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敏 《上海教育》2014,(2):18-26
2013年年底,OECD公布了PISA2012核心测试领域(数学、阅读、科学)的各国表现,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而到了2014年3月,关于PISA的讨论恐怕又要掀起一轮高潮,因为PISA2012新增的一个国际选项-财经素养(Financial Literacy)测试的各国成绩届时将公布。  相似文献   

2.
使用来自上海市155个学校的1197名中学生参加PISA2012年数学素养测试的数据,探讨校外学习时间和数学素养对财经素养的影响作用,建构并验证一个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校外学习时间正向影响其财经素养水平,这一影响作用是通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达到的,即数学素养在校外学习时间与财经素养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杨玉东  陆璟 《上海教育》2014,(20):11-13
在PISA2012财经素养的测评中,对于结果的报告有多种形式。其中学生在不同测试题目上所表现出的精熟度水平是反映该国家(地区)学生的财经素养水平的重要指标。财经素养测评的试题本中,题目以测试单元(unit)的形式出现,一般每个测试单元围绕一个共同的引导文本(stimulus),包含了3个问题(question),本文中的“样题”指的是作为整体出现的测试单元。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14,(20):6-7
2013年7月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2012财经素养测评国际报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PISA中国上海项目研究中心同步发布了“PISA2012财经素养中国上海测评结果”。  相似文献   

5.
OECD组织将财经素养测评纳入PISA测试中,旨在考察青少年的财经知识水平、财经行为能力。俄罗斯于2012年参加了首次PISA财经素养调查,并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提高公民财经素养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经验为我国开展全民财经素养教育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6.
财经素养测评框架 PISA2012增加了一个新的国际选项——财经素养(Financial Literacy),这是大型国际测评项目中首次引入“财经素养”概念并加以评估。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海参加了PISA2012年新增的财经素养领域测试。本文首先阐明财经素养评估的意义,然后介绍了评估的框架结构以及题型分布,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PISA知多少     
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公布(见2013年12月4日新华网报道),上海又一次甲冠天下,在数学素养、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三个主要评估项目中蝉联冠军。在此次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613分,阅读素养平均成绩为570分,科学素养平均成绩为580分,均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并且,较2009年的成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从入学分数线相同的九所学校随机选取633名高一学生作为PISA2012测试研究对象,同时结合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特点,运用SPSS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因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三条策略: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完美的教与学融合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最后阐述了PISA2012测试结果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胜 《今日教育》2014,(2):62-63
2012年起,由国际经合组织OECD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增加了一个新的选项——财经素养(Financialkiteracy)测试,这是大型国际测试项目中首次引入“财经素养”概念并加以评估。根据PISA的操作性定义:“财经素养是一种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解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以便个人在广泛的财经背景中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并能够参与绎济牛活。”  相似文献   

11.
王洁 《现代教学》2014,(4):11-14
PISA2012测试中,上海学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PIsA报告中也蕴藏了很多有关教与学的理念、观点和技术,值得教师们去了解和学习。上一期,本刊特别邀请了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和PISA2012数学、阅读和科学领域测试项目的负责人来解读PISA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影响,以及PISA对课程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本期,我们针对PISA2012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财经素养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2.
如今,财经问题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融风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OECD秘书处于2014年4月发表了《PISA 2012结果:学生和理财(第六卷)——21世纪财经知识技能》(PISA 2012 Results:Students and Money(Volume VI)——Financial Literacy Skills for the 21st Century),公布了PISA 2012财经素养评估结果,总结了近年来各国财经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加强学科整合和课程开发、应用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减小区域和群体间的财经素养差异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年一次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日前公布。首次参加PISA的上海15岁在校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排首位。PISA项目是目前全球最权威的学习素养测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蕾 《现代教学》2014,(3):15-17
PISA2012侧重于数学素养的测试,而在三年后的PISA2015中,测试的重点将是科学素养。目前,已有超过70个经济体报名参加PISA2015。届时,学生的表现会怎样?细观2015科学素养评估框架,较之PISA2006,结合PISA2012,有如下值得关注之处。  相似文献   

15.
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于2012年首次组织了财经素养(Financial Literacy)的测试,参加财经素养测试的学生约做40道试题,答题时间为1小时。全球18个国家或地区选择参加了该项测试(中国上海位列其中)。PISA2015将继续组织财经素养测试,并沿用PISA2012的评估框架。中国区域的PISA2015试测已于2014年4月10-12日在广东、浙江、江苏的75所样本学校举行,试测阅卷编码工作也于同年5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PISA数学素养测试的框架结构,比较了PISA与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测试的异同,并在参与PISA2009上海数学素养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国内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PISA 2012财经素养测试数据分析发现,上海学生财经素养表现优异,不仅平均成绩高,且高低端差异小,财经素养高水平的比例最高;上海学生的财经素养表现与其在基础学科的表现、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校财经教育以及学生理财经验和习惯方面存在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文章对我国中小学财经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使用参加PISA2012年数学素养测试的1725名上海市十五周岁在校生的测试数据,探讨数学焦虑、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素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学焦虑对数学素养有消极影响;数学自我效能感在数学焦虑对数学素养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数学焦虑对数学素养的影响会随着被试数学自我效能感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发布的PISA2021数学素养测评框架中对数学素养的内涵界定以及测评框架都进行了修订和调整。通过梳理和分析PISA2003、PISA2012、PISA2021数学测评框架的理论内涵和框架演变,发现其内容维度主体稳定,重视技术;情境维度覆盖广泛,凸显真实;过程维度强化推理,融合建模。结合这些特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四个方面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评价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点,PISA项目考核给了人们启示,即在现有数学素养目标的基础上,融合PISA测试的指标来创编情境化习题,多角度评估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对比融合数学核心素养和PISA数学素养,确定情境化习题评价目标。基于认知水平,创编适合评价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情境化习题。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师工作提供教育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