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儿童具有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天性,自然对于幼儿教育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是指在幼儿园室外自然环境的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自然需要和感兴趣的自然实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生成能帮助幼儿获得情感、道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课程.其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引导儿童主动探究的活动观;促进幼儿自由发展的价值观;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2.
童玲 《知识文库》2022,(24):37-39
<正>幼儿园的自然课程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去改善自然课程已成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自然课程的本质是让幼儿具备亲近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意识,因此对自然课程的开发建设也要把握这一目标,去建设个性化、多样化和乡土化的自然课程,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幼儿的培养教育,实现师幼共同成长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幼儿园的课程也相应地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可以从自然环境和生活资源出发,探索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兴趣的因素,创设相关的自然课程,  相似文献   

3.
浅谈物理学科自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正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已日益突显.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得天独厚而丰富的自然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对农村学校物理教学起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论文首先介绍了自然课程资源的概念;然后阐述了农村自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最后从物理学科的角度,探讨了农村自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课程事实与课程价值是对应统一的关系,课程事实是课程价值指导下的事实,课程价值的实现依靠课程事实。当代教育在对“科技理性”、“功利主义”的批判基础上,指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并形成了提出健康、和谐发展的“新主体价值观”,“自然”,作为课程开发的独立向度受到课程理论界的普遍重视,从而出现“自然”、“社会”、“自我”、“知识”四维的课程开发向度。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以追求健全的职业人格为价值日标。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须立足区域实际,挖掘与利用有利于课程实施与幼儿发展的课程资源。农村幼儿园具有无与伦比的田园自然课程资源,这促进了幼儿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培养了幼儿健康的生态观、自然观,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文章作者基于农村幼儿园的区域资源优势,认为田园课程资源在幼儿园德育、五大领域教学、区域游戏的组织和户外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挖掘与利用价值,是丰富农村幼儿园课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现行学科课程仍然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在对已有学科课程价值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学科课程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试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经由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上来,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课程不再是一份教材,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保证新课程实施质量的必要前提。在科学教育特色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开发与利用好科学教育课程资源是关键。科学教育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根据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自然角是区域活动的一种形式,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幼儿园的自然角还存在着活动安排整体规划不周;呈现形式呆板变化不大;内容选择生活气息不浓;活动过程幼儿兴趣不持久;教师指导管理水平不高;活动效果多元评价不够等现象。为充分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我们将自然角融入课程,科学规划;立体呈现,灵活多变;丰富内容,表现生活;多元探究,彰显主体;适时指导,激活兴趣;科学评价,引导深入,有效发挥了自然角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学科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本文在对以往学科课程价值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课程对人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力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构建和实施的灵魂与方向,对课程价值取向的探讨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需要。以价值为基轴,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课程,我们关注的是课程价值取向的世界发展趋势;以发展为基轴,从科学观的视角来审视课程,我们关注的是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本文在对以往学科课程价值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课程对人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力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学科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在对以往学科课程价值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课程对人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力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本质上是人为追求价值的生命活动,也是其生活的组成部分。那么,学前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必然在承担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的重任的同时,兼具教育源于生活的特性。首先,回归生活的学前课程包含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三个基本理念;其次,回归生活的学前课程应具有生活性、全面均衡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的特征;最后,建构回归生活的学前课程:面向儿童生活需求的课程目标、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满足儿童生活兴趣的课程实施及关注儿童生命价值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以来,艺术教育的冲突一直表现为工具论和本质论两大派别之间的冲突。工具论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效果;主张顺应儿童自然本性发展。本质论强调科目中心,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在新时期,本质论与工具论的互相通融借鉴会更好地促进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有益的改革尝试。实际上,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价值的重新审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一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为传承知识,提升文化水平;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转变为训练技能,形成职业意识;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为发展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骆殿兵 《教育》2014,(7):58-59
学校不仅是青少年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青少年通过知识和技能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价值、践行价值的场所。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以初中学生为基础、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理应成为价值教育实施的重要部分。基于此,笔者尝试建构一种基于乡土文化的价值教育实践形态,以引领学生回归到自然的社会生活中,使主流价值导向潜入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亲自然课程以亲自然情感为出发点,通过营造开放、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开展丰富、有趣的亲自然活动,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幼儿全方位接触自然的需要,使其自然、有序地成长。基于园所自然环境的探究课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环境支持与多元评价五个方面,阐述基于儿童天性的亲自然课程观建构策略及路径,以期发挥亲自然课程促进幼儿成长的更大价值,让幼儿与自然建立深度的联结,力求培养“乐探究、会观察、敢冒险、敬自然”的幼儿。  相似文献   

18.
回归儿童生活世界,赋予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也是人类生存本质之所在。围绕儿童关爱主题组织课程———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世界等,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教师文化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发展教师文化,形成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是培养未来发展人才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校为本,走向自然合作,是教师文化的应然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回归儿童生活世界,赋予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也是人类生存本质之所在。围绕儿童“关爱主题”组织课程——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世界等,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