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4):F0004-F0004
为推动海峡两岸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藉以了解台湾生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2010年5月21日至31日,由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组织及承办“生命之旅”台湾教育考察活动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
台湾生命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台湾地区开展生命教育至今已有10余年历史,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正在稳步前进并逐渐完善.本文分别从哲学、宗教、生死学、生活伦理等角度综合整理出台湾生命教育的内涵,通过介绍台湾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过,总结台湾生命教育的经验教训,为大陆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肖英 《上海教育》2009,(8):61-61
2008年11月26日至12月5日,由上海市教委组织、台湾生命教育学会邀请的“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考察团”一行10人来到祖国宝岛台湾。我校作为全市36所生命教育的示范校之一也受邀参加了此次参访活动。我们一行10人在10天考察活动中参观了三所学校——台北修德国民小学、高雄师范大学和台中天主教晓明女子高级中学,并参加了台湾生命教育学会举办的“2008生命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我们在修德国民小学听了一节生命教育的拓展课“石头汤的故事”,并与该校教师进行交谈;在高雄师范大学听了教育系张淑美教授的“台湾生命教育推动与发展方向”主题发言,并与教师们座谈;在台中晓明女子高级中学这所台湾生命教育发源地的学校听了关于“中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推行经验”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12日至9月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工作委员会承办,台湾吴凤技术学院、周大观文教基金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和成都市教育学会协办的第二期"海峡两岸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召开。成都市教育局李科处长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石室中学王明宪校长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概括台湾和大陆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背景,其次介绍台湾、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发展,然后从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对台湾和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进行比较。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得到各部门的支持推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0“生命之旅”台湾教育考察团于5月27日参加了周大观文教基金会2010“全球热爱生命”现场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签约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教育以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包括以“绿色—生命—爱与尊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课堂改进行动、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工程、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优秀师资培养项目和北京.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6,(4):99-103
台湾学校的生命教育开展的比较早,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科学、高效的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借鉴台湾学校生命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内容等,根据大陆生命教育的现状,从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发挥学校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组织与家庭的作用来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生命教育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我省教育学会应台湾海峡两岸教育化交流筹备委员会的邀请,由学会负责人率我省10所中学校长或副校长,共13人,于10月16日至25日共10天,赴台湾参加了“2006年21世纪创造力教育研讨会”和参观访问。这是我省首次组织中学校长赴台湾。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积极推动生命教育,分析台湾"教育部"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台湾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和92年度及97年度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发现台湾将生命教育融渗在九年一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七大学习领域"与"六大议题"中,在融渗九年一贯课程实施中呈现出"注重统整性、协同性,针对性、操作性,示范性、实效性"的特点,台湾生命教育的这些做法对大陆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湾生命教育启动较早。当前生命教育已成为大陆国民教育的重大主题。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研究与实践,可以借鉴台湾经验,从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教育目标、内容选择、教材体系、课程评价和课程形态等方面进行系统建构,并通过定位生命教育课程性质、培育生命教育师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浓郁生命化的校园氛围和重视家庭介入与社会参与,加以有效实施,推动生命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12.
张璐璐 《现代教育科学》2015,(4):162-165,68
大陆中小学生淡漠自我或他人生命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实施生命教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台湾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在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开设系列生命教育的课程、丰富和拓展生命教育内容、多途径开展生命教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大陆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可借鉴台湾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绿色教育     
《中国教师》2011,(1):67
<正>编者按:2010年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签约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教育以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包括以"绿色—生命—爱与尊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基于  相似文献   

14.
孙月红 《考试周刊》2011,(78):202-203
进入21世纪,大学生群体中的自杀、他杀、犯罪等现象不断增多,此种对生命的漠视及责任意识的淡化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且是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更显得迫在眉睫,高校教育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书”的同时要做好“育人”工作。本文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途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以西方和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不同取向,提出我们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应然取向;分析了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框架,并就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渗透式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提出了生命教育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和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不同取向,提出我们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应然取向;分析了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框架,并就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渗透式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提出了生命教育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出发,分析台湾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内容、形式等方面特点,借助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体验功能的阐释,评析体验性对生命教育效果的促进作用,并分析目前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现状,建议大陆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借鉴台湾生命教育的体验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8.
关注生命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丹军 《湖南教育》2003,(16):16-17
生命教育不可忽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问题一直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追求、探索的谜。而对生死问题的科学探索却是始于现代。美国最先兴起死亡学研究,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就开始探索有关死亡的主题教育。1977年,《死亡杂志》在美国创刊。目前美国52%的医学系及78%的护理系都设有三个必修的“死亡濒临”课程。美国的作法被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效仿。20世纪末,我国台湾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引入整合,称为生命教育。它的主旨是:阐释生命的可贵及生命应有的尊严。台湾的生命教育共分成两个单元:一是“生命的旋律”,包括了解生命的跃…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内涵——两岸三地生命教育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大陆两岸三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促进全人教育与全人关怀,其本质是协助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期获得健康和正面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简单地说,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3.失去生命的教育,即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这三个层面的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