年记者》2016,(30):92-93
品牌场景体验式营销时代到来 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在其著作《即将到来的场景革命》中指出,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流量和入口,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在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竞争力已经大不如前,品牌正在经历从产品到场景的变革,注重场景体验的时代已经到来. 场景体验式营销,是指通过对消费者特定行为下的场景入口覆盖,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特点并满足其需求.它的本质是精准推送,即根据消费者所处的时间、空间及相关购物场景状态向其进行营销信息的精准送达.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各大企业纷纷加大了对移动端的营销布局,积极打通移动端和PC端的连通渠道,以实现对于用户的全方位立体式覆盖.如今消费者不会对商家推送的信息照单全收,而是需要一定的契机和诱因来进行触发,此时,场景就充当了消费的契机和诱因.  相似文献   

11.
陈慧谦  薛可 《新闻世界》2014,(1):106-108
整合营销传播从战略和执行、评估的层面将不同的品牌接触点整合起来。但是之前的研究一般侧重于企业与消费者沟通所产生的品牌互动,而比较少关注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品牌接触。本文对是什么影响消费者信息的分享展开分析,试图将口碑营销纳入到整合营销传播的计划、执行与评估中。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2,(8):14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海尔领先确立了建立互联网时代第一影响力品牌的传播战略,希望能将互联网作为品牌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与更多目标消费者建立互动沟通。白电品牌的推广也是遵循着这一战略进行的。在这个大框架下,白电作为海尔的核心业务部门,重点思考如何顺应数字化营销的趋势,运用数字化平台与核心消费者进行深度互动和沟通,进而强化产品的核心记忆点,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同时在推广上,更加注重虚实网络的打通,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传播上并不是独立开来的,而是要求在内容上有更深层次的链接。  相似文献   

13.
张扬 《新闻世界》2013,(9):219-221
企业品牌微博除了让用户多一个渠道全面了解该企业的品牌、文化和产品外,还提供了一个企业与目标消费者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深度沟通的品牌传播平台,从而提升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在网络普及率和微博使用率较高的上海发放问卷,从品牌微博关注情况和内容发布情况,对品牌微博的使用情况做出了分析。并针对调研的情况和成功品牌微博的要素重要性认知情况,提出新浪品牌微博的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平台和内容不断迭代,场景的建构成为短视频内容传播的重要特征。场景建构有助于受众获得多维立体的感官体验,同时有效生成用户画像。短视频的兴起也为出版业开拓了新的品牌宣传形式和图书营销渠道。图书类短视频的常见场景包括学习性场景、故事性场景、社交性场景、生活性场景。在具体的场景建构过程中,需要短视频根据自身需求和目标受众建构合适的场景,其应该包含具身体验、情感连接、文化浸润三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3,(3):26-27
在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的传香之道中,最具智慧、最具效力的无疑是其独到且精到的体验营销方式,因此也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成功的,极具参鉴价值的体验营销经典范例。该案例是采用体验营销实施模式中的文化模式,即利用传统文化,使企业的品牌和产品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形成一种社会文化气氛,从而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进而促使消费者自觉地接近与文化相关的商品或服务,促进消费行为的发生,甚至形成一种消费习惯和传统。在营销手段上,该案例选择的是知觉体验方式,即将知觉器官的感官体验应用在体验营销上,最终增加品牌和产品的附加价值,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值得一提的是,胡姬花在借力中华传统文化来为品牌加分的过程中,并不是只重视"形",而忽略了"神",而是通过1918年的那座古老的油坊、木槌撞击木楔的浑厚之音,以及卖油郎的古朴形象……将古法小榨所传承的中国传统花生油的深厚内功和历史流传下来的"香",有机地附加在产品之上,以实现品牌上的传统回归,以及与消费者缔结起来的印象与情感的关联。更值得一提的是,胡姬花将感官体验应用到了极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立体感知,面面俱到,全方位演绎体验营销的魔力,让消费者领略古法小榨花生油的工艺灵魂,成功地拉近了胡姬花品牌的文化感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使古法小榨传承百年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6.
营销3.0的传播理念转变为以"人文精神"为中心,传播主体也从"消费者为中心"转变为"人本中心主义",该理念将消费者还原为具有独立思想、精神的人类个体。在传播策略上,以价值观驱动营销,企业愿景与社会价值观的吻合能充分实现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营销3.0时代的整合品牌传播既要打破此前旧的传播方式和观念惯性,又要重塑品牌传播模式,从内容、受众、渠道的多元角度,探讨以人文精神为显性特征的整合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多数品牌在进行传播时,无可避免地进行品牌单向性传播,一味地描述产品的优点,但是无法控制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七度空间品牌在传播的研究中也遇到这个问题,如何让消费者真正参与?如何让营销活动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8.
出版文化品牌建设是加快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品牌营销策略安排关乎品牌发展路径创新与效能变革。文章从SICAS消费者行为模型出发,回顾梳理我国出版文化品牌在内容、服务、运营维度上的营销路径,分析出版文化品牌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存在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从价值共创、技术驱动、社群矩阵、知识付费、联合传播五个角度提出未来出版文化品牌营销策略的建设方向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唐湘成 《青年记者》2012,(17):24-25
心哩学中有一条重要的“情感共鸣”原则,它是指两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日常行为和生括上产生了一种灵魂上的和精神的无限延展和沟通,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基本一致,达到配合默契的交往.在传播活动中,情感共鸣的实现对于整个传播过程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是衡量传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任何一个传播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传播对象并以实现对受众的有效传播为目的,只有受众理解并认同了报道的内容,在心理上产生了“共鸣”,才实现了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产品和传统渠道的营销战场上,如何实现品牌突围?胡姬花品牌通过整合文化、娱乐、情感等价值元素,营造了一场场高溢价的深度消费体验,为同行树立了一个鲜活的品牌样板。在产品卖点同质化,传播策略趋同化的花生油市场,如何挖掘差异化的产品价值,如何有效传达给目标消费者,进而煽动消费,是摆在胡姬花品牌面前的现实难题。一方面,食用油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行业,产品价值链相对薄弱,不像碧生源、步步高之类的产品,可按照高溢价投放的内在逻辑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